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中药学课件(平肝息风药)

21.中药学课件(平肝息风药)


石决明★★
现 代 研 究
本品含碳酸钙90%以上,有机质约 3.67%,尚含少量镁、铁、硅酸盐、氯 化物和极微量的碘;煅烧后碳酸盐分解, 产生氧化钙,有机质则破坏。
石决明有镇静作用。在胃中能中和 过多之胃酸。
珍珠母★
马氏珍珠贝
三角帆蚌
褶纹冠蚌
牡蛎★★★
源于《本经》
药 物 基 原
《本草备要》:“咸以软坚化痰,消瘰 疬结核,老血疝瘕。涩以收脱,治遗精崩带,止 嗽敛汗,固大小肠。” 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nub大连湾 牡蛎O. talienwhanensis Crosse 或近江牡蛎O. rivnlaris Gould 的贝壳。我国沿海各地均产。全年 均可采收。去肉,洗净,晒干。生用或煅用。用 时打碎。
代赭石★★
药 性 功 效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肝、心经。 【药性说明】 本品苦寒质重,沉降下行,长于平潜 肝阳,兼降肺胃气逆,为肝阳上亢及喘咳 呕逆所常用。 【功效】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 止血。
代赭石★★
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应 用
(1)药性特点:本品为矿石类药物,质重沉降而 长于镇潜肝阳,性味苦寒,又清降肝火。 (2)经典配方: A.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目胀耳鸣等证, 常与怀牛膝、生龙骨、生牡蛎、生白芍等滋阴潜 阳药同用,如镇肝息风汤。 B.肝阳上亢,肝火上炎所致的头晕头痛、心烦难 寐,可配珍珠母、磁石、猪胆膏、冰片、半夏等, 如脑立清。
石决明★★
药 物 基 原
源于《别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石决明味微咸,性 微凉,为凉肝、镇肝之要药。肝开窍于目,是以其性 善明目。研细水飞作敷药,能治目外障;作丸、散内 服,能消目内障。为其能凉肝,兼能镇肝,故善治脑 中充血作疼、作眩晕,因此证多系肝气、肝火挟血上 冲也。” 为鲍科动物杂色鲍 (光底石决明)皱纹盘鲍 (毛底石决明)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等的贝壳。 主产于山东、辽宁大连、福建、台湾等地。夏秋捕取, 去肉 ,洗净,干燥。生用或煅用。用时打碎。
牡蛎★★★
3.痰核,瘰疬,癥瘕积聚。牡蛎味
应 用
咸,软坚散结。治疗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 瘤等,常与浙贝母、玄参等配伍,如消瘰丸。
4.滑脱诸证。本品味涩,煅用有与煅龙骨
相似的收敛固涩作用。
此外,煅牡蛎有收敛制酸作用,可治胃痛泛 酸,以之与乌贼骨、浙贝母共为细末,内服取效。
牡蛎★★★
鉴 别 用 药
羚羊角★★
2.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本品味咸
应 用
质重主降,有平肝潜阳之功。治疗肝阳上亢所致 之头晕目眩,烦躁失眠,头痛如劈等症,常与石 决明、龟甲、生地、菊花等同用,如羚羊角汤。
3.肝火上炎,目赤头痛。本品善清
泻肝火,故宜治肝火上炎之头痛、头晕、目赤肿 痛、羞明流泪等症,常与决明子、黄芩、龙胆草、 车前子等同用,如羚羊角散。
代赭石★★
4.血热吐衄,崩漏。本品苦寒,入心肝
应 用
血分,有凉血止血之效。又本品善于降气、 降火,尤其适宜于气火上逆,迫血妄行之出 血证。 【用法用量】 煎服,10~30g,宜打碎先煎。入丸散, 每次1~3g。降逆、平肝生用,止血煅用。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因含微量砷,故不宜长期服 用。
代赭石★★
牡蛎★★★
1.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本品质重能
应 用
镇,有安神之功效,用治疗心神不安,常与龙骨 相须为用。
2.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本品咸寒质
重,有平肝潜阳,益阴之功。用治水不涵木,阴 虚阳亢,头目眩晕,烦躁不安,耳鸣者,常与龙 骨、龟甲、白芍等同用,如镇肝息风汤;也可治 疗热病日久,虚风内动,四肢抽搐之症,常与生 地黄、龟甲、鳖甲等养阴、息风止痉药配伍,如 大定风珠。
【功效】
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 解毒。
羚羊角★★
1.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应 用
羚羊角性寒,清热力强,善入肝,有良好 的清肝热、息肝风作用。所以最宜于热极生风, 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
治疗温热病热邪炽盛之高热神昏、惊厥抽 搐者,常与钩藤、白芍、菊花、桑叶、生地同用, 如羚角钩藤汤;治疗癫痫、惊悸等,可与钩藤、 天竺黄、郁金、朱砂等同用。
平肝息风药
主 要 内 容
平肝息风药的含义、功效、适 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和各 节药物性能特点。 ★★★:牡蛎、牛黄、钩藤、天麻
★★:石决明、代赭石、羚羊角、 地龙、全蝎、蜈蚣、僵蚕 ★:珍珠母、刺蒺藜
平肝息风药
概 述
含义: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主 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平肝息风 药。 性能功效:本章药物皆入肝经,多为介类、昆虫 等动物药及矿物药,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及 镇静安神等作用。
治疗邪热灼阴所致筋脉拘急、手足蠕动、头目 眩晕之症,常与白芍、生地黄、牡蛎等配伍,如 阿胶鸡子黄汤;若肝阳独亢而有热象,头晕头痛、 烦躁易怒者,可与夏枯草、黄芩、菊花等清热、 平肝药同用,如平肝潜阳汤。
石决明★★
2.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应 用
本品清肝火而明目退翳,治疗肝火上炎,目 赤肿痛,可与黄连、龙胆草、夜明砂等同用,如 黄连羊肝丸。治疗风热目赤、翳膜遮睛,常与蝉 蜕、菊花、木贼等配伍;若肝虚血少、目涩昏暗、 雀盲眼花属虚证者,可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 等配伍。 此外,煅石决明还有收敛、制酸、止痛、止 血等作用。可用于胃酸过多之胃脘痛;研末外敷, 可用于外伤出血。
鉴 别 用 药
代赭石与磁石相鉴别: 代赭石与磁石均为铁矿石,皆性寒,均能 平肝潜阳,都可用治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烦 躁易怒等症。二者入汤剂均宜打碎先煎。不同 之处在于:
代赭石★★
鉴 别 用 药
代赭石 ── 味苦,长于重镇降逆,并能凉血 止血。既善治胃气上逆的呕吐、呃逆、噫气不 止,肺肾两虚的气逆喘息,又可用治血热妄行 的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证。 磁 石 ── 味辛咸,善于镇惊安神,善治 阴虚阳亢,扰动心神,或惊恐气乱,神不守舍 所致之心神不宁,恐怯怔忡,心悸失眠,以及 惊风癫痫等证。且磁石又能聪耳明目,纳气平 喘,也可用治肾虚耳鸣、耳聋,肝肾不足的目 暗不明,以及肾不纳气的虚喘等证。
分类:平肝息风药可分为以平肝阳为主要作用的 平抑肝阳药和以息肝风、止痉抽为主要作用的息 风止痉药两类。但由于肝风内动以肝阳化风为多 见,且息风止痉药多兼具平肝阳的作用,两类药 物常互相配合应用,故又将两类药物合称平肝息 风药。
平肝息风药
概 述
配伍方法 配伍方法:应用平肝息风药时,须根 据病因、病机及兼证的不同,进行的相应 的配伍。 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具有性偏寒凉或性偏温燥之 不同,故应区别使用。若脾虚慢惊者,不 宜寒凉之品;阴虚血亏者,当忌温燥之品。
牡蛎★★★
现 代 研 究
本品含80%~95%的碳酸钙、磷酸钙 及硫酸钙,并含镁、铝、硅、氧化铁及 有机质等。煅烧后碳酸盐分解,产生氧 化钙等,有机质则被破坏。
所含钙盐有抗酸及轻度镇静、消炎作 用。
代赭石★★
药 物 基 原
源于《本经》
《衷中参西录》:“能生血兼能凉血,其 质重坠,又善降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 燥结。”又“治吐衄之证,当以降胃气为主, 而降胃之药,实以赭石为最效。” 为氧化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 主含三氧 化二铁Fe2O3。主产于山西、山东、广东、河 南、河北等地。开采后,除去杂石泥土,洗 净。
杂色鲍
皱纹盘鲍Leabharlann 羊鲍澳洲鲍耳 鲍
白鲍
石决明★★
药 性 功 效
【性味归经】 咸,寒。归肝经。
【药性说明】 本品性寒清肝火,质重平肝阳,兼有 养阴明目之功,凡肝阳上亢、肝火目赤及 阴虚目暗等证均为常用。
【功效】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石决明★★
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应 用
石决明咸寒清热,质重潜阳,专入肝经,而 有平肝阳、清肝热之功,为凉肝、镇肝之要药。 本品又兼有滋养肝阴之功,故对肝肾阴虚、肝阳 眩晕尤为适宜。
龙骨与牡蛎皆性微寒,归肝肾经,生用均 能镇惊安神,平肝潜阳,煅用均可收敛固涩, 同可用治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健忘多梦,惊 痫癫狂等神志失常之证;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 目眩、烦躁易怒;遗精、滑精、自汗、盗汗等 多种正虚不固,滑脱不禁之证。二者临床常相 须为用。
牡蛎★★★
鉴 别 用 药
不同之处在于: 龙骨 ── 甘、涩,微寒,又归心经。本品重镇安神 之力较强,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等神志失常之证龙骨多 用。且煅龙骨外用,有收湿敛疮生肌之效,可用治湿疮 痒疹、疮疡久溃不愈等证。 牡蛎 ── 咸,涩,微寒,长于育阴潜阳,软坚散结, 又常用治热病日久,四肢抽搐;瘰疬痰核;癥瘕痞块, 近代常用治肝脾肿大。此外,煅牡蛎有制酸止痛作用, 可治胃痛泛酸。
代赭石★★
应 用
2.呕吐,呃逆,噫气。代赭石重镇降
逆,可降上逆之胃气而止呕、止呃、止噫。常与 半夏、旋复花、生姜等配伍,如旋复代赭汤。
3.气逆喘息。本品重镇降逆,亦降上逆之
肺气而平喘。治疗哮喘有声,卧睡不得者,单用 本品研末,米醋调服取效;治疗肺肾不足,阴阳 两虚之虚喘,可与党参、山茱萸、胡桃肉、山药 等同用,如参赭镇气汤。
代赭石★★
现 代 研 究
本品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其中 铁70%,氧30%,并含杂质镁、铝、硅等 水分。 所含铁质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的新生;对肠管有兴奋作用,使肠蠕动亢 进;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对离体蛙心 有抑制作用。
刺蒺藜★
刺蒺藜★
罗布麻★
罗布麻★
息风止痉药
概 述
含义:凡以平息肝风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风内动,痉 厥抽搐病证的药物,称息风止痉药。 性能功效:风病有外风、内风之别,外风宜疏散,内 风宜平息。本类药物主入肝经,以息肝风、止痉挛抽 搐为主要功效。 适应范围 1.适用于温热病热极动风、肝阳化风及血虚生 风等所致之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等证;或 用治风阳挟痰,痰热上扰之癫痫、惊风抽搐;或用治 风毒侵袭引动内风之破伤痉挛抽搐、角弓反张等症。 2.部分息风止痉药物还兼有平肝潜阳、清泻肝 火等作用,亦可用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及肝火上攻目 赤、头昏等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