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分类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分类

代表植物: 酵母菌、青霉菌、冬虫夏草
(7)担子菌亚门
特征: ①菌丝有隔,有两种菌丝一种为初生菌丝,一种称为次生菌丝。 ②无性生殖——芽孢、分生孢子、粉孢子和厚壁孢子(不发达); 有性生殖——担孢子 ③高等担子菌由次生菌形成子实体,称为担子果 ④有锁状联合特殊分裂方式
代表植物: 银耳、木耳、蘑菇、香菇
• 3、植物分类
藻类植物
菌类植物 孢子植物 (隐花植物) 地衣
低等植物 (无胚植物)
苔藓植物门
植物界
蕨类植物门 颈卵器植物 高等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微管植物 (有胚植物)
(显花植物) 被子植物
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特征
低等植物:
(1)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又称原植体植物) (2)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 (3)植物体多生活在水中或者阴湿的地方
代表植物: 水霉菌、霜霉菌
(5)接合菌亚门
特征: ①大多数为分枝的丝状体 ②菌丝无隔,多核 ③无性生殖——胞囊孢子或分生孢子;有性生殖——接合孢子 ④可制成酒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糖化是酿酒的第一步 ⑤腐生或寄生
代表植物: 根霉菌
(6)子囊菌亚门
特征: ①除酵母菌外,绝大多数为多细胞 ②菌丝有隔,每个细胞有一个或多个细胞核 ③无性生殖——单细胞,出芽生殖、多细胞——分生孢子;有性 生殖——子囊孢子 ④单细胞子囊裸露,不形成子实体;多细胞形成子实体。形成子 囊需要经过一个钩头分裂的过程。
(8)半知菌纲 特征: 只知道无性生殖阶段,有性生殖阶段不了解
(9)真菌间的对比和代表植物 见《培训教材》p202
四、地衣植物
• 1、主要特征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类形成的共生体 藻类为地衣提供有机物 菌类为藻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 2、繁殖方式
营养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只有共生的真菌进行)
• 3、主要类型
(2)代表植物: 海带、裙带菜、鹿角菜、马尾藻
• 6、不同藻类特征的比较
《培训教材》P199页
• 7、例题解析
世代交替:指的是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 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同型世代交替:在生活史上孢子体和配子体外表形状、大小、构造和 显著性完全一样,没有区别,并且都能独立生活,只是两个个体的细 胞中染色体数量上有二倍体(2n)和单倍体(n)的区别, 称为等世 代交替或同型世代交替,这种类型只见于藻类植物,如石莼。
(2)代表植物: 衣藻、实球藻、空球藻、水绵、石蒓、小球藻
• 3、红藻门
(1)特征:
①真核生物,具有真正意义细胞核和载色体,无明显组织分化 ②光和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d、类胡萝卜素、叶黄素、藻蓝素、藻红 素,其中藻红素占多数,故藻体呈红色 ③繁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乱配生殖) ④植株形态: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呈简单的丝状体,也形成假薄 壁组织的叶状体和枝状体 ⑤贮存物质:红藻淀粉 ⑥无鞭毛
①有隔菌丝:由分支成串的多细胞的多细胞组成,菌丝中 间有隔。细胞核及原生质可流动
②无隔菌丝:真菌没有隔膜的菌丝,为长管状单细 胞,细胞质中有多个核,其生长表现为菌丝的延长
①亚种 ssp.(subsp) 不同分布区因生境不同形成的形态、 生理的差异。分布、生态或季节上有分离,但不是 生殖隔离。
②变种 var. 相同分布区 因微环境不同导致的可稳定遗 传的差异
例(Pinus sylvestris Litv. var. nevadensis) 长白松
③变型 f. 有微小形态差异,分布无规律的相同物种的不 同个体
异型世代交替:在生活史上孢子体和配子体外表悬殊。根据两个世代的 形态、大小和有无独立生活机能,又可分为:苔藓型的世代交替、蕨类 型的世代交替和种子植物型的世代交替另藻类中还有海带的世代交替。
三、菌类植物
• 1、主要特征 (1)无光和色素的原植体 (2)一般为异养生物,营寄生或腐生
• 2、细菌门
(1)主要特征: ①原核生物,单细胞植物 ②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又称粘胎),一般不含纤维素 ③以细胞分裂方式生殖,不进行有性生殖 ④能够通过芽孢度过不良环境
(2)类型 杆状、螺旋状、球状等
(3)营养方式 自养:铁细菌、硫细菌进行化能合成,紫细菌进行光合作用 异养:大多数的细菌
• 4、粘菌门
(1)特征: ①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真核植物,能进行变形作用 ②营养体是一团裸露的原生质团,无细胞壁,但在有性生殖是 会产生有细胞壁的孢子
(2)代表菌 发网菌
• 5、真菌门
(2)代表植物: 念珠藻、固氮鱼腥藻、发菜、地木耳等
• 2、绿藻门
(1)特征: ①真核生物,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细胞核以及载色体,无明显组织分化 ②光和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以及叶黄素(位于载色体) ③繁殖方式:营养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结合生殖、同配生殖、异 配生殖、卵配生殖) ④植株形态:单细胞、多细胞、群体、丝状体或者叶状体 ⑤贮存物质:淀粉和油类 ⑥具有两条或四条顶生的尾鞭型鞭毛
(1)特征 ①大多数真菌由菌丝构成,菌丝构成的营养体,称为菌丝体 ②菌丝具有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两种 ③低等真菌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而高等真菌细胞壁成分为几丁质
(2)繁殖方式 营养生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三种
(3)生活史 只有核相交替,没有世代交替
(4)鞭毛菌亚门
特征: ①少数为单细胞,大多数是分支的丝状体 ②菌丝通常无横隔,多核 ③只有在繁殖时,形成横隔,把生殖器官分成典型的细胞 ④无性生殖:游动孢子 有性生殖:高等——卵孢子或者休眠孢子;低等——同配生殖、 异配生殖和卵配生殖
1.果开裂;蓇葖果或浆果,5心皮离生;无托叶… …绣线菊亚科
(2)平行式检索表
1.果开裂;蓇葖果或浆果,5心皮离生;无托叶……绣线菊亚科 1.果不开裂;全具有托叶…………………………………(2) 2.子房下位或半下位,2至5心皮合生;梨果…………苹果亚科 2.子房上位…………………………………………………(3) 3.心皮多数,聚合瘦果或蔷薇果,多为复叶…………蔷薇亚科 3.心皮1个偶见2个或5个,核果,单叶………………梅亚科
(1)定义:单条管状菌丝,大多数真菌的结构单位,很多菌丝结合 在一起组成真菌的营养体,称菌丝体。有三种类型气生菌丝、根 状菌丝和孢子菌丝。菌丝具有吸收营养的功能。
(2)当环境不良或反之的时候菌丝相互紧密,菌 丝变态成菌丝组织体,常见的有根状菌索、菌座 和菌核。
• (3)菌丝根据有无隔分为:有隔和无隔菌丝
植物分类
一、分类的基本知识
• 1、生物的分界
(1)林奈的两界系统
植物界+动物界
(2)海克尔的三界系统
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原始生物)
(兼具有植物和动物特性的生物,既具有光和色素,又能运动的生物)
(3)魏泰克的四界系统
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不含叶绿素的真菌)
(4)魏泰克五界系统
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原核生物界
(缺少真正意义细胞核)
(5)陈世骧六界系统
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 + 细菌界+蓝藻界 + 病毒界
(真核总界)
(原核生物界) (非生物总界)
• 2、生物分类等级和基本单位
(1)分类等级




Kindom division class order
(2)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3)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1.(6)果不开裂;全具有托叶 2.(5)子房上位 3.(4)心皮多数,聚合瘦果或蔷薇果,多为复叶…………………… 蔷薇亚科 4.(3)心皮1个偶见2个或5个,核果,单叶…………………梅亚科 5.(2)子房下位或半下位,2至5心皮合生;梨 果……………………苹果亚科 6.(1)果开裂;蓇葖果或浆果,5心皮离生;无托叶……………… 绣线菊亚科
(1)根据形态: 叶状地衣、枝状地衣、壳状地衣
(2)根据构造: 同层地衣、异层地衣
• 4、生态学意义
(1)对烟煤、SO2敏感,能作为大气污染检测植物 (2)能够生长在裸岩上,是陆生植物的开路先锋
• 5、代表植物
松萝、石蕊
五、苔藓植物
• 1、主要特征
(1)水生到陆生的过渡型,大多陆生,多细胞绿色植物,适应阴湿环境 (2)生活史:具有异形世代交替,配子体——原丝体发达,有叶状体和 茎叶体两种;孢子体退化,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3)有性生殖器官为多细胞,雄性器官为精子器、雌性器官为颈卵器 (4)受精作用仍离不开水,受精卵发育成胚 (5)具有茎、叶和假根的分化,但是其中都无输导组织
• 2、主要类型
石松纲、水韭纲、松叶蕨纲(裸蕨纲)、木贼纲、真蕨纲
• 3、特征比较
详见《培训教材》p206 (1)幼叶拳卷:蕨类植物特有的现象
(2)脉序:叶脉的分布形式,可分为平行脉、网状脉和叉状脉三大类型 (3)叶腋:叶片向轴一面的基部称叶腋 (4)囊群盖:覆盖在蕨类孢子囊群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膜状器官。
二、藻类植物
• 1、主要特征 (1)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2)具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3)有单细胞、多细胞或者假组织体构成原植体 (4)营养细胞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生物,由中心质(核区)+周质组成 ②光和色素:藻蓝素、叶绿素a、藻红素以及一些黄色色素(位于周质) ③繁殖方式:营养生殖(无性生殖) 如:直接分裂、断裂或者藻殖段 ④植株形态:单细胞、非丝状体或者丝状群体等 ⑤贮存的物质:蓝藻淀粉 ⑥无鞭毛结构
• 4、蕨类植物起源
苔藓 植物
藻类 植物
裸蕨 植物
为了陆生
刺石松 木贼类
叉叶属 芦木属 叉叶属
芦木属
石松类 真蕨类(原始蕨类)
古蕨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