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四)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A级——基础小题练熟练快]★1.[多选](2016·天津高考)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14 7N获得反冲核17 8O,发现了中子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解析:选AC 麦克斯韦曾提出光是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选项A正确。
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94Be,获得反冲核126C,发现了中子,选项B 错误。
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选项C正确。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选项D错误。
2.232 90Th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208 82Pb,则208 82Pb比232 90Th少( )A.16个中子,8个质子B.8个中子,16个质子C.24个中子,8个质子 D.8个中子,24个质子解析:选A 208 82Pb比232 90Th质子数少(90-82)=8个,核子数少(232-208)=24个,所以中子数少(24-8)=16个,故A正确;B、C、D错误。
3.铀核可以发生衰变和裂变,铀核的( )A.衰变和裂变都能自发发生B.衰变和裂变都不能自发发生C.衰变能自发发生而裂变不能自发发生D.衰变不能自发发生而裂变能自发发生解析:选C 铀是天然放射性元素,所以铀核的衰变是能自发发生,而铀核的裂变是人工实现的,是用中子轰击铀核实现的,所以铀核的裂变不能自发发生,故A、B、D错误,C 正确。
4.(2018·南昌十所省重点中学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C.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原子核的质量大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做质量亏损解析:选A 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不但具有粒子性,而且也有波动性,则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故A正确;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B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没有任何关系,只和本身性质有关,C错误;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做质量亏损,故D错误。
5.(2015·北京高考)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 )A.147N+42He→178O+11HB.23892U→23490Th+42HeC.21H+31H→42He+10nD.23490Th→23491Pa+0-1e解析:选B α衰变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α粒子(42He)的核反应,选项B正确。
6.(2018·泰安质检)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A.12.75 eV B.13.06 eVC.13.6 eV D.0.85 eV解析:选A 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知跃迁到第4能级,则吸收的光子能量为ΔE=-0.85 eV+13.6 eV=12.75 eV,故A正确。
7.(2016·江苏高考)贝可勒尔在120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 )A.14 6C→14 7N+0-1eB.235 92U+10n→139 53I+9539Y+210nC.21H+31H→42He+10nD.42He+2713Al→3015P+10n解析:选A 放射性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
A选项为β衰变方程,B选项为重核裂变方程,C选项为轻核聚变方程,D选项为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故A正确。
8.[多选]14C发生放射性衰变为14N,半衰期约为5 700年。
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少。
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 700年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解析:选AC 因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则可知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半衰期,即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 700年,选项A正确;12C、13C、14C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由于质量数不同,故中子数不同,选项B错误;根据核反应方程可知,14C 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电子,即发出β射线,选项C正确;外界环境不影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选项D错误。
9.[多选]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X +Y→42He +31H +4.9 MeV 和21H +31H→42He +X +17.6 MeV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X 是中子B .Y 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C .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D .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解析:选AD 由21H +31H→42He +X +17.6 MeV ,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可知,X 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因此X 是中子,故选项A 正确;再由X +Y→42He +31H +4.9 MeV ,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可知,Y 的质量数为6,电荷数为3,即其质子数为3,中子数也为3,故选项B 错误;由于两个反应中都释放了能量,因此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两个反应中都存在质量亏损,故选项C 错误;根据核聚变反应的定义可知,氘和氚反应是核聚变反应,故选项D 正确。
[B 级——中档题目练通抓牢]10.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 色光 红 橙 黄 绿 蓝—靛 紫 光子能量范围(eV)1.61~2.002.00~2.072.07~2.142.14~2.532.53~2.762.76~3.10子,发射出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其颜色分别为( )A .红、蓝—靛B .红、紫C .橙、绿D .蓝—靛、紫解析:选A 计算出各种光子能量然后和表格中数据进行对比,便可解决本题。
氢原子处于第四能级,能够发出12.75 eV 、12.09 eV 、10.2 eV 、2.55 eV 、1.89 eV 、0.66 eV 的六种光子,1.89 eV 和2.55 eV 属于可见光,1.89 eV 的光子为红光,2.55 eV 的光子为蓝—靛光。
11.(2018·南昌十所省重点中学模拟)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E n =A n2(n 为能级,A 为基态能量),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n =4的能级直接跃迁到基态,在此过程中( )A .氢原子辐射一个能量为15A16的光子B .氢原子辐射一个能量为-15A16的光子 C .氢原子辐射一系列频率的光子,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15A16D .氢原子辐射一系列频率的光子,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15A16解析:选B 根据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n =4的能级直接跃迁到基态,辐射一个光子的能量为ΔE =E 4-E 1=A 42-A 12=-15A16,选项B 正确,A 、C 、D 错误。
12.(2018·哈尔滨六中模拟)静止在匀强电场中的碳14原子核,某时刻放射的某种粒子与反冲核的初速度方向均与电场方向垂直,且经过相等的时间后形成的轨迹如图所示(a 、b 表示长度)。
那么碳14的核反应方程可能是( )A.146C→42He +104Be B.146C→01e +145B C.146C→0-1e +147N D.146C→21H +125B解析:选A 设时间为t ,则12a 1t 2v 1t =2,12a 2t 2v 2t =4,而a =qE m ,故有q 1m 1v 1∶q 2m 2v 2=1∶2,又因为动量守恒m 1v 1=m 2v 2,故q 1∶q 2=1∶2,故只有A 正确。
★13.(2016·全国卷Ⅱ)在下列描述核过程的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________,属于β衰变的是________,属于裂变的是________,属于聚变的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A.146C→147N + 0-1e B.3215P→3216S + 0-1e C.23892U→23490Th +42He D.147N +42He→178O +11H E.23592U +10n→14054Xe +9438Sr +210n F.31H +21H→42He +10n解析:α衰变是一种元素衰变成另一种元素过程中释放出α粒子的现象,选项C 为α衰变;β衰变为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β粒子的现象,选项A 、B 均为β衰变;重核裂变是质量较大的核变成质量较小的核的过程,选项E 是常见的一种裂变;聚变是两个较轻的核聚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过程,选项F 是典型的核聚变过程。
答案:C AB E F14.[多选](2016·全国卷Ⅲ)一静止的铝原子核2713Al 俘获一速度为1.0×107m/s 的质子p 后,变为处于激发态的硅原子核2814Si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方程为p +2713Al→2814Si * B .核反应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C .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不守恒D .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E .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m/s ,方向与质子初速度的方向一致解析:选ABE 核反应过程中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核反应方程为p +2713Al→2814Si *,A 正确。
核反应过程中遵从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B 正确,C 错误。
核反应中发生质量亏损,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D 错误。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p v p =m Si v Si ,碰撞后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m/s ,方向与质子初速度方向一致,E 正确。
[C 级——难度题目自主选做]15.(2017·北京高考)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α衰变。
放射出的α粒子(42He)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 。
以m 、q 分别表示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
(1)放射性原子核用AZ X 表示,新核的元素符号用Y 表示,写出该α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2)α粒子的圆周运动可以等效成一个环形电流,求圆周运动的周期和环形电流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