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归园田居(其一)》分析

《归园田居(其一)》分析


物,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优美的田园 风光,由近到远,声色相调,淡浓相宜, 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桃园——朴拙自然、 宁静中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这一切 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 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 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 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宁静和谐的 心境。
4.归去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归去后情感的句子)
轻松、自由 怡然自得
思考: 从中可见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精神追求是什么?
明确: 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归 园 田 居
官场: 黑暗、腐败 田园:闲适、幽美
恋 归
尘网 厌 樊笼 弃
方宅
榆柳
1.“羁鸟”是关在笼中的鸟;
“池鱼”是禁在池中的鱼。
2.特点: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
只会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
“池鱼”一般,失去自由。

3.运用比喻说明作者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 对自由的向往。
3.归向何处?
思考:
(1)找出描写田园生活场景的句子.
(2)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具有什么特点?
拓展练习
村 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⑴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5分) 参考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 槿花、夕阳、寒鸦、老牛等意象。营造了一幅 静谧、清寂、淡雅的秋日村居图。表达了诗人 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答出意象和 意境特点给3分,答出情感特点给2分。)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1.从何而归? 官场
(“尘网”、“樊笼”)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 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为何而归?
1)性本爱丘山(本性) 。
2)守拙归园田(固守节操) 。
思考:
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 思故渊”?


明确:
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 派朦胧,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近景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以动衬静
远景
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
村 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2)诗人写景突出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请 简要分析。(6分) 答: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 篱、榆树、槿花等静景,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 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 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
二、诵读
欣赏诗歌朗读,同时解决难读的字词 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羁鸟 jī i 吠 fè
n 荫后檐 yì
暧暧 à i 墟 xū
桑颠
diān
fá n
樊笼
三、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自由诵读,根据注释及手头资料疏通课文。 2.“归园田居” 题眼是哪个字?
以“归” 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草屋
桃李
村庄
狗吠
炊烟
鸡鸣
小结
1.从何而归? 内容 2.为何而归? (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情Leabharlann 厌恶官场 热爱田园手法
1.远近结合 2.以动衬静 3.情景交融
小结
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 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 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朴归真”。第一是 “真”,做人要正直真实不虚伪,具有人的 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 不慕浮华利禄,而是快意吾心、怡然自乐, 恣意游弋,纵情挥洒。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 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 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欣赏音乐: 听羽泉的歌曲《归园田居》。
这首歌曲正是田园乡谣风格, 它仿佛是一泓清泉静静流淌在我们 心头,正契合了我们回归自然、寻 找自我的想法。
鉴赏田园诗方法
1.了解作者、背景
2.分析景象物象特点,体会诗歌意境之美 3.明主旨: 厌恶世俗 向往田园 远离尘杂 渴望归隐
4.看表达技巧 ①写景技巧 ②抒情方式 ③语言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