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硝化作用2.最小养分定律:3.生理酸性肥料:4.复合肥料:5.生理碱性肥料:6.营养临界期:7.土壤供肥强度:8.矿质营养学说:9.异成分溶解:12.反硝化作用:11.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10.离子拮抗作用:13.磷酸退化作用:14.归还学说:15.化成复肥:16.样品的代表性:18.掺合复合肥:19.作物营养诊断20 晶格固定态铵;21、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22混成复合肥;23、离子间的拮抗作用;24、土壤缓效钾;25、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26、绿肥的激发效应;27、掺混肥;28、根际;29、离子间的拮抗作用;30、闭蓄态磷;31、土壤养分容量因素;32、作物营养临界期 33、绿肥的激发效应 34、混成复合肥 35、土壤缓效性钾 36、离子间协助作用 37、土壤养分强度因素 38、磷在土壤中的化学固定39. 生物有效性养分 40 反硝化作用41.交换吸附 42.养分再利用 43. 生理酸性肥料一、填空1、目前国内研制的二大类缓效氮肥是()和()。
2、玉米白芽症是缺乏元素()。
3、需硫元素较多的作物主要有()科和()科。
4、尿素最适宜作叶面喷肥,因为尿素具有(),()()等优点。
5、具有调节原生质胶体水合度的主要营养元素是()和()。
6、磷肥按其溶解状况可分为(),()和()。
7、在堆肥过程中,初期要创造较为()的条件,为()并(),后期要创造较为()的条件,利于()和()。
8、新开垦的沼泽土最易缺乏的元素是(铜)。
9.叶面喷Zn2+ 时,溶液的pH应调到()性。
10.玉米白芽症是缺乏元素()。
11.复合肥料的主要优点是(),(),()。
12.影响作物根系从土壤吸收养分的主要环境条件是(),(),()()和()。
13.硼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和()等器官。
14.春季玉米出现紫苗症状是缺乏元素()。
15.在堆肥过程中,初期要创造较为()的条件,为()并(),后期要创造较为()的条件,利于()和()。
16.磷肥按其溶解状况可分为(),()和()。
17.作物体内的钾是以()形态存在,充足的钾肥供应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主要表现在增强作物的(),()和()。
18.微量元素肥料施用的主要方法有(),()和()。
19、石灰肥料的改土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0、复合肥料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1、作物缺钼多发在pH_________性的土壤上,作物缺锌多发在pH_________性的土壤上。
22、土壤中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3、李比希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学说、__________________学说和__________________。
24、影响作物叶片吸收养分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5. 钼在植物体中是(1)和(2)酶的组成成分,所以(3)作物缺钼受影响最为明显。
26. 矿质养分在(4)的运输是单向的,而在(5)的运输是双向的。
两部分之间的养分主要靠(6)来沟通。
27. 许多酶都含有微量元素,例如细胞色素氧化酶含有(7)和(8),抗坏血酸氧化酶含有(9),硝酸还原酶含有(10),而碳酸酐酶却需要(11)使之活化。
28. 在磷肥鉴定中,pH值是常用指标之一,过磷酸钙一般呈(12)性,钙镁磷肥呈(13)性,而磷矿粉呈(14)性。
29. 某一复合肥料含N 20%、含K2O 15%、含B 2%,那么它的表达式为(15),它属于(16)复合肥料。
30. 指出下列营养病害是缺乏何种营养元素,水稻缩苗病(17),苹果苦痘病(18),甜菜腐心病(19),苹果黄叶病(20)。
(1)硝酸还原酶,(2)固氮酶,(3)豆科,(4)木质部,(5)韧皮部,(6)转移细胞,(7)Fe,(8)Cu,(9)Cu,(10)Mo,(11)Zn,(12)酸性,(13)碱性,(14)中性至微碱性,(15)20—0—15—2(B),(16)二元,(17)Zn,(18)Ca,(19)B,(20)Fe。
31、有机肥料中含有的养分大部分是,而化肥中的养分是。
32、肥料一般可分为、、。
33、根对离子态养分的吸收有和两种方式24、肥料的三要素是、、。
35、堆肥包括和。
四、简答题:1、铵态氮肥深施为什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2、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3、简述叶部营养的优缺点。
4、根际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为什么高?5、简述钾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主要功能。
6、简述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
7、在堆肥过程中如何调节水分和通气状况?8、缺锰时作物体内的硝酸盐含量为什么会增加?9、简述磷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主要功能。
10、充足的钾肥供应为什么会增加根瘤的固氮量?12、土壤中固定态(难溶性)磷在哪些条件下可转化成为有效磷?13、在酸性土壤上为什么要施用石灰?14、施用氯化钾要注意哪些问题?判断正误1、作物根外追肥主要用于微量元素肥料。
()2、在作物体内容易移动的元素缺乏时,首先从老组织出现症状。
()3、植物被动吸收养分,要消耗代谢能量。
()4、旱地中耕松土,水田落干晒田,可以促进作物吸收养分。
()5、在酸性土壤上长期施用氯化铵和硫酸铵会增加土壤酸度,但硫酸铵使土壤酸化的程度大于氯化铵。
()6、NH4-和NO3-都是植物易吸收的氮素养分,因此两种形态氮进入植物后都能直接参与同化。
()7、作物缺氮时,往往首先从老叶开始变黄。
()8、氮肥施用过多,作物生充期延迟。
()9、氮素营养不足时,作物成熟期延迟。
()10、为了提高磷肥肥效,因此在酸性土壤上各种磷肥都必需集中施用。
()11、石灰的碱性可以中和过磷酸钙的酸性,因此两者混合施用效果好。
()12、磷矿粉施在石灰性土壤上可以充分发挥其肥效。
()13、水稻叶色深绿、发暗、分孽少或不分孽,成熟延尺,这是缺磷。
()14、国家对过磷酸钙成品级别有一定要求,四级品有效磷(P2O5)含量为14%。
()15、在水旱轮作中,旱地改为水田后土壤磷中的有效性降低。
()16、过磷酸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易被土壤固定,在土壤中移动性小。
()17、过磷酸钙无论作基肥、种肥和追肥,都以集中施用为好。
()18、在酸性土壤上,氯化钾酸化土壤的速度比硫酸钾快。
()19、钾在植物体糖代谢中的作用是促进淀粉水解,提供单糖含量。
()20、在质地不同的粘土和砂土上,施入等量的钾肥,砂土上的钾肥肥效比粘土高。
()21、马铃薯和烟叶施用钾比硫酸钾好。
()22、在土壤质地不同的粘土和砂土上,作物缺钾的临界指标是一样的。
()23、钾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小,因此缺钾时幼叶首先出现缺钾症状。
()24、草木灰可以与过磷酸钙混合使用。
()25、草木灰不能与氨态氮肥、腐熟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26、硫酸钾和氯化钾是生理酸性肥料。
()27、酸性土壤施用石灰的主要作用是中和酸度、消除铝毒。
()28、硫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大,因此缺硫时首先从老叶出现症状。
()29、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镁时脉间失绿黄化。
()30、硫不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但缺硫时叶片均匀失绿。
()31、土壤中全锌含量高,锌的有效性含量也一定高。
()32、土壤中锌的有机络合物都溶于水,都能被植物吸收。
()33、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一定有效果。
()34、土壤微量元素供应能力是施用微肥的重要根据。
()35、对任何作物而言,凡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土壤临界值后,施用该元素的肥料都属无效。
()36、作物对微量元素需要量很少,所以它的作用没有像大量元素那么重要。
()37、硫酸锌作种肥用量少,可与酸性过磷混合后施用。
()38、硫酸亚铁是溶于水的,所以施用土壤有效性是高的。
()39、土壤缺锌大多发生在石灰性土壤和pH值>6.5的土壤。
()40、土壤中锰的有效性随着土壤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升高而提高。
()41、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运输是因为硼与碳水化合物形成硼——糖络合物。
()42、全硼含量高的土壤,植是不会缺硼的。
()43、铁不是叶绿素的组成成份,但缺铁叶片退绿黄化。
()44、铁和锌都是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当缺铁时,可以用锌肥代替施用。
()45、只要混合养分不损失的肥料都可以混合。
()46、草木灰能加速人粪尿的分解,释放养分,所以可以混合。
()47、石灰的碱性可以中和过磷酸钙的酸性,所以混合后效果好。
()48、养分含量低的单质肥料,不能配制总养分含量高的复合肥。
()49、因复合肥养分含量高,所以都不适合作种肥。
()50、养分含量相等的复合肥,计算施用量,应按植物需要量多的元素计算,不足的元素可用单质肥料补充。
()51、吸湿强的肥料与吸显弱的肥料混合后,因不损失养分,所以可以混合。
()51.几乎所有的作物都喜欢吸收铵态氮,而不喜欢吸收硝态氮。
( )52.作物氮素不足时,叶片发黄,其主要原因是蛋白质合成太少。
( )53.作物只从土壤中吸收必需的营养元素。
( )54.磷酸盐为阴离子,很难被土壤颗粒吸附。
( )55.任何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所起的生理作用都不能被其它元素代替。
( )56.钾主要存在于作物的生殖器官中,在营养器官含量比较少。
( )57.土壤空气中的氧气多时,硝化作用比较弱,但是反硝化作用比较强。
( )58.土壤对磷的固定能力很强,所以每年都必须施用磷肥。
( )59.作物缺钾的症状一般首先出现在幼嫩的器官和组织。
( )60.铁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缺铁时叶绿素形成受到阻碍。
( )61.有机肥料中的养分主要是速效养分,作物能够直接吸收利用。
( )62.作物吸收养分一般来说没有选择性,土壤中多吸收就多,反之吸收就少( )63.根际土壤中的养分都比非根际土壤要低,主要是由于作物根系的吸收。
( )64.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表层土壤,所以深施肥料是错误的。
( )65.与氮、磷一样,作物体内的钾主要是有机形态存在。
( )66.磷在土壤中移动很慢,所以过磷酸钙应该撒施,增加与根系的接触机会,利于吸收。
( )67.一般说根系越发达,吸收土壤中的磷越少。
( )68.根系分泌的物质越多,越不利于作物对磷的吸收。
( )69. 钠可完全代替钾的营养功能。
( )60.叶片缺Fe会失绿,因此Fe是叶绿素的成分。
( )六、论述与计算题1、以过磷酸钙为例,说明磷在土壤中的固定机制。
2、论述种植绿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论述氮在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
4、论述有机肥料的培肥改土作用。
5、在当前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利用率很低,大约为30%,你认为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技术途径有哪些?6、为什么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效?7、比较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的营养成分、性质及肥效,以说明有机肥与无机肥料配合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