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含答案)(1)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1.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能够论证该观点的是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日本割占辽东半岛C.八国联军攻入北京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2.恩格斯曾说,俄罗斯“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使中国蒙受此损失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瑷珲条约》D.《辛丑条约》3.他创立了拜上帝会,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运动,在南京建立了和清政府相对抗的革命政权……建立政权之后,开始乐享其成,不思进取,最终太平军内部争权夺利,以失败而告终。

“他”是A.韦昌辉B.洪秀全C.杨秀清D.石达开4.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有①白银大量外流②官员吸食鸦片,政治腐败③军队战斗力削弱④国土大量流失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英国对华鸦片贸易统计表(单位:箱)据此可知中国()A.中国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B.清政府丧失了海关管理权C.中国的半封建化程度加深D.清朝禁烟运动以失败告终6.“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签订《北京条约》 C.义和团运动D.签订《马关条约》7.据《洪仁玕自述》记载:“丙辰年(1856年)……东王升天,北王亦丧。

丁巳,翼王远征。

”材料所述事件的影响是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达到全盛C.太平天国由盛转衰D.太平天国运动失败8.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

这个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度》 B.《论持久战》C.《申报》D.《资政新篇》9.中国以条约许外国通商,实以五口通商之约为始……自有五口通商之约,各国纷纷援例,而闭关之局,遂不复能守。

与“五口通商”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前者是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B.后者成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C.前者体现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理想D.后者为维新派所制定并实际施行11.晚清时期,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2.近代史上某条约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准将至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进出货物通商之区。

”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13.能够区分历史事实描述、历史史料、历史观点及历史评价等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

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历史最高峰B.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C.《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D.以上三条酌定银数共二千一百万元14.太平天国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的方案体现在A.“拜上帝会” 的创立 B.《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C.《资政新篇》的提出 D.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15.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南京条约》签订后B.《天津条约》签订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D.《九国公约》签订后16.下图是1843年前后我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统计表。

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是A.割地赔款B.五口通商C.协定关税D.公使进京17.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清政府极力搜刮,加捐加税。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由上述材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由于A.鸦片大量流人,威胁人民健康B.中英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C.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激化社会矛盾D.第二次鸦片战争严重威胁中国主权18.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长期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B.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D.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19.八年级某班同学学习了《鸦片战争》一课之后,对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四种意见。

正确的是A.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D.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认为:“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是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以上观点,说明了鸦片战争A.爆发的历史背景B.对中国社会的影响C.失败的根本原因D.过程中的重要战役21.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A.英国B.日本C.法国D.俄国22.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23.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

”材料表明林则徐①支持正常贸易②反对鸦片走私③维护民族利益④反对协定关税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4.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

”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D.北伐西征2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

“他”是( )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圆明园,并抢劫财物烧毁圆明园全园,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故A 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割占辽东半岛,故B不合题意;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北洋军阀割据混战与题干无关,故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2.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中国蒙受此损失的条约是《瑷珲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中俄《瑷珲条约》条约是近代割地最多的条约,C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A排除;《天津条约》不是与俄国签订,B排除;《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与材料内容无关,D排除。

故选择C。

【点睛】注意掌握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史实。

3.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天国运动,B符合题意;ACD项人物都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但不是拜上帝会的创立者,排除。

故选择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与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4.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土大量流失不是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鸦片的输入,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①符合题意;银价上涨,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大批官僚、地主吸食鸦片,政府更加腐败,②符合题意;士兵也吸食鸦片,军队战斗力被削弱,③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本题选择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与识记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的相关史实。

5.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分析可知,1842年—1855年,英国对华鸦片贸易数量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据此可知中国清朝禁烟运动以失败告终,所以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在表格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D。

6.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粤海销烟……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分别是指虎门销烟,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的内容,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近年来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或从新史观的角度看待传统重大历史事件的情形越来越明显,需要学生多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7.C解析:C【解析】【详解】依题干据材料“丙辰年(1856年)……东王升天,北王亦丧。

丁巳,翼王远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材料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

翼王远征。

”指的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先是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继而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负气出走。

史称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851年,B项发生在1853年,D项发生在1864年。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点睛】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语句“东王升天,北王亦丧、翼王远征”,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

联系教材及相关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准确做出判断—天京事变。

8.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这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A正确;《论持久战》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排除B;《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排除C;《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排除D。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

在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内容的基础上来解答此题。

9.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五口通商之约、闭关之局不复能守”是关键词语,结合所学知识,1842年8月,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内容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