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病学试题答案1

精神病学试题答案1

河北医科大学200 ——200 学年第学期
卷)
20分)
D. 虚幻的感觉
,此现象为(D )
D. 情感高涨

C.可以出现濒死感、失控感及呼吸困难
D.焦虑的对象常为现实中的人和事
9、正常遗忘的规律为(A )
A.遗忘的发展总是由近事遗忘逐渐发展为远事遗忘
B.遗忘的发展总是由远事遗忘逐渐发展为近事遗忘
C.近事遗忘和远事遗忘同时受损
D.近事及远事都不易回忆
10、蜡样屈曲常在什么基础上发生(A )
A.木僵
B.违拗症
C.情感淡漠
D.情绪不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几方面。

2、列举几种精神活性物质可卡因、尼古丁、吗啡。

(酒精等)。

3、抑郁发作临床上是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躁狂发作的典
型临床症状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

4、常见的假性痴呆类型有:刚赛综合征、童样痴呆、抑郁性假性痴呆。

5、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回忆。

2分,共20分。


1、柯萨可夫综合征以远事记忆障碍为主。

(×)
2、抑郁症患者常常表现昼重夜轻。

(√)
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常昼轻夜重。

(√)
4、虚构即虚谈,病人可以有自知力。

(×)
5、诊断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方法是心理测查。

(×)
6、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外可彬彬有礼,在家却多次打骂母亲,他可能存在强迫意向。

(×)
7、精神分裂症有诊断意义的症状是评论性幻听。

( √ )
8、躁狂发作的睡眠障碍主要是早醒。

( × )
9、抑郁发作和恶劣心境的区别在于乏力。

( × ) 10、思维贫乏属于思维内容障碍。

( × )
四、名词解释(共20分。

每题2分。


1、妄想:是一种病态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病人坚信不移,内容均与个人利害有关,具有个人独特性,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2、焦虑:是指在缺乏充足的客观原因时,患者产生紧张、不安或恐惧的内心体验并表现相应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3、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4、遗忘综合征:当虚构与近事遗忘、定向障碍同时出现时称遗忘综合征
5、自知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6、强迫症: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神经症。

其基本症状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

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

7、痴呆:是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

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但没有意识障碍。

8、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9、恐惧症:是指患者对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和紧张,并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

10、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智能尚好,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缓慢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
临床分型为偏执型、紧张型、单纯型、青春型。

此外还有未分化型、衰退型和残留型等。

2、机(功)能性幻觉与反射性幻觉的区别?
机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

即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觉,正常的知觉与幻觉并存。

如患者在听到脚步声的同时听到议论患者的声音等。

反射性幻觉是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

如听到广播的声音的同时就看到广播员的人像站在面前等
3、错觉与幻觉的区别?
错觉和幻觉都属于知觉障碍。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和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产生错觉,经验证后可以认识纠正。

临床上多见错听和错视。

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4、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学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另有规定;①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②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③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④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⑤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⑥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做;⑦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⑧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⑨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