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
历史宿命论——一种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由不可抗 拒的、不可避免的神秘力量(天意或命运)所决定的理论。 它完全否定人在历史上的自觉能动性,主张服从天命。
2、在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同时,这种实践哲学理论 对于其主张的文化领导权的获得具有重要意义。
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的产生及定义 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
“阶级斗争的产物”。 3、主客体辩证统一的观点,强调人的主体地位; 4、“物化”的理论; 理论地位:
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伟大成就之一在于 恢复了总体性范畴在马克思著作中的中心位置,在马克 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柯尔施
理论背景:
资产阶级学者——马克思主义没有自己的哲学内容; 社会学者——试图用各种哲学理论来补充“马克思主义”。
• 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是尼采的唯意志论和克尔恺郭 尔的神秘主义,所以存在主义实际上还是一种唯心主 义,而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则说明存在主义是一 种独特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这是和马 克思主义根本矛盾的,所以,和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 思主义一样,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虽然可以相互借 鉴,但完全的“改铸”是不可能的。
理论和社会政治问题,尤为注重讨论理论与 实践的辩证关系,并试图通过这一讨论来回 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危机”。
代表人物
卢卡奇 Georg Lukacs (1885-1971) 《历史和阶级意识》
依据黑格尔哲学观点解 释马克思主义,试图把马 克思主义黑格尔化。
安东尼奥·葛兰西
卡尔·柯尔施
Antonio Gramsci (1891-1937)
理论内容:
1、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地位,并要求理清哲学与现实的关系; 2、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阶段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
1843年至 1848年
社会革命理 论阶段
第二阶段
1848年至19 世纪末
重大变化阶 段
第三阶段
20世纪初至 现在
对马克思主 义重建阶段
柯尔施
理论特征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理论总结:
输入内容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时间 代表人物
梅洛·庞蒂 萨特
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盛行于50-60年代
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人学空 场”,企图把存在主义与马克思 主义结合起来,以存在主义补充、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
主要观点
梅洛·庞蒂
用人道主义即存在主义 解释马克思主义,认为马 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具有 一致性,因而马克思主义 要保留生机与活力就应该 “保留”和结合存在主义。
定义:法兰克福学派是由德国的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 究所构成的学术团体,严格意义上说,她它是一个马克 思主义的学术机构。该学派最大的特色在于建立所谓的 批判理论,如社会批判、文化批判等等。
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
理论观点:
法兰克福学派围绕社会、哲学著书立说,吸收存在主义、弗洛伊 德主义、现象学、人格主义等资产阶级哲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社 会批判理论”。该学派从哲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 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和考察。
走向: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观点,反映了西方左翼 知识分子对当代资本主义统治的不满情绪,在60年代后 半期曾一度成为“新左派”运动的思想武器,随着“新 左派”运动的退潮,法兰克福学派也就开始出现了分化 和瓦解。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3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争议
其主要理论论题,大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从理性主义出发,从道义上对法西斯“独裁国家”进行了批判。 2、搞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病态。 3、考察了科学技术进步的社会后果,揭露了当代资本主义对人民 统治的特征。
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
概念
传统理论:以传统分工为前提,以分门别类形式进行科学 研究的单纯的 知识理论”;
Karl Korsch (1886-1961)
《狱中札记》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卢卡奇
理论出发点:总结革命教训,探索复兴新战略。 理论著作: 1923年的《历史和阶级意识》 理论观点:
1、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一种“革命”的辩证法; “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2、坚持”总体性“辩证法概念; “总体性观念“是理解现实的“先决条件”,也是
让-保罗·萨特 Jean-Paul Sartre (1905-1980)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争议之一
•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完全的 结合,但在本质上,它是存在主义的一种。萨特在阐发他 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时,大量地阅读了马克思的著作, 一度被马克思思想的博大精深所征服,并且萨特本人也曾 是法共成员,在政治上有明显的左派立场,所以造成了学 术界长期以来的一种误解,似乎萨特是一个用存在主义来 补充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
法兰克福学派的总结
地位: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 要流派之一,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更是20 世纪最大的、时间最久、影响最深远的马克思主义流派。
进步: 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的多方面的考察和 分析,表现了一种积极的批判精神,在理论方面也有一 些值得研究的合理见解。
不足:但否定科学技术的革命意义,反对无产阶级社 会主义革命,却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 事实也证明,在思想斗争了数十年后,萨特终于和 法共决裂。最后,萨特总结自己的一生,依然把自己 称作无政府主义者。
The end,thank you!
谢谢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现代西方国家中一 种反对列宁主义但又自 称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它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 最初是共产国际内部一 种“左”倾思潮,在受 到共产国际的批判后, 在党外发展起来。这股 思潮在开始时没有自称 或被称为“西方马克思 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赫伯特·马尔库塞 Herbert Marcuse (1898-1979)
尤尔根•哈贝马斯
现代传媒本身即意味着言论自由,一方面诱惑和鼓动 大众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另一方面实行传媒对国家机器的 批判和监督。
托马斯·麦卡锡对我来说是一大幸运——我常常有这样的印象:对我的文 本他比我自己理解得还要好。每次他对我提出批评,他所捍卫的观点,我后 来会承认是我们的共同立场。他的批评(尤其是对于福柯、罗蒂和解构主义 的批评)是如此的尖锐,以至于当他在他的论著中强调他与我的著作的分歧 的时候,我感到了某种焦虑。”
目录
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的马克思主义
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时间:20世纪20年代初;
特征:最早产生的流派,起源思想;
理论观点: (1)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黑格尔来
源”,用黑格尔思想解释和改造马克思主义。 (2) 注重从哲学的高度研究时代提出的
批判理论:内在的社会运动,它是社会发展和革命进程的内在组 成部分。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
两人合著
以人的主体性和对自然的征 服欲与统治权为主旨的文化
《启蒙辩证法》 启蒙精神,最终只能走向自
己的反面,奴役自然( 自
己) ,造成人与自然、人与
人之间的双重异化。这就是
启蒙的悲剧性的辩证法
从人的一般生存困境出发,以深层 的文化批判精神为动力,对启蒙以 来的技术理性主义至上的文化价值 观念进行反思与批判。揭示了从前 一直被视为自由和解放意识的理性 和启蒙,原来不是一种自由和解放 意识,相反倒是一种极权主义。
1955年,M·梅洛-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一书中,强 调“西方马克思主义”同列宁主义的对立,并把前者的传统 追溯到G·卢卡奇在1923年发表的《历史和阶级意识》。
Maurece Merleau-Ponty
Georg Lukacs
20世纪20—40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卢 卡奇等人在寻找革命失败原因、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 形成了不同于列宁主义的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
通过反复揭示马克思学说内在的哲学本性, 通过反复强调理论与实践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 关系而倡导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这就 是柯尔施新的马克思主义观。
理论要点:
葛兰西
1
市 民 社 会 理 论
2
实
践
哲
学
理
论
市民社会理论
国家 = 政治社会 + 市民社会
“ 国家是披上强制的甲胄的领导权。”
政治社会 市民社会
• 的确,萨特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一个“人学的空 场”,存在主义可以为马克思主义输进新鲜的血液。事实 上,萨特所作的工作恰恰相反,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存在 主义思想家,他 50 、60 年代以后所作的工作,正是在用 马克思主义来为存在主义“输液”。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争议之二
• 存在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人”为出发点的, 所以存在主义是一种现实主义,它讨论的是社会生活 和人的处境而不是自然哲学问题。
批判理论: 针对现存社会、超越传统分工的用一种现实批 判活动;是一种以“社会本身为对象”的理论批判活动。
性质
传统理论:一种不超越分工,肯定的、维持现存秩序的顺 世理论;
批判理论:一种超越旧分工,对现存社会的批判和超越来 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
社会方位
传统理论:一种“超然物外”的理论,独立与社会进程的纯粹理 论;
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总结
法兰克福学派的产生及定义
产生时间: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
产生背景:1924年,法兰克大学研究中心成立了,一 批知识分子集合在这里进行学术交流,到1930年,霍克 海默成为机构主任之后,该机构便转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思考方式,旨在对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种族主义及 文化等等作进一步的探讨。法兰克福学派在此基础上发 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