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 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贸易 途径: (2)人口迁徙 (3)教育(最直接) (4)亲朋聚会、外出旅游、 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 1、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四大发明 养蚕丝织技术 丝绸茶叶 骏马 葡萄 瓷器 佛
教
医药
西乐
制糖、天文学
数学
作技术
金银器制
商业广告也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 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民工潮
“民工潮” “打工仔” “打工妹”
“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 市文明的重要渠道。终年风尘仆仆的“打 工仔”、“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 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 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农 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 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少生优 育等,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由封闭型向开 放型转变,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政治 文明的跃进。
4、在电视上播出关于环保的公益广告 (电视)
5、开设关于环保的综合网站或论坛(网络)
6、在报刊中开辟环保专栏(印刷、报刊)
各抒己见:
你能举出哪些中外文化 交流的例子吗?有何意义?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余年,政治统一, 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汉武帝派张骞 率几百人两次出使西域,到达了大宛、 大月氏、康居(锡尔河下游及其以北 地区)等国。
• (2007年· 广东· 理科基础· 59)文化 传播有多种途径,其中具有全球同 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的文 化传播途径的是 •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 C.互联网 D.教育活动
“一个章子怡,比一 万本孔子都有效果。要像 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 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
——北京大学张颐武教
授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 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____培根
学习目标
• 1、了解文化传播的含义、途径 • 2、了解文化传播的手段 • 3、理解文化交流的意义及我们能 为文化交流做些什么
为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各国 的友好关系,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 条件,教育部决定设立海外孔子学院,自2004年11月全球 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达到300家孔子学院 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 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交流探究: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生, 我们能够为传播中华优秀 文化做些什么?
三 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更加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 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吸收各 国优秀文明成果 (2)更加主动推动中华文明走向 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知识小结源自文 化 在 交 流 中 传 播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 获得不同的文化。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 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教 育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 在为参加培训的美国官员们讲课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从1978年到2010年底, 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90.54万人, 2009年,在中国留学的人数共有23万8000人, 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与1997年相比增长 4.5倍。进入21世纪以来人数增加尤其快速, 年均增幅超过两位数。 百 年
鉴真东渡
鉴真(687年-763年),唐代律宗僧人。俗姓 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年 受来华学习佛法留学的日僧荣睿、普照礼请, 东渡六次,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 始建日本律宗。在日本十年间,他将中国传 统文化,包括佛学、医学、建筑、 文学、印刷、 饮食等传播到 日本,为中日 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中日 两国人民的尊崇!
1271年起,17岁的马可· 波罗随父亲从意大 利骑马旅行到中国。之后著 《马可· 波罗 游记》,详细介绍中国。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作《坤舆万国全图》、 出版《四书》的拉丁文译本,将孔子思想传入 意大利。
,
郑和下西洋
明代,郑和率领庞大 的船队,前后七次航 行到印度洋、亚非两 大洲沿海的三十几个 国家和地区,开辟了 海上交通和文化传播 的桥梁。郑和使团把 明代中国的历法、技 术、习俗和书籍传播 了所经各国,对这些 国家文化的发展和文 明的进步具有重要影 响
1、文化传播的含义 商业贸易 2、文化传播的途径 人口迁徙 教育等 1、传媒及其发展 2、大众传媒及作用 1、文化交流作用 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 使者
(二)大众传媒:现代 文化传播的手段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 中华文化的使者
• (2008年· 江苏· 单科· 22)孔子是中国 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在世界 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作为中国语言 和文化的传播平台.向世界展示了历 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这表明 • A.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B.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 文化 • C.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 D.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印刷
文字 口语
电子
大众传媒
传媒的发展阶段
注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二)文化传播的手段——传媒 1、传媒及其发展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优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 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 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 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 享的强大功能 地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政治家:孙中山、蒋介石 、周恩来、邓小平 ‥‥‥ 文学家:鲁迅、郭沫若、胡适、蔡元培 ‥‥‥ 科学家:詹天佑、侯祥麟 、李四光 、邓稼先 ‥‥‥
海
归
同学们在搜集资料,例如说在进 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通常是采用哪 些手段或工具呢?
这些都属于文化传播的媒介
(二)文化传播的手段——传媒
网络
1、传媒及其发展
在日本,青少年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现 象十分少见。而这种现象在中国青少年中却时有发生。 请说说:有哪些手段可以在青少年中传播环保意识
传递环保意识的媒介
1、及时提醒和制止身边的青少年破坏环境 (口语) 2、学校增加环保课程,对学生实施环保教育 (文字)
3、在黄金时段安排关于环保的广播节目 (广播)
• 2、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通过这条 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 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 的交流。 丝绸之路是古往今来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地方, 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如张骞、玄奘、马可波罗等)活 动过的地方,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和稀世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