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素养的内容:一、信息意识,二、信息能力,三、信息品质。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控制、数据库应用、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由:课本上的原话—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五个部分组成。
个人意见—由:CPU、总线、主存、辅存和I/O设备组成。
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CPU的性能指标主要有时钟频率和字长。
时钟频率以MHz或GHz表示,通常时钟频率越高;其处理数据的速度相对也越快。
字长表示CPU每次处理数据的能力,按字长可分为8位、16位、32位、64位CPU。
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数据总线。
计算机中总线:微机各功能部件相互传输数据时,需要有连接它们的通道,这些公共通道就称为总线(BUS)。
分为内部总线和系统总线两种。
(平时说的总线指的是系统总线)系统总线有: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类。
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或主存储器是指:RAM和ROM。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一种既可以存入数据,也可以从中读出数据的内存,平时所输入的程序、数据等便是存储在RAM 中。
但计算机关机或意外断电时,RAM中的数据就会消失,所以RAM只是一个临时存储器。
外存中的数据与指令必须先读入RAM,然后计算机才能进行处理。
RAM又分静态(SRAM)和动态(DRAM)两种。
ROM:(只读存储器)只能从其中读出数据而不能将数据写入的内存。
ROM中的数据关机或断电也不会消失,所以多用来存放永久性的程序或数据。
容量大小的单位及换算,单位:位(Bit)、字节(Byte)、KB、MB、GB等,换算:1字节(Byte)=8位(Bit)、1KB=1024B(B为字节)、1MB=1024KB、1GB=1024MB。
Cache 的功能是存储数据和指令。
计算机中存储速度最快的存储器是内存。
计算机中的地址是指存储单元的有序编号。
一般来说,机器指令是由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组成。
以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为基础的计算机结构是由冯·诺依曼提出的。
为方便记忆、阅读、和编程,把计算机语言进行符号化,相应的语言称为汇编语言。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是数据库管理系统,英文缩写为DBMS。
应用软件是指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写的软件。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形式是二进制。
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这一节不好列举,自己看课本(35页),考到几率很大。
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2000是一种但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窗口部件示意图和任务栏示意图可能或让你们填各部分名称,到书上记一下。
(48页.50页)。
桌面元素有:桌面墙纸、桌面图标和任务栏。
鼠标的基本动作: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
改变应用程序窗口位置,用鼠标拖动其标题栏即可。
关闭应用程序窗口:用鼠标单击其右上角关闭按钮或双击其左上角的控制菜单框按钮即可。
切换输入法:Ctrl+空格可以在中英文输入法之间切换Ctrl+ Shift可以在安装的所有的输入法之间切换。
在同一文件夹中不允许建立两个同名的文件或文件夹。
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如果某个文件夹图标的左面有一个矩形框,单击上面的加号就可以展开此文件夹下的全部文件夹。
单击减号就可以隐藏此文件夹下的全部文件夹。
右窗格:选中一个文件或文件夹,单击其图标即可。
为了显示文件或文件夹的详细资料,应使用菜单栏上的查看菜单。
(这一章都是些基本的东西,WINDOWS操作估计大部分你们都会。
稍微看看书就行了,把他们从书上打下来太累了,呵呵)
WORD:word的最大特点就是所见即所得。
Word操作中,在当前段产生新的一行,但不是产生新的段落,新行的格式与当前段落格式一致,应按下Shift+ Enter键。
在world文本编辑中,用鼠标双击某个汉字,则选定的内容是词组。
鼠标移到正文左边,形成向上箭头时,连续单击鼠标3次可以选定全文。
分页按Ctrl+ Enter键。
要使文档中的每段的首行自动缩进
两个汉字,可以使用标尺上的首行缩进标记。
保存文件的快捷键为:Ctrl+ S。
关闭的快捷键是:Alt+ F4 。
创建页眉页脚,在视图菜单中的页眉页脚子项中。
Word提供了普通视图、WEB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四种方式。
只有在页面视图下可以显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
WORD的默认字体是五号宋体。
如果在文档中创建表格,使用表格菜单下的插入命令。
在word中,可设置多种文字环绕图形的方式,如:嵌入型、四周型、紧密型。
(这一章和下面的Excel都是以操作技巧为主的,这些东西建议看书上面的比较全,还有就是自己平时操作。
所以Excel PowerPoint就不打了。
自己看下吧)
网络基础:OSI开放式网络系统互联标准的参考模型由7层组成。
ISO/OSI参考模型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Internet起源于1969年。
在计算机网络中。
LAN指的是局域网。
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的不同设置,IP地址可以分为5类。
使用DNS可将数字形式的IP地址转换为以字母形式表示的主机名字。
局域网使用的数据传输介质有同轴电缆、光缆和双绞线。
Internet的基础协议是TCP/IP协议。
MODEM 的作用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转化换为模拟信号。
ARPAnet是形成Internet的雏形。
连接范围在10Km以内,常用在学校及企业内部的网络称为局域网。
因特网上目前使用的IP地址采用32位二进制代码。
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资源子网和网络软件三部分构成。
按地理分布范围,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传输信息的通道称为“信道”,在计算机中有两种信道,它们是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网和ATM网。
TCP/IP协议中TCP协议的作用是保证正确地传输数据,IP协议的作用是传输数据。
CuteFTP Pro为了兼顾旧版有两种主界面,一种叫基本界面,另一种叫专业界面。
(其它像电子邮件什么的就不说了,应该都知道)
多媒体技术基础:媒体,是指信息的表示和传播的载体。
分为五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传输媒体、存储媒体。
其核心是表示媒体,即信息的存储形式和表现形式。
一台多媒体计算机至少需要的配件是声卡和CD-ROM。
超文本是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
多媒体计算机中所说的媒体主要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
多媒体系统的最关键技术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
多媒体的特点:集成性、实时性、交互性、数字化。
计算机病毒:能够自我复制,具有隐蔽性、潜伏性和干扰破坏性的程序。
网络反病毒技术包括:预防病毒、检测病毒和消除病毒等3种技术。
基本上就这么多了,疏忽遗漏在所难免。
主要还是多看看你们老师画的重点。
声明:只作课本外参考,帮助复习之用。
千万别把这个当答案,否则挂科本人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