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夜宴桃李园序

春夜宴桃李园序

春夜宴桃李园序
古代文化
1217 1606
春夜宴桃李园序
[唐]李白
【题解】
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
作的序文。

从弟即堂弟。

但唐代风气喜联
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
必真有血缘关系。

序中写了欣赏美景、高谈
清论、饮酒作诗的情景。

虽有“浮生若梦”
等颓废之语,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
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

全文仅百余字,紧扣
题目,句无虚设,而层次井然。

以骈偶句式
为主,铿锵动听,而又潇洒流动,无板滞之
弊。

【原文】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1];光阴
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2],为欢
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3]。

况阳
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4]。

会桃
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5]。

群季俊秀,
皆为惠连[6];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7]。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
花,飞羽觞而醉月[8]。

不有佳咏,何伸雅
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9]。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李太白
全集》
[注释]
[1]逆旅:旅舍。

逆;迎。

古人以生为寄,以死为归,如《尸子》:“老莱子曰:人生于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固归也。

”又如《古诗》:“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此用其意。

[2]浮生若梦:《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又《庄子·齐物论》称庄周梦为胡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意谓死生之辨,亦如梦觉之分,纷纭变化,不可究诘。

此用其意。

[3]秉:持,拿着。

二句原出曹丕《与吴质书》:“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4]大块:指大自然。

假:借。

文章:原指错杂的色彩、花纹。

此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

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指出,天上日月,地上山川,以及动物、植物等,均有文采,“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5]序:同叙。

天伦:天然的伦次,此指兄弟。

[6]季:少子为季,此指弟弟。

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

幼而聪慧,十岁便能作文。

深为族兄灵运所赏爱,常一同写作游玩。

[7]康乐:谢灵运,南朝宋诗人,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

以写作山水诗著名。

[8]琼筵:美好的筵席。

琼,美玉。

羽觞:酒器,形如雀鸟。

[9]金谷酒数:晋石崇有金谷园,曾与友人宴饮其中,作《金谷诗序》云:“遂各赋诗,以叙中怀。

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译文】
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

而人生浮泛,如梦一般,能有几多欢乐?古人持烛夜游,确实有道理啊。

况且温煦的春天用艳丽的景色召唤我们,大自然将美好的文章提供给我们。

于是相会于美丽的桃李园内,叙说兄弟团聚的快乐。

诸位弟弟英俊秀发,个个好比谢惠连;而我的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康乐。

正以幽雅的情趣欣赏着美景,高远的谈吐已更为清妙。

铺开盛席,坐在花间;行酒如飞,醉于月下。

不作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赋诗不成,须依金谷雅集三斗之数行罚。

(王运熙杨明)
【解析】
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是一篇篇幅短小、辞情慷慨的不凡之作。

作品开笔气势夺人:“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感叹天地广大、光阴易逝、人生短暂、欢乐甚少,而且还以古人“秉烛夜游”加以佐证。

完全是在以自己对自然、生命的认识引人认同,要大家享受自然,及时行乐。

诗人何以会突发这样的感慨?这就需要我们对诗人的生平有一定的了解。

借助史料是一种途径,但不能感受诗人的绝代风华,不是最好的途径。

借助同期诗人的作品,如杜甫为李白抱不平的诗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可能也只是一事、一时的了解而已,不能从整体意义上去真正认识一个自认为有王佐之才、却被君王冷落的天才诗人内心的骄傲以及对生命的达观、对自然的礼赞。

让今天的天才诗人引领我们,或许能够解开我们心中的疑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