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听刘德武老师课有感

听刘德武老师课有感

听刘德武老师课有感
孟小鱼
有幸听了刘德武老师执教的两节数学课,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多方面的:
一、一节好课首先老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评价语言具体、实在,具有承上启下的启示作用。

例如:在教学《求周长难吗》一课时,刘老师开课直接就问:“求周长难不难”有的学生说难,有的学生说不难。

没有任何拖沓的语言,接着刘老师就通过出示练习,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感受求周长到底难不难。

1、让学生求给定数据的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三角形的周长、4角星的周长。

求完之后,再次追问:“求周长难吗”学生答:“不难。


2、求复杂图形的周长。

接着,刘老师又出示了台阶,领奖台,菜地等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来求,当学生发现,任何一个复杂的图形都可以转化为简单图形来求周长的时候,及时追问:“求周长难吗”学生答:“不难。

没有多余的一句话。

点到为止。

二、名师上课让我想起这样一句话:“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这时可改为“谈笑间,知识皆被掌握。

”那份从容自如,那份潇洒自信,令人叹服!这里我也明白了知识底蕴深厚的人,越是平易近人,越是返
朴归真,亲切自然;越是无知的人才会目中无人,骄傲自大,矫揉造作。

三、一节好的课时刻在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

如刘德武老师的这节课中,出示了多个复杂的图形让学生来求周长,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亲身体验到了不管是多么复杂的图形都可以通过平移或是旋转的方法,将它们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简单图形来求周长,就在这一次次的尝试中,刘老师向学生们渗透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把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把复杂的转化为简单的。

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认识、应用。

”这两节课,刘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创设每个教学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观察、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老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突出了教师的引领作用,两者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

五、刘老师上的课非常实在,无作秀之感。

他设计的教具新颖别致,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利于学生的观察,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其次,刘老师这节课,重点突出,始终以用转化思想求周长为主线,每个教学环节都紧紧围绕“如何通过平移或是旋转的手段进行转化”来设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因而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的转化形式多样,有小组活动,也有个人思想,课堂气氛挺活跃的。

刘德武老师属于理论专家,他的理论知识很多,正因为学识渊博,所以他的课,他的讲座能深入浅出地讲些我们似乎知道但不是真正懂并运用于实践中的理论。

他的一切教学、思考背后都有理论来支撑。

他在上课、报告中穿插的起点缀作用的语言,对我们能起到终生影响的启示作用,这些语言更令我们受益,引起我们的思考。

是比所学到的知识更令人回味、琢磨的东西。

所以两节课的学习,也告诉我应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因为:读政治书,养大气;读业务书,养才气;读文学书,陶冶情操;读史书,使己明智;读诸子百家,思圆行方。

两节课的学习也使我明白一节好课应做到:1、老师的一节课应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教授,更应能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起到一定影响。

无论是为人处事方面的,还是兴趣等等各方面。

2、另外就是专家说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来,再带着问题出去。

如果带着出去的问题与进来时的问题是同一个问题,是教学的失败;如果带出去的问题比进来时的问题高了一个层次,则是教学的成功。

3、课堂上你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有一定的理论做支撑,这样的课上起来才会心中有数。

4、老师设计的每个数学游戏、讲的故事等也要有一定数学思想的支撑,这样你的课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5、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让学生爱上数学,喜欢数学。

即提高他们的兴趣。

6、如果我们把每次教学、育人当成一种研究,一种实验,这样工作是不是充满乐趣呢,这样的工作一定会让人精力充沛地去完成。

总之,我很喜欢刘老师这样的课,喜欢看,喜欢学。

他是我努力学习的榜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