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心理与安全第1章1-1.交通事故的定义是什么?答:交通事故指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行进与交通活动有关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1-2.交通事故的现象有哪些?答:交通事故的现象,可分为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和失火等七种。
(1)碰撞——指交通强者的正面部分与他方接触;(2)碾压——指作为交通强者的机动车对交通弱者如自行车和行人的推碾或压过;(3)刮擦——相对交通强者的车辆侧面与他方接触;(4)翻车——两个以上的侧面车轮离开地面;(5)坠车——通常理解为车辆掉下去;(6)爆炸——由于把爆炸物品带入车内,在行驶过程中因为振动等原因引起爆炸造成事故;(7)失火——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人为的、车辆的原因引起火灾。
1-3.我国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怎样?答:现阶段,我国交通问题主要就是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与落后的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
并且这种矛盾将更加突出。
我国目前由于道路安全设施要中缺乏,交通供需尖锐化的矛盾一时难以缓解。
一般认为,我国还处在交通事故与车辆同时增长的阶段,随着各种车辆和交通流量的不断增长,我国交通安全正处在事故高峰的“爬坡”时期。
1-4.交通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主要内容有:1、交通安全技术行政管理研究,(1)交通安全管理机制研究;(2)交通安全管理政策研究;(3)交通安全管理勤务研究;(4)交通安全技术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2、交通安全技术研究,(1)人的研究(2)车的研究(3)路的研究(4)环境研究(5)事故分析与事故对策的研究(6)交通安全实验研究。
3、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研究,(1)道路安全设施研究(2)车辆安全设施研究(3)驾驶员与行人、残疾人交通安全设施研究(4)交通安全设施环境研究(5)交通安全训练研究(6)交通安全救援与救护研究。
第2章2-1.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设计中应避免那些组合以保证交通安全?答:(1)避免在凸形竖曲线顶部或凹形竖曲线底部设小半径平曲线起点;(2)避免在凸形竖曲线顶部或凹形竖曲线底部设反向平曲线拐点;(3)避免在长直线路段上采用凹形竖曲线;(4)避免在一个平曲线内设置多个边坡点或一个竖曲线内设多个平曲线。
2-2.平面交叉路口安全设计要考虑哪些因素?主要方法有哪些?答:要考虑(1)交叉路口在道路网内的功能(2)驾驶人员的驾驶水平(3)交通因素(4)几何特性(5)控制方法(6)物理环境主要方法有(1)减少冲突点(2)控制相对速度(3)协调设计与交通控制(4)运用最灵活的交叉方法(5)替代转弯半径(6)避免多种复合式的合流与分流运动(7)分离冲突点(8)有利于重交通流和快速交通流(9)减少冲突区域(10)分离非均匀交通流。
2-3.平、纵线形设计中如何保证交通安全?答:(1)在平曲线弯道中要保证足够大的平曲线半径,弯道要设置超高、加宽;(2)纵线中要限制最大纵坡、最大纵坡长度,还要限制竖曲线半径与长度;(3)道路线形的技术标准应相互协调,线性的连接应协调,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应避免危险组合形式;(4)要保证足够的行车视距。
第3章3-1.制动稳定性能评价指标有哪些?答:(1)制动效能;(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4)操纵轻便,反应灵敏性。
3-2.影响汽车制动性能的因素有哪些?答:(1)制动时的轴荷分配(2)车轮制动器(3)制动初速度(4)道路附着系数(5)汽车的装载(6)驾驶技术3-4.提高汽车使用性能的措施有哪些?答:提高汽车使用性能主要有两方面的措施:1、制动。
具体措施为:(1)缩小制动距离;(2)(制动效率及操作的稳定性方面)选用散热冷却效果好、摩擦系数稳定的摩擦片和防水机构;在车上安装踏板行程自动调节机构;(3)(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方面)使用压力调节阀和防抱死装置;(4)选择双管路制动的汽车;(5)在车上安装低压音响警报器。
2、轮胎。
具体措施为:(1)(附着性方面)采用附着性较好的轮胎;(2)(轮胎胎面花纹方面)采用适当花纹(纵向花纹、横向花纹、块状花纹)的轮胎;(3)(轮胎帘线结构与性能方面)采用适合帘线结构(斜交线轮胎、子午线轮胎、带束斜交轮胎)的轮胎。
第4章4-1.驾驶员的个性特征有哪些?答:(1)性别差异;(2)年龄差异;(3)气质差异。
4-2.试简述时反应时间特性?答:(1)反应时间与刺激种类有关;(2)反应时间与反映运动系统的种类有关;(3)反应时间与显示的刺激性质有关;(4)反应时间与反应者的年龄和性别有关。
4-3.试分析高速行车易发生事故的原因?答:(1)高速行车所需的制动时间很长;(2)车辆高速行驶时,驾驶人员因注视远方,因而视野变窄;(3)驾驶人员视力随着车速加快而降低。
4-4.驾驶员的心理特性有哪些?答:(1)感觉与知觉;(2)注意;(3)记忆;(4)思维;(5)情绪与情感;(6)意志;(7)事故心理。
4-5.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有哪些?答: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是驾驶人员观察、判断和操作方面所发生的错误,一般包括两个方面:思想麻痹大意,车速过快,车与车之间没有保持安全距离等,这是驾驶人员行动方面的错误;二是驾驶员的的身体、生理、精神和情绪等状态以及年龄、经验等内在原因。
第5章5-1.简述现场勘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答:主要内容有:收取政务、现场摄影、现场丈量、会现场图、车辆检验、道路鉴定、收取书证和尸体检验等;方法如下:(1)沿着车辆行驶路线勘察(2)从中心向外勘察(3)从外向中心勘察(4)分片分段勘察。
5-2.交通事故现场分哪几种?答:分为原始现场、变动现场、伪造现场、逃逸现场、恢复现场。
5-4.交通事故责任如何分类?答:根据交通事故的相互对应关系分为以下三种:(1)全部责任和没有责任(2)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3)同等责任5-5.交通事故处理时要注意哪些事项?答:①损害赔偿②调节和调解终结③对事故当事人的处罚第7章7-1.交通事故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1)统计分析法(2)分类法(3)排列图法(4)因果分析法(5)统计调查分析表法、坐标图法和圆图法(6)交通事故分析图(7)专项分析7-2.简述道路条件对交通事故的影响程度。
答:(1)在半径愈小的平曲线路段上,交通事故率愈大;(2)在半径小于600m时,曲线设置频率对交通事故影响较大;(3)大纵坡路段上道路交通事故集中在特征点上。
7-3.简述交通条件对交通事故的影响程度?答:(1)车道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通事故(2)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对值随着路面宽度的减小而增加(3)路肩宽度不足会导致行车事故增加(4)上承式桥的行车宽度不足时会导致交通事故(5)路面光滑时车辆肇事较多(6)视距是确定道路行车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7)为不同的行车方向建设独立的行车道会明显减低道路行车事故数(8)平面交叉口的行车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驶汽车对另一相交道路的视距保证(9)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的薄弱环节7-4.简述我国高速公路事故的主要特征答:(1)超速行驶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单车事故的主要形态有撞护栏和翻车两种情况,多车事故的主要形态是追尾事故:(3)星期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异,呈均匀分布的态势,而月分布差异很大4、车型主要是大型货车第8章8-1.常用的交通事故鉴定方法有哪些?答:(1)事故数法(2)质量控制法(3)事故率法8-2.国内外交通安全评价方法有哪些?答:(1)绝对数法(2)事故率法(3)绝对数-事故率法(4)事故强度分析法(5)模型法(6)概率-数理统计法8-3.路段和交叉口危险点如何判别?答:在通常的协调水平下,如果任一路段的计算事故概率比实际发生的小,那该路段就属于危险等级。
交叉路口用表征1千万辆汽车通过交叉口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数量的交通安全指标Ka 来评价,(Ka=?自己在书上找)Ka越大,交叉口越危险。
第9章9-1.预防交通事故措施有哪些?答:有健全交通法制,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等措施9-3.这套改善措施的安装费用为13000元,整套设施的使用年限为10年,利率为15%,无回收值,每年的营运和维修费用为600元,交通量将维持不变,计算每防止一起事故的费用。
答:ARm=0.5+(1-0.5)*0.45+(1-0.5)(1-0.45)*0.17+(1-0.5)(1-0.45)(1-0.17)*008=0.79 防止事故数=(19/3)*0.79=5次/aEUAC=I(CR n i)+K-T(SF n i) 其中i=15%,n=10,K=600,T=0,所以CR n i=0.15*(1+0.15)10/[(1+0.15)-1]=0.1993则EUAC=13000*0.1993+600=3190.9元则每防止一次事故的费用=EUAC/5=638.18元。
①事故时间—月分布表现出气温对其的影响[7、8|12高发|2月春节流量剧增]周分布[休息日高于平均水平—执勤交警少路面控制能力下降]②地形和道路线形—多发生在山区道路[山区翻车伤亡重|受自然条件限制,山区道路弯、坡较多且坡陡弯急]③交通方式—大客车是最主要车型|边远山区拖拉机+农用车[车辆对人体基本没有保护]④原因—人的主观因素是主要原因⑤形态—翻车坠车是主要形态⑥单位所属行业—公路运输和个体运输是发生最多的两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