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名师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名师教案
A、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灭绝?
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进行竞争、观察、思考、回答
B、新的生物种类又是怎样产生的?
C、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分析生物进化的实例
1、讲述P62想一想、议一议的故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或残翅昆虫特别多?
2、PPT展示桦尺蛾图片:这是什么生物?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有关实例
教学方法
观察、讨色小纸片若干
教学内容
生物进化的原因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问题引入,引发思考
1、复习上次课所学内容,抢答正确加分。
2、PPT展示恐龙图片,提出问题:
3、展示1850年和1950年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图片,一边展示一边讲述,质疑:是什么原因让桦尺蛾在100年内由浅色居多变为黑色居多?
4、教师归纳学生观点,并提出保护色的概念。
教师:生物具有的与环境非常相似的体色叫保护色。自然界中利用保护色捕食或防御敌害的实例有很多,你能举出一些吗?
PPT展示雷鸟体色随环境而变化,不同环境中的枯叶蝶、蛙、老虎等的体色对比。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核心素养:本文主要是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学习和和理解,“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训练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家的故事”也让学生体会到了细心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课题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模拟保护色形成的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分组讨论,发表看法
猜测,回答
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学生代表阐述观点 学生举例回答
学生寻找图片中的动物,激发 学习兴趣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
(一)探究活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探究活动步骤,PPT展示图片,活动规则,指导学生分组,并分发活动道具。
2、学生分组开始活动,教师巡视并指导填写P65表格,并加以点拨。
能力方面
1、尝试分析实验数据并对实验数据做出合理解释;
2、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有关实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认同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交流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的过程,认同科学 探索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科学方法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模拟保护色形成的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保护色的形成与动物的天敌和周围环境有关。体色与环境颜色较接近的动物不易被天敌发现,反之则易被捕食。这样与环境想适应的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它的体色便成了保护色。
(三)分析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
1、桦尺蛾的体色改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桦尺蛾体色的改变是环境污染直接引发的吗?浅色的桦尺蛾是被煤烟熏黑变成深色桦尺蛾的吗?
强调:A、在探究活动中,要把自己想象成“捕食者”,在选取彩色小纸片时,不要事先观察小纸片的位置,不要特意寻找某种颜色的小纸片;B、及时记录小纸片的数量;C、要模拟至少5代。
3、实验结束,每组组长阐述活动过程和结果。
4、从上述模拟探究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二)分析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能否解释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
总结:生物进化有内因——遗传和变异,外因——环境。变异包括有利和不利,——简单引出自然选择。
质疑:如果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蛾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该怎样做?
阅读课本64页
学生4个小组,每组10人,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开始活动。
交流活动结果:和环境颜色一致的生物容易生存下来
回答,阐述自己观点
讨论。各组派一名同学阐述
讨论
课堂小结
1、你能试着总结生物进化的原因吗? 2、课堂习题
3、家庭作业
自由发言
抢答
课后反馈
用答题卡进行互动答题或抢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