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知识培训ppt课件
β射线内照射防护如果通俗说与抗肿瘤化疗药物的防护措施
一样
外照射防护措施
距离防护:远离放射源 时间防护:缩短时间 屏蔽防护:防护屏障
– 机械手、机器人、撤离。
– 限定工作时间、轮流作业。 – 铅室、铅围裙、铅玻璃、隐蔽。
内照射防护措施
防止吸入:通风橱、手套箱、口罩、面具、气衣、湿式作业。
人每年天然受照剂量约为3.6 mSv。本次药物代谢研究中 使用的放射性活度总量很低,为100微居里(μCi),根 据本品的药物代谢特点,吸收剂量小于1毫西弗(mSv)。 进行一次胸透大约吸收量为1.1mSv.大于本次试验吸收量;
一次胸部CT大约吸收量为6 mSv,相当于本次试验吸收
量的6倍,受检者受到的电离辐射远大于本次药物代谢研 究。
化系统等受抑制,身体可能出现乏力、疲劳、食欲减退、红 细胞减少和临时性脱发等症状。本试验所用剂量远低于上述 剂量,故因电离辐射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极小。
病房环境防护
病人活动场所(病房)铺可移除的地垫
床上用品用双层一次性床套被套枕套 病人内裤一次性 病房床头柜面、桌面铺吸水垫 餐具日常洗漱用品建议一次
14C标记的安全性考虑——内照射
关于内照射,个人对放射性核素的年摄入量限值(ALI)是以待积有效剂 量20mSv为依据计算的。 ——摘自《安全工程大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
14C标记的安全性考虑——环境保护
碳-14(14C)的半衰期相对较长,假设,1贝克的碳-14-标记
的化合物泄露到实验台上,那么需要等5730年后,其放射性 活度才会衰减到0.5贝克。
胸部CT5.7msv,
14C食入标记的有机化合物的次级限值为4×107贝克,通常一
位临床实验者给药的放射性活度水平为3.7兆贝克(即 3.7×106贝克,低于次级限值,换算为100微居里(100μci)) ——《放射卫生学》P49、292
14C标记的安全性考虑——文献数据
宇宙及环境存在一定的电离辐射,国际文献报告平均每
防止食入:加强监测,禁止污染区进食、吸烟。防止手污染。
防止经体表进入:避免接触,工作服、帽、手套、鞋等。彻
底清洗。洗消前后进行体表监测。
本试验是否需用铅衣服防护
根据韧致辐射原理
当低能量的ß 射线(14C衰变产生)
与高原子序数的物质(如铅衣服)其部分能量变为X射线, 而X射线穿透力强,因此危害反而变大。
核辐射知识培训
相关概念
元素
原子核与电子 质子定性核素与放射性核素
碳的同位素
12C 13C 14C
12C生物的基本元素
13C
14C
无放射性
有放射性 空气土壤及生物体本身也含极微量的14C
是考古断代的工具
放射性衰变
放射性衰变-放出射线并转变成另一种核素。
进行处理。所有实验区的放射性废液在排放到城市公共污水 管网之前,应该首先通过内部废水净化体系进行处理。
14C标记的安全性考虑——文献数据
成年人:连续5年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为20
mSv
——《放射卫生学》P48
核医学单次检查的平均剂量为4.6
mSv,X射线单次诊断检查 ——《放射卫生学》P126
的平均剂量为1.2 mSv。
14C标记的安全性考虑——文献数据
虽然放射性辐射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但微小剂量所造成的
损伤可以通过自身的代谢进行修复,这种修复作用程度的大 小,既与原初损伤的程度有关,又可能因个体间的差异而有 所不同.
文献报道,小于100
mSv的一次受照剂量, 一般对人体无影
响;仅当吸收达到1000-2000 mSv时, 会发生轻度骨髓、消
因此,必须严格的遵循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避免污染环境,
在实验室内,所有操作人员处理放射性样品时都必须衣着实 验服、戴手套。所有允许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操作的实验区都 应该配备一个表面污染检测仪,用以检测可能会发生的泄露, 除此之外,同样需要进行常规和非常规的擦拭实验,以监测 实验区的污染状况。
放射性废物与普通废物需要分类收集并且由专业的危废机构
发生误接触的可能剂量
本试验受试者用100微居里假定全部进入血液,以全身血
液5000 mL,一毫升血仅0.02微居里.万分之二十
直接进入医护人员人体的量是远远低于此数值。
14C标记的安全性考虑——外照射
碳-14(14C)在进行衰变的时候,放射出低能量β射线粒子,具有非常
低的穿透能量。其能量为131I发射的β射线能量的四分之一。
嘴鼻擦试物专门回
采集尿粪便样本带手套 凡接触到放射性药物和排出物的物品必须收集,有污染的统一回
收。
试验前后监测
试验前病房本底监测 试验后病房环境和使用过的物品监测。
本试验中的[14C]放射的β
射线能量很低,一般不会透过
皮肤,可与他人正常接触
The
end
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
射线种类
α粒子氦核 ß 粒子是电子 Γ射线
光子同X线
14C标记的安全性考虑
14C标记的安全性考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外照射(对试验人员的影响)如医护人员
内照射(对受试者的影响)
环境保护(对公众的影响) 文献数据
外照射与内照射
放射性药物不进入人体所引起的照射——外照射本试验主要
发生于医护人员
其程度主要决定于射线种类、射线能量、射线剂量。 放射性药物进入人体的照射——内照射本试验主要发生于受
试者
医护人员仅直接接触药物、血液、排泄物有少量发生 程度主要决定于射线种类、射线能量、射线剂量、衰变的半
衰期(有效)
外照射与内照射
β射线主要为内照射
Γ射线与X射线外照射危害为主也有内照射
药物代谢研究中使用的放射性活度总量很低。患者受试者给药的放射性 活度水平仅在100 微居里左右。
在如此低的放射性水平下,一张普通的白纸或者人体完好无损的皮肤就 能够有效的阻挡绝大多数生物样品中发射出来的电离辐射(图1)。
常用ß 射线能量
符号 氢-3 3H 碳-14 14C 碘-131131I 磷-32 32P 半衰期 12.3年 5720年 8.05天 14.3天 β 射线能(MeV) 0.018 0.156 0.60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