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1-1297(2012)10-0199-01
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的实践,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在历史教学中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方可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要进行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
完成祖国的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中华民族历来反对分裂,统一是社会发展的主流。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最终还是统一: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战乱,最后隋统一全国;宋金并立,最终为元所灭,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统一是时代的主流。
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并能深切地感受到的。
统一是大趋势,是长期的,搞分裂是不得人心,注定要失败的。
曾经饱受外国侵略欺凌的中国人民十分珍惜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具有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全体中国人民一定要完成中国统一大业。
现在,香港、澳门已经回归,这是洗刷民族百年耻辱,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历史事件。
港、澳回归之后,解决台湾问题,完成中国统一大业,将突出地摆在中国人民面前。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任何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图谋必将受到中国政府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把台湾同胞的利益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对立起来的任何图谋都是不会得逞的,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抗拒,不久的将来,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我们中学生将要为
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要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灿,在创造物质财富对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创造了不朽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
通过讲授大量丰富的史料,教育学生在祖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进而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确立学生对祖国的自尊、自信、自强的进取心,学习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三要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和革命传统教育
1840年英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大门,100多年来,资本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一次又一次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可以在中国贩卖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强占租界,宰割土地,勒索赔款,制造血腥惨案。
我们要满怀义愤,讲述帝国主义的侵华史,反动政府的卖国史,中国人民的血泪史,使学生懂得优胜劣汰,是生存竞争的法则;弱肉强食是强权世界的逻辑。
落后就要挨打,图强方能御辱。
我国人民,特别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应该知道并牢牢记住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
从第一
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斗争。
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虽然经过了英勇的斗争,还是失败了。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
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到土地革命,从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和英雄的人民军队这三大法宝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中国人民才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当家作主人。
新中国的诞生经历了怎样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这是后来人难以体验到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所有在红旗下长大的人们都听过这句话,唱过这首歌,然而,不是所有人都真正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近百年革命斗争的经验总结,它是千万志士仁人经历了无数次曲折磨难用鲜血和生命探索得来的真理。
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作为年青的一代,要继承发扬先辈们优秀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四进行民族责任感的教育
中国近代史中充满苦难的历史,是拼搏的历史,也是扭转命运走向辉煌的历史。
悠悠百年,历尽沧桑。
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顿时山河破碎,满目疮痍。
“四万万人齐下泪,不知何处是神州”,国家灾难重重,民族岌岌可危。
在民族危亡之时,人民大众和反动派之间的斗争尤为激烈。
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对清王朝的血腥镇压,中国人挺身而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激励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为之捐躯。
三元里抗英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序幕,太平天国运动把反封建斗争推向高潮,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美梦。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他们是真正的爱国者,林则徐虎门销烟,葛云飞血沃定海,左宝贵忠魂荡平壤。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其浩然正气垂范后世,彪炳千秋。
千千万万英烈的凄厉而悲壮的事迹,讲起来怎不使学生激昂振奋呢?使他们知道幸福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使他们懂得珍惜今天,献身明天。
总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利用各种条件,采用多种方法,课堂教学为主,社会实践为辅,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收潜移默化之效。
当然,还要避免片面性,既要宣扬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要具有危机感和民族振兴的紧迫感;既要反对崇洋媚外,也要反对固步自封,闭关自守;既要培养爱国之情,建国之才,有要培养国际主义的博大胸怀,树立放眼世界的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