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新授
课题: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初步学会测定酸碱性的方法,加强对酸碱性实质的微观理解;
2、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的品德。
内容和学情分析:
本节从同学们生活中的经历入手引出问题,如吃西红柿,喝柠檬汁时感到有酸味,食醋也有酸味;使用肥皂和洗衣粉时会感到有滑腻感和涩味。
知道它们是两类不同的物质,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并分析酸溶液的性质就是氢离子的性质;碱溶液的性质就是氢氧根离子的性质。
学习建议:
1、学会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学习法,根据常见酸碱性的检验,可以归纳出一般酸碱性的检验方法。
2、注意社会问题与学科知识的整合,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3、注重形成基本概念及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要重视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在活动与探究中掌握化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测定酸碱性的方法。
2、加深对酸碱性实质的微观理解。
过程与方法:
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增强对化学学习的情感。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识别酸和碱的几种方法。
难点: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以及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实质。
教学准备:
仪器:试管(或者点滴板),胶头滴管等,多媒体演示台。
药品: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紫色石蕊试液,蓝色和红色石蕊试纸等。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如图,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食物,要想区分它们的酸碱性,学生观看投影,很感兴趣。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会异口
同声的回答“尝一尝”。
通过日常生活
中常见食物的
酸碱性检验导
入新课,能激
发学生学习兴
趣,同时把学
生的思维引向
深入。
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但是在化学实验室,对于化学药品我们怎么区分酸碱性呢?
一、如何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过渡)接着问:但是科学家从不用品尝或触摸的方法来确定一种物质的酸碱性,他们怎样来识别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啊?
那好,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人物——波义耳。
(投影:波义耳的画像)这位伟大的人物跟花有一段美好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吗?想知道那就赶紧看课本13页“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实验探究一】
请大家根据教材第12页要求,完成实验,并把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白醋柠
檬
汁
石
灰
水
肥
皂
水
食
盐
水
蔗
糖
水
石
蕊
酚
酞
【得出结论】
现在你会识别酸和碱了吗?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啊?
(如果答不全,可多找几个学生来总结。
)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二、怎样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猜测方法。
看完后学生回答,通过看书,他
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交流展示实验结果
白
醋
柠
檬
汁
石
灰
水
肥
皂
水
食
盐
水
蔗
糖
水
石
蕊
酚
酞
学生进行总结
(板书)
一、如何识别酸和碱
1、酸碱指示剂
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显红色
碱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显蓝色
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
酸性溶液不变色
让学生明白要
用化学方法研
究物质,渗透
科学方法教育
让学生学习科
学家锲而不
舍、一丝不苟
的精神。
同时
初步感受酸碱
指示剂。
培养动手能
力,激发化学
学习兴趣。
学生实验过程
中会有一些错
误和疑问,教
师要给予及时
的指导。
及时总结归纳
有利于学生的
知识构建
(过渡)浓的盐酸比稀盐酸的酸性强,原因是什么呢?如何用化学的方法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问题:1、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与
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越多酸性越强,______________越多,______________越强。
2、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最常用____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______
之间,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
投影:
要求:选择实验一中的相关物质,对比它们酸碱性的强弱【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你认为溶液酸碱性强弱和pH有什么关系?你能测出生活中一些溶液的酸碱度吗?
三、物质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自学指导】讨论、交流、猜测
完成相关内容用数轴表示溶液
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学生动手实验,结合多媒体投
影的标准比色卡,测出相关溶
液的酸碱性。
(板书)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表示,用
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
度。
pH<7,溶液为酸性
pH=7,溶液为中性
pH>7,溶液为碱性
感受溶液的酸
碱性是有强弱
之分的,和离
子浓度有关
系。
初步感受pH
与溶液酸碱性
强弱的关系。
学习pH试纸
的使用。
教师要给予及
时的指导。
及时总结归纳
对知识进行构
建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通过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现象和熟悉的物质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组织起来,迅速融入到教学情景中,使学生的思维和活动都是从“疑”,靠疑推动使学生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在一系列活动中认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明确了溶液呈酸碱性的实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对化学的好奇心,培养了对科学探究精神。
使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教学中分析溶液酸碱性的实质是教学的难点,应想方设法突破。
另外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验
板书设计:
§7-3生活中的酸和碱
一、如何识别酸和碱
1、酸碱指示剂
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显红色
碱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显蓝色
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酸性溶液不变色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表示,用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7,溶液为酸性
pH=7,溶液为中性
pH>7,溶液为碱性
三、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1、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2、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状况;
3、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需要在适宜的PH范围(6~8)的土壤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