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用自我保健按摩
3、操作的次序、次数及时间等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自行掌 握,不必十分拘泥,如不喜欢练整套的,选择自己需的几节也 可以。
4、坚持锻炼一个时期后,特别是在作“擦丹田”、“摩肾堂” 以及“开弓”、“托天”各节以后,可能出现肠鸣或腹内气体 活动感觉,这是正常现象,不必畏惧
5、第十六节“开弓”的骑马势,如果初学者下蹲 有困难,不必勉强,可改为站立,等练习有基础时 再进一步要求姿势准确。
功用:防治腰痛、遗精、痛经,强壮身体。
第四节 上、下肢部
上肢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主要部位,所以劳损、 损伤比较多见。下肢是人体的支持和负重部位,劳 损、损伤以膝关节部比较多见,跟部次之。
功效:疏筋通络,调和气血;调和内脏功能。
预防:上肢、下肢劳损伤筋和某些疾病的发生。
(十四)握固
操作方法:两手垂直,两拇指握在掌心,然 后将其他四指用力紧握拇指外面,然后放松, 一紧一松,共作30次
功用:防治膝关节疼痛、行走乏力。
(十九)洒腿
操作方法:直立,提起左腿,向前洒动如踢 球状30次,左右轮换。
功用:防治髋、膝、踝关节酸痛。
(二十)擦足心 操作方法:用左手掌摩擦右足心30次,然后
用右手掌摩擦左足心30次。术毕,稍将足趾 转动。 功用:安神滋阴降火,防治头晕目眩。
自我推拿完毕后,在原地踏步1-2分钟,并 摆动身体。
攒竹
(六)抹头
操作方法:食、中、无名三指靠拢:(1) 由印堂经上星、头顶,抹至大椎10次;(2) 由两太阳经耳后抹至肩井各10次;(3)由 两太阳直下,抹过耳前至人迎各10次。
功用:防治头痛、头晕,清醒头目,润发。
太阳
不用敬礼了, 兄!
应为双侧一起 按摩10次。
老兄应为 两边都抹 10次。
名人与导引按摩
华佗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慈禧-李莲英 刘几,“得养生诀,益老不衰” 苏东坡 《上张安道养生诀》“此法甚
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 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 毛泽东—李秀芝
寝勿语
按摩推拿的作用
推拿按摩:明目、聪耳、增力、轻体及使脏灵、精 旺、神充。
防病治病:防病即预防性按摩,治病主要指治疗各 种痛证、中风、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老年人常用自我保健 按摩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中 贾超 副主任中医师古老的导引按摩
中国的导引按摩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000 多年,是最古老的医学技术之一,也是最早 应用于养生保健的医学分支。
导引按摩的养生保健作用可体现在许多具体 方面,如强身健体、防病治病、抗老美容、 延年益寿等。古代养生保健知识的积累给我 们提供宝贵的思想和经验。
6、高血压患者,做十五节的“托天”时,头可不 必抬起,后跟也不必离地,“浴面”、“鸣天鼓” 等动作可留在最后作。
以上动作是比较柔软、简便的全身性活动,不 拘时间,不拘地点,甚至在床上床前都可练习,对 身体有很大裨益,更适合年老、体弱及慢性病同志。 它可能单独进行,也可以与其他方法配合,如广播 操、太极拳、八段绵、气功等。可根据自己身体的 情况自由选择。
功用:补肾,宽胸降气,防治胸肋疼痛。
季肋骨
胸骨柄
上 下
(八)揉肚脐
操作方法:两手掌重叠,按在肚脐处,然后 揉动30次。
功用:帮助消化,安神降气,利大、小便。
(九)擦丹田
操作方法:两手同时在脐下小腹处上下摩擦 30次。
功用:消积,防治痛经、遗精,强壮身体。
第三节 颈肩背腰部
颈肩背腰部是人体躯干的主要部分,是日常 生活中劳损较多的部位之一。
作用原理:放松局部肌肉,缓解肌肉紧张、 痉挛和粘连。
预防:颈肩背腰部肌肉疲劳。
(十)擦后颈 操作方法:两手指摩擦头后枕骨至大椎30次。 功用:防治伤风感冒,肩背手臂酸痛。
大椎
(十一)鸣天鼓
操作方法:两掌心紧掩耳孔,骤然离开,连 续开闭10次,然后紧掩两耳,以指头弹拍枕 骨30次。
人迎
第二节 胸腹部
胸腹部为心、肺、肝、胆、脾、胃、大小肠、膀胱、 子宫等内脏所居之处。五脏六腑功能正常则人体无 病。
作用原理:宽胸理气,调理脾胃、消积化滞、固精 益气、利大小便。
预防:内脏机能失调。
(七)抚胸胁
操作方法:两手五指分开,从锁骨开始由内 向外,顺着胸骨柄逐渐往下抚摩至季肋骨30 次,然后用手掌旋摩胸部。(左手抚摩右侧, 右手抚摩左侧)
抗老美容包括:悦颜、减皱、泽肤、乌发、浓发、固 齿、减肥等;
延年益寿:指在个体本身先天秉赋及后天身体强弱条 件的基础上,尽可能比其不实施养生保健要提高其 生存比率,使之更接近自然寿限。
自我导引 按摩20式
第一节 头面部
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精华之血、清阳之气, 皆上注于头。 作用原理: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脑血流量,从而改 善大脑的营养供应。 功效:消除紧张、焦虑和疲劳。 预防: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等。
功用:增强臂力,强壮身体。
(十五)托天
操作方法:直立,两掌心向上,胸前平举, 手指相叉,翻掌后上举,为托重物状。抬头 看手背,足跟离地(高血压病者,不必抬头 看手背和足跟离地)。共作8次。
功用:帮助消化,防治肩背酸痛,纠正脊柱 弯曲。
(十六)开弓
操作方法:两膝下蹲,如骑马状(老人不便 下蹲可改站立),两手半握拳,胸前平举, 左手向左方伸直,翘起食、中两指,头向左 转,眼睛对准两指如作瞄准状,然后右手徐 徐地如拉弓状由左向右拉开,头也随之转正。 左右换转,共作8次。
(一)叩齿
操作方法:口微闭,上、下齿有节奏地相互 叩击30次。
功用:预防牙疾,坚固牙齿。
(二)搅舌
操作方法:口微闭。先将舌头抵上腭,然后 向左右转动30次,等口里津液增多时,用力 咽下。
功用:防止口干,润咽喉,助消化
(三)浴面
操作方法:先将两掌心摩擦发热,然后覆面, 从额、眉、两颧而至人中、口角摩擦30次。
功用:扩张胸廓,防治颈、项、肩、膝酸痛。
(十七)拿四肢
操作方法:用右手从左手臂捏拿至掌部,往 返10次;再一手或两手捏拿大腿至踝部。往 返10次,左右轮换。
功用:防治肌肉痿缩,关节疼痛。
(十八)转膝
操作方法:两膝并拢,下屈,身向前倾,两 掌心分别按在两膝上,做左右旋转30次。
功用:补肾降火,防治耳鸣、耳聋;并可刺 激脑垂体。
(十二)运膏肓
操作方法:两手垂直,以肩关节作上、下、 前、后环形旋转30次。
功用:防治肩背酸痛、伤风感冒,恢复疲劳。
(十三)摩肾堂
操作方法:两手掌或拳背紧贴在背后脊柱两 侧,由两手尽可能摸到的最高位置开始,然 后向下摩擦,经肾俞直至尾闾骨,作30次。
功用:清醒头目,光润肌肤,防治感冒,治 面瘫。
(四)摩目
操作方法:目微闭。将两手指指肚分别从两 眼由内侧轻摩至外侧各10次,然后睁眼向前 直视,同时眼睛向左右旋转各5次。
功用:增强视力,防治近视或远视。
(五)擦鼻
操作方法:两手指指肚摩擦鼻根两侧,由攒 竹至迎香穴位各30次。
功用:防治鼻窦炎、伤风感冒。
注意事项
1、锻炼前,徐徐张口,呼出“呵”音5-6次,然后开始动作。 整个练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应保持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全身 放松,动作灵活。摩擦时以轻缓为宜,不宜过重,以防擦伤皮 肤。
2、练习时间以临睡前及起床后为宜,每一节操作完毕,倘若 感手臂酸软,可稍微休息后继续进行。患部有皮肤病及妇女月 经期间应停止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