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宋朝都有哪些福利制度?宋朝福利制度简介
导语:孤老院相当于现在的福利养老院,是收养孤寡、穷苦老人的官方组织;慈幼局、婴儿局则是儿童福利机构,南宋时候,临安城及州一级城市中多设有
孤老院相当于现在的福利养老院,是收养孤寡、穷苦老人的官方组
织;慈幼局、婴儿局则是儿童福利机构,南宋时候,临安城及州一级城市中多设有慈幼局、婴儿局,“官给钱典雇乳妇,养在局中。
如陋巷贫穷之家,或男女幼而失母,或无力抚养,抛弃于街坊,官收归局养之。
月给钱米绢布,使其饱暖,养育成人,听其自便生理,官无所拘。
”福田院、居养院的主要功能是接济、收容“老疾孤穷丐者”,北宋在
汴梁设有四个福田院,神宗熙宁二年,京师雪寒,皇帝诏令“老幼贫疾
无依(而)丐者,听于四福田院额补给钱收养,至春稍暖则止
”。
徽宗崇宁初年,宰相蔡京又下令各州县设置居养院,“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无衣丐者,许送近便居养院,以钱米救济。
孤贫小儿可教者,令入小学就读”。
施药局、安济坊则是为穷困群体设立的医疗福利机构,北宋崇宁年
间,朝廷“置安济坊养民之贫病者,仍令诸郡县并置”;南宋时,“民有疾病,州府置施药局于戒子桥西,委官监督,依方修制丸散咀,来者诊
视,详其病源,给药医治,朝家(朝廷)拨钱一十万贯下局。
令帅府多方
措置,行以赏罚,课督医员,月以其数上于州家,备申朝省
(朝廷)。
或民以病状投局,则畀之药,必奏更生之效。
”
漏泽园则类似于现在的福利性公墓,北宋真宗朝,官府“于京城近郊佛寺买地,以瘗(埋葬)死之无主者”。
徽宗朝蔡京当政时,又在全国推广此制,曰“漏泽园”,各州县均设,到了南宋,漏泽园福利之设仍是“岁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