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Law
一、专业介绍
南京农业大学法律系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硕士学位者6人。
教学方面,除了法学教指委指定的16门核心课程,法律系还设置了涉农特色课程《农业法》、《土地法》、《食品安全法》、《社区法律咨询》、《三农法制问题调查》、《农村经济法治专题》、《循环经济法》。
重视模拟法庭、社区法律服务、诊所法律教育等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目前已在江苏省及安徽省的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新闻媒体等单位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10余个。
学科建设方面,2006年获得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成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法治研究中心,以此为平台承办了2011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大会及江苏省经济法学会年会。
2014年,取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资格。
科学研究方面,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师生从事科研活动。
研究方向集中在农村土地法制、农产品、食品安全、资源与环境保护、土地纠纷解决等几个方面。
近年来,教师已累计出版学术著作8部,主编、参编教材20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同时指导学生开展以“三农”法治建设为主题的科研训练,目前完成国家创新、江苏省创新及校级SRT训练项目共计22项。
社会服务方面,4名教师担任学校法律顾问;打造品牌活动“法律人在行动”,通过社区法律工作站、送法下乡、青少年法制教育、探访工地、农村法制调研等活动向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涉农法律等领域的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定,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立法信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既满足法科人才的基本要求,又兼具从事涉农法律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三、毕业要求
要求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职业道德素养;
要求2: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宪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基本理论知识;要求3:熟悉我国宪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法律和相关政策内容;
要求4: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
要求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从事本专业理论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法律实践能力;
要求6:掌握法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要求7: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及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8: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
要求9: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和体育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军事和体育训练合格标准;
要求10:具有健全的心理、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交往能力。
实现矩阵
四、培养特色
在学生按规定主修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16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兼修农业和生命科学等特色课程,培养满足法科人才的基本要求,兼具从事涉农法律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第一,在理论教学环节,增设农业法、土地法、食品安全法等特色课程,加强对涉农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
第二,在实践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农村社区开展教学实习、社区法律咨询活动,让学生接触并了解涉农纠纷,培养学生解决涉农纠纷的实际能力;
第三,在学生创新训练方面,引导学生关注“三农”问题,通过农村社会调查,了解农村社会法律问题,并运用所学法律知识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五、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
法学。
2.主要课程
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商法学、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法等、土地法、食品安全法、农业法。
六、集中实践环节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科研基础训练、模拟法庭、“三农”法律问题调查、教学实习、社区法律咨询、法律诊所、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七、学制
四年。
八、授予学位
法学学士。
九、课程框架与学分要求
十、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
(一)通识教育47+(13)学分
1.思想政治理论类14+(2)学分
2.英语类10学分
实施《2015版南京农业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包括综合英语、拓展英语和ESP课程等,针对不同层次英语水平的学生分为“一般起点班”和“较高起点班”进行分级教学、分类培养。
英语Ⅱ+拓展英语Ⅰ/拓展英语Ⅱ+ESP课程)和“较高起点班”(综合英语Ⅱ+拓展英语Ⅰ+口语实训+拓展英语Ⅰ/拓展英语Ⅱ+ESP课程)。
其中标*的为课程组,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在课程组内自主选课。
3.计算机类5学分
4.军事体育类4+(4)学分
5.其它类4+(3)学分
6.通识教育选修课10学分
通识教育选修课由学校统一确定,现划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与体育和应用技术五类(详见《南京农业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览》)。
学生须修满10学分,且在每一类课程中至少修满2学分。
不得修读与主修专业内容和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课程。
法学专业学生不得修读:法律与生活、知识产权法、民法学、婚姻家庭法、国际法与国际冲突、生命科学导论。
7.必读选读课4学分
(1)必读课2学分
(2)选读课2学分
由学生在《文化素质教育选读课一览》中自主选课,修满2学分方可毕业。
8.创新创业教育
要求学生在培养期内所获总学分中须包含创新创业教育4学分,方可毕业。
除必修2学分外,
1.学科基础课18学分
2.专业基础课33学分(1)必修29学分
(2)选修4学分
3.专业核心课14学分
4.集中实践环节22学分
(三)拓展教育26学分
1.本专业推荐选修课不少于15学分
(1)学术研究类
凡申请参加研究生免试推荐的学生,须在本课程组内修满7学分,方取得资格。
(2)法律实务拓展类
(3)法律研究拓展类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学习指南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4)社科应用类
(5)教授开放研究课程不超过2学分
“教授开放研究课程”由我校教授面向本科生开设,采用小班化的教学模式。
一般每门课程1学分(18学时)。
所获学分可记作创新创业教育学分。
2.其他专业推荐选修课
这是一组跨专业大类课程(详见《南京农业大学其他专业推荐选修课一览表》)。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和需要自由选修,也可不选。
不得修读与主修专业内容和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课程。
该组课程不单独开班,学生在自己的空余时间内可跟班选修该组课程。
该组课程与辅修专业(双学位)学分不互认。
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教学计划
第一学年
秋季学期1
春季学期2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3
春季学期4
第三学年秋季学期5
春季学期6
第四学年秋季学期7
春季学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