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

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

名称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页次第1页/共8页1.目的为保证本公司所有产品的安全卫生性,并确保所有环节的生产都应在高标准的卫生条件下进行。

2.范围此规范包括本公司在采购、生产、包装和成品、半成品及原物料储存中应用的设施、操作方法以及人员管理。

3.职责3.1行政部负责此程序的制定、修改;并对本程序内容拥有最终解释权。

3.2各相关部门负责按本程序的要求落实执行。

3.3良好生产规范督察员(品管部)负责对此程序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出违规现象,并随时提出改进措施,每日/周/月将相关问题汇总交于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并要求相关部门限期改正。

4厂址选择与厂区规划4.1本公司厂址在广州**工业区内,选址符合市政总体规划。

4.2本公司建于清洁区内,其生产车间周围无有毒有害污染源等。

4.3本公司在业区内,周围无居民,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安全,不产生有害物质及无严重噪声的生产车间。

与居民区有适当的卫生防护距离和防护措施。

4.4本公司厂区规划符合卫生要求,生产区、非生产区设置有能保证生产连续性且无交叉污染,生产车间置于清洁区内且位于当地主导上风口。

4.5生产车间布局满足生产工艺和卫生要求。

本公司设置原料间,乳化间,半成品静置间,灌装间,包装间,容器清洁、消毒、干燥、存放间,仓库,检验室,更衣室,缓冲区,办公室等,能防止交叉污染。

4.6化妆品生产过程不产生粉尘,使用有害(双氧水,氨水等)、易燃(酒精等)、易爆原料的染烫产品使用单独生产车间,专用生产设备,并具备相应卫生、安全措施。

名称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页次第2页/共8页4.7废水、废气、废渣经过处理,达到广东省(DB44/26-2001,DB44/27-2001等)国家有关环保、卫生要求,且严格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来规范环境管理。

4.8动力、供暖、空调机房、给排水系统和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系统等辅助建筑物和设施不影响生产车间卫生,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5生产卫生要求5.1公司建立《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对卫生控制程序进行规定。

配备有经专业培训的专职卫生管理人员,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管理。

5.2乳化、灌装、包装间总面积5000平方米,人均占地面积5平方米,车间净高3.0米。

完全满足公司化妆品生产要求。

5.3生产车间地面平整、耐磨、防滑、无毒、不渗水,便于清洁消毒。

需要清洗的工作区地面有1.5%坡度,不积水,在最低处设置地漏,地漏有翻碗或者网盖。

5.4生产车间四壁及天花板用浅色、无毒、耐腐、耐热、防潮、防霉材料涂衬,并便于清洁消毒。

防水层高度不少于1.5米以上。

5.5工作人员和物料均须经缓冲区进入或者送入生产车间。

5.6生产车间通道宽敞,采用无阻拦设计,保证运输和卫生安全防护。

生产车间内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

5.7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场地等在使用前后彻底清洗、消毒。

见《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5.8设参观走廊的生产车间用玻璃墙与生产区隔开,防止人为污染。

5.9生产区设更衣室,室内有衣柜、鞋架等更衣设施,并配备流动水洗手及消毒设施。

5.10生产膏霜灌装间设置二次更衣室及风淋室。

5.11静置间、灌装间、清洁容器储存间、更衣室及其缓冲区有紫外线等空气消毒设施。

名称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页次第3页/共8页5.12紫外线消毒的区域,紫外线消毒灯的强度大于70微瓦/平方厘米,并按照30瓦/10平方米设置,离地2. 0米吊装5.13生产车间空气中细菌总数小于1000个/立方米。

具体规定见《生产环境管理规定》5.14生产车间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5.15生产车间有良好的采光及照明,工作面混合照度大于220lx,检验场所工作面混合照度大于540lx。

5.16生产用水水质及水量有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水质达到纯水GB17324-2003,GB7323-2003标准。

5.17公司有适合产品特点、能保证产品卫生质量的生产设备(乳化设备,灌装设备等)。

5.18)公司固定设备、电路管道和水管的安装能防止水滴和冷凝物污染化妆品容器、设备及半成品、成品。

5.19公司生产自动化、管道化,设备密闭化。

5.20凡接触化妆品原料和半成品的设备、工具、管道用无毒、无害、抗腐蚀不锈钢材料制作,内壁光滑,便于清洁和消毒。

生产工艺流程做到上下衔接,人流物流分开,避免交叉。

5.21生产过程的各项原始记录(包括工艺规程中各个关键因素的检查结果)妥为保存,保存期有较该产品的保质期延长六个月。

详见《记录控制程序》5.22使用的清洗剂、消毒剂以及其他有害物品均有固定包装和明确标识,储存在专门库房或者柜厨内,由专人负责保管。

详见《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5.23厂区内有定期或者必要时进行除虫灭害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鼠类、蚊、蝇、昆虫等的聚集和孳生。

详见《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5.24生产区厕所设在车间外侧,为水冲式,有防臭、防蚊蝇及昆虫等措施。

名称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页次第4页/共8页6 卫生质量检验6.1公司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要求建立与其生产能力、卫生要求相适应的200平方米检验室。

检验室有具备相应的分析天平,无菌室,灭菌锅,生化培养箱等仪器、设备,并有健全的检验制度。

从事卫生质量检验工作的人员都具有相应专业资质。

有厂长直属管辖的品管部。

6.2品管部对产品质量有否决权。

6.3品管部对原料、辅料、半成品按标准取样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6.4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及时出具检验报告单并隔离。

督促相应管理者在加工过程中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6.5成品出厂前必须按生产批次进行检验,出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按规定程序签发及保存。

6.6 检验人员6.6.1具备相应资格的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是化学分析专业,中专或以上学历,接受过化验培训,,具备上岗资格。

6.6.2检验人员应能独立、有效地履行职责,严格地执行检验操作规范,检验结果准确、真实。

6.6.3检验人员的数量能满足检验工作需要6.7 检验技术资料6.7.1企业具备检验工作所需要的原辅材料验收标准(IQC)。

详见《原料内控标准》,《包材检验标准》6.7.2有产品的技术要求《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6-87,《半成品内控标准》,《成品检测标准》等。

6.7.3有试验方法《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GB/T13531.1-4-92,《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GB7918.1-5-87,《化学,物理检测标准方法》等。

6.7.4有检验规则《化妆品检验规则》QB/T1684-93等。

6.7.5有样品保存方法(存样管理规定)。

详见《化验室管理制度》6.7.6有保存期限(原辅料,成品)。

详见《化验室管理制度》6.8计量器具管理6.8.1企业建立计量检定设备的定期校准计划。

详见《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化验室仪器设备台帐》名称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页次第5页/共8页6.8.2检验仪器和设备进行计量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6.8.3计量检定合格的设备均粘贴相应的检定校准标识。

6.8.4建有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档案6.8.5主要仪器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使其处于有效的运行状态。

详见《仪器操作规程》7原材料和成品储存的卫生要求7.1公司有原料仓、包装材料仓和成品仓,分库存放,其容量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

易燃(酒精)、易爆品、有毒化学品(双氧水,氨水)的储存和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详见《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7.2原料、包装材料分类存放并明确标识。

危险品严格管理,有专用库房隔离存放。

7.3经检验合格的成品储存于成品库,按品种、批次分类存放,不得相互混杂。

成品库禁止储存有毒、有害物品或者其他易腐、易燃品。

7.4库存物品存放时有离地、隔墙,其距离不得小于10厘米,留出通道,并定期检查和记录。

7.5仓库要有通风、防鼠、防尘、防潮、防虫等设施。

定期清洁,保持卫生。

详见《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8 个人卫生与健康的要求8.1公司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者方可从事化妆品生产。

任何有传染病或传染病病毒(对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携带者,或有开放性创口,包括(患有手癣、指甲癣、手部湿疹、发生于手部的银屑病或者鳞屑、渗出性皮肤病者:疖、疮、感染的伤口和其它病菌来源),均不允许在接触化妆品的区域工作,包括有可能接触化妆品、与化妆品相接触的表面、包装材料等,也不允许在可能传染其他员工的地区工作。

名称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页次第6页/共8页8.2新入职人员上岗前,有经过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卫生知识培训并取得卫生培训合格证。

详见《人力资源控制程序》8.3公司员工每两年接受一次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培训,并有培训记录。

8.4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前必须清洗、消毒双手,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鞋,工作服有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

8.5直接与原料和半成品接触的人员不得戴首饰、手表以及染指甲、留长指甲。

8.6禁止在生产场所吸烟、进食及进行其他有碍化妆品卫生的活动。

8.7操作人员手部有外伤时不得接触化妆品和原料。

8.8不得穿戴生产车间的工作服、帽和鞋进入非生产场所(如厕所),不得将个人生活用品带入生产车间。

以上各条详见《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工作环境管理规定》9 原材料管理9.1 原材料应符合相应标准GB7916-87《化妆品卫生标准》2.2 对原料的要求。

9.2合格与不合格原材料应分别存放,并有明确醒目的标识加以区分。

9.3原材料应在符合《生产操作规程》或有关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存放,避免受到污染、损坏。

9.4外包装有破损的原材料应单独存放,标明破损原因并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9.5可重复使用(如返工料)或继续使用的物料应存放在清洁、加盖的容器中,并在容器外明确标识。

9.6 不使用国家规定的限用,禁用物质。

9.7投产前,原料还须经过严格检验,经检验不合格的原料不得投产。

超过保质期的原料、辅料不得用于生产。

9.8化妆品包装材料必须无毒和清洁,符合GB7916-87《化妆品卫生标准》2.4要求,《化妆品产品包装外观要求》QB/T 1685—93名称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页次第7页/共8页10 标识、包装、运输10.1 标识:包装标识符合国家GB7916-87《化妆品卫生标准》2.5,《消费品使用说明》GB5296.3-1995要求。

10.2 包装10.2.1包装容器和包装材料应符合《包装材料验收标准>>。

包装容器和包装材料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不易褪色。

10.2.2包装(灌装)用的塑料容器及其他包装材料进厂时应验收、做必要的检测项目。

10.2.3产品包装(灌装)应在专用的包装间进行,包装(灌装)间及其设施满足不同产品对包装环境温度、湿度的要求。

产品包装严密,整齐,无破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