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考研政治基础知识点串讲(毛中特)[知识研究]
考研政治基础知识点串讲(毛中特)[知识研究]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 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 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 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专业知识
9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 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 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在中国共产党 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线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过程。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C.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D.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专供业知了识 现实发展模式
12
2.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探索
革命:
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 飞跃。
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同阶层、国家又密切关系。在阶层社会中,先进 阶层推翻旧阶层的统治,实现国家政权的更替,是通过社会革 命进行的。
A.《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道路》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论新阶段》
专业知识
11
多选
恩格斯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 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由于理论准备不成熟,照搬俄国十 月革命经验,犯了许多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的危 害。在中国革命几度遭受曲折反复的过程中,党的第一代 领导集体及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命题。 结合材料和史实回答,党的领导人提出这一重要命题的主 要原因在于
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专业知识
5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专业知识
6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必要性:
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 要。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 要求。
专业知识
7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 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 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 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专业知识
13
2.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探索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专业知识
14
2.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探索
中国革命: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旧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
专业知识
15
2.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探索
中国革命:反私有制反资本家 无产阶级反资反私--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 具体化。
第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丰富 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专业知识
8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及其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 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任务
反帝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反资反私
领导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
性质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专业知识
16
多选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 A.革命任务 B.革命领导者 C.革命对象 D.革命性质
专业知识
17
《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 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和发展真理。”
专业知识
10
单选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 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 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上述论断标志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这一命题的提出 是在
考研政治基础知识点串讲
徐涛
新浪微博:@考研政治徐涛
专业知识
1
总论
毛中特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专业知识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本逻辑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改造和探索
马克思主义与中特建设
专业知识
3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提出:党处于幼年时期,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 特别是1931年开始的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错 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 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 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坚决纠正“左” 倾错误,注重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系统总结中国革 命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合乎中国实际的正确的理论、 路线、方针和政策。
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 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专业知识
19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但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计划和市场的矛盾愈益凸显,成为深 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实践要求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首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 场调节为辅”;接着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 点,
专业知识
4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提出:
第一步: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 《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命题。
第二步:经过延安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指导 中国革命,成为全党的共识。
第三步: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毛泽
单选
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其 标志是: A.中国革命对象发生了变化 B.中国革命领导阶级发生了变化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专业知识
18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 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开始后一个很长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 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