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四川省泸州遗赠纠纷案

论四川省泸州遗赠纠纷案

论四川省泸州遗赠纠纷案
案情简介(见课件)
本案的关键在于黄某所立下的遗嘱是否有效。

毫无疑问,这是一起遗嘱遗赠纠纷,应该适用继承法。

公证已经证明了遗嘱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形式合法;而从现行继承法的条文中,确实看不到禁止“第三者”即“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行为的人接受遗赠的内容和规则。

继承法第16条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确认了遗赠的合法性。

第19条“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明确规定了遗嘱遗赠限制的范围;也就是说,只有在剥夺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遗产份额的情况下,遗赠才可以受到限制(无效或部分无效)。

立法者的原意是最大限度地尊重立遗嘱人的意思自治。

也就是说,本案如果法官严格按照继承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判决遗赠人黄某的遗赠行为有效,原告胜诉获得遗赠,也不是一起错案。

但是,如此判决之后会产生社会不良影响,法律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包二奶”的不良风气,不乏会有相应的效仿者主张自己所谓的利益,而对真正的配偶和家庭造成不法侵害,这是为社会道德所不能接受的,是违背善良风俗的。

法官在面对此种挑战的时候,不得不寻求新的司法解释。

1、法律原则的适用
本案让笔者联系到里格斯诉帕尔默案。

帕尔默用药杀害了自己的祖
父,由此对其是否有合法权利获得祖父遗产产生了争议。

按照当时的法律,拘泥于字义进行解释,应该将财产给予凶手。

但是法院则认为“一切法律以及一切合同在执行及其效果上都可以由普通法的基本原则支配。

任何人都不得依靠自己的诈骗行为获利,亦不得利用他自己的错误行为,或者根据自己的不义行为主张任何权利。

”最后判决帕尔默不能继承遗产,由此案产生了一个新的法律规则:杀害被继承人的人应当被剥夺继承权,此后,这一规则为世界各国的继承法所确认。

这里为了实现个案的正义,在穷尽法律规则的情况下,适用了法律原则。

本案中,在具体的继承法规则无法实现法律功能的时候,也可以适用法律原则。

(1)来自于民法的法律原则
民法通则是继承法的基本渊源和上位法。

继承法的具体规定可以与其他民事制度以及其他民事法律规范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则和精神却不应与民法通则发生根本性的冲突和矛盾。

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民事行为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违反者其行为无效。

”民法属于私法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充分保护当事人的私权利,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道德准则被确立为法律准则,特别是在民法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根据社会公益和普遍的道德准则,对某些民事行为的进行增加了必要的限制。

本案中,原告张某的民事行为虽符合继承法的法律规定,但是经证实张某与黄某是非法同居的关系,在黄某临终之前也都是由其配偶蒋
某细心照顾,故此,黄某是基于非法同居的关系而立下的遗嘱,而不是夫妻间互帮互助的善良风俗,是一种违反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和违反法律的行为。

(2)来自宪法的法律原则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法律的基本渊源。

宪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由此可见,国家保护的是合法的婚姻。

但是本案中,张某明知黄某有配偶而与其长期同居生活,是一种事实婚姻,构成重婚罪,是对蒋某合法权益的侵害,其行为为法律所禁止。

如果此案机械的适用继承法,最终将破坏宪法的权威。

(3)来自婚姻法的法律原则
婚姻法第二条规定的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第三条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

本案中,黄某和张某的非法同居行为,无视法律规定,违反社会公德,漠视结发妻子的忠实与扶助,侵犯了蒋某的合法权益,并对其造成精神上的损害。

2、法律漏洞及其填补
法律漏洞,涵义如下:其一,指现行制定法体系上存在缺陷即不完全性;其二,因此缺陷的存在影响现行法应有功能;其三,此缺陷之存在违反立法意图。

可将法律漏洞定义为,现行法体系上存在影响法律功能,且违反立法意图之不完全性。

”可以看到,本案涉及的继承法问题与这几个要素完全吻合。

因此存在法律漏洞,那么应该如何
填补呢?
对于法律漏洞一般是通过制定新的法律,发布新的法律解释等方式进行,但是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一是由于我国的法律始终处于一种未完成状态,法制不健全,二是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和发展阶段,已经制定的法律往往在转瞬间就滞后,三是立法者在经验不足和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往往难以做出决断,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法院承担着特殊的社会功能和使命。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对于漏洞的填补是必不可少的。

本案就是在继承法存在漏洞,急需要法官通过实质推理来做出判决的情形。

综上所述,本案遗赠人黄某的遗赠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损害了社会公德,破坏了公共秩序,应属无效行为,原告张某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被告蒋某要求确认该遗嘱无效的理由成立,法院予以支持。

无论从法律还是道德上,笔者都支持法院作出的如上判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