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案江苏建基建设有限公司2011年5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数量 (3)三、现场试验、测量仪器计划表 (3)四、机械设备计划 (3)五、组织管理和劳动力安排计划 (4)5.1组织管理 (4)5.2劳动力配置计划 (5)六、工期安排 (6)七、施工方案 (6)7.1CFG施工 (6)7.2搅拌桩施工 (9)八、确保工期的措施 (11)8.1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11)8.2 确保工期的管理措施 (12)九、确保工程质量技术措施 (14)9.1组织保证措施 (14)9.2制度保证措施 (14)9.3技术管理措施 (15)十、关键工序及控制措施 (17)10.1 桩长控制 (17)10.2 桩位测放及施工顺序控制 (18)10.3 工序过程质量控制 (18)十一、确保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 (19)11.1安全规章制度 (19)11.2安全教育 (19)11.3现场安全施工措施 (20)十二、确保文明施工组织措施 (21)12.1文明施工 (21)12.2一般环境因素控制及管理方法 (21)12.4施工现场的管理 (21)12.5施工区综合治理 (22)12.6平面管理措施 (22)十三、雨季施工措施 (22)十四、施工环境环保措施 (23)十五、降低环境污染、减少扰民噪音技术组织措施 (23)15.1防止水污染措施 (23)15.2防止尘埃污染措施 (24)15.3防止噪声污染措施 (24)15.4防止光污染措施 (24)15.5防止废气污染措施 (24)15.6防止有毒、有害物品的污染措施 (24)软土地基地基处理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施工图设计文件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5、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二、工程数量三、现场试验、测量仪器计划表四、机械设备计划D=400mm 的CFG桩,每台长螺旋桩机生产能力约为600米/天,PH-5A型搅拌桩机生产能力约为300-400米/天。
实际工作量确定后我公司将根据甲方施工进度要求配置施工机械。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见下表五、组Array织管理和劳动力安排计划我公司若能有幸中标,作为地基处理工程建设意图的主要实施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贵公司管理好工程的施工,请贵公司放心。
我们将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制定施工组织机构,以保证本工程项目的的如期、安全、节能、环保、优质、顺利地完成本项目施工建设。
5.1组织管理我公司将选派有类似工程经验的骨干力量参与施工和管理,全面负责协调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及文明施工等工作。
1、项目经理部的组成和构成项目部的工作水准直接关系到工程管理的成败,其人员的构成应当精干,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独立工作能力。
2、对项目经理部的支持和保障项目经理部将依托公司的技术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对工程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
具体表现为:利用公司已建立的市场网络,对各材料供货商作严格的比较和选择,以期取得良好的质量、服务和合理的价格。
从投标阶段开始,即由公司技术人员对本工程的施工方案作认真研究,力争取得施工的最佳效果。
在施工过程中,将定期地对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对方案的重大调整将在公司专家组审核同意后进行。
项目部将借鉴以往公司在类似项目上的管理特长和该项目前期试桩积累的相关经验和数据,建立起有效的工作制度,实施对各道工序和所有工程的可追溯性管理。
5.2劳动力配置计划工地成立项目经理部,优化组合上岗,针对工程情况,工程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和各岗位劳动人员配置情况见下表主要管理人员安排表主要劳动力计划六、工期安排严格配合甲方施工进度要求。
七、施工方案7.1CFG施工CFG桩直径40cm,,桩间距有1.2-1.8米不等。
桩长约12米。
(一)、施工准备①、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有关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的复核,并向施工班组作好安全技术交底。
②、开工前做好三通一平工作,架设好临时电力线路,并修好临时施工便道,方便施工材料、机械、车辆等进出。
③、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根据布桩图进行放样。
④、材料准备及其性能检验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前分批备好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包括水泥、砂、碎石、钢筋、外掺料等),并在实际使用时核对调整对已选备的砂和石料抽样检测含泥量、级配、有害物质含量、坚固性;对石子还应抽检其强度、针片状颗粒含量和磨耗等。
如含泥量超过允许值,应提前1~2次冲洗或过筛至符合规定为止,若其他项不符合规定时,应另选料或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⑤、混合料配合比检验与调整混凝土施工前必须检验其设计配合比是否合适,如不合适,应及时调整。
a、和易性(工作性)检验与调整。
按设计配合比取样试拌,测定其工作性(或坍落度),必要时还应通过实地检验。
b、强度的检验。
按工作性符合要求的配合比,成型混凝土抗弯拉及抗压试件,养生28d后测定强度,或压蒸4h快速测定强度后推算28d强度。
强度较低时,可采用提高水泥标号、降低水灰比改善集料级配等措施。
除进行上述检验外,还可以选择不同用水量、不同水灰比、不同砂率或不同集料级配等配制混合料,通过比较,从中选出经济合理的方案。
施工现场砂和石子的含水量经常变化,必须逐班测定,并调整其实际用量。
(二)、CFG桩技术要求①施工放样:依据设计图纸进行实地放样,采用长螺旋钻机施工,施工顺序采用由路中间向外围间隔跳打,但单桩未完工不得跳打。
施工桩与已打桩间隔时间不得少于7天。
②就位对中:桩机就位,调整机械与地面垂直,确保垂直差不大于1%。
③钻进:钻进时螺旋钻杆螺旋力将螺旋钻杆钻至设计标高,桩机的钻杆长要超过设计桩长2m以上。
④投料:投料充盈系数应大于1.15,混合料必须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得小于2分钟。
拔管时要严格控制拔管速度,一般为0.8~1.2m/min。
⑤桩保护:CFG桩施工时,应调整好打桩顺序,以免桩机碾压已施工完的桩头和对设计桩顶标高以下的桩体产生损害。
⑥剔除桩头时应采用如下措施:找出桩顶扩头桩帽施工标高位置,在同一水平面按同一角度对称放置2个或4个钢钎,用大锤同时击打,将桩头截断。
桩头截断后,再用钢钎、手锤等工具沿桩周向桩心逐渐剔除多余的桩头,直至设计标高,并在桩顶上找平;剔除桩头过程中不可用重锤或重物横向打击桩体.桩头剔除至标高后,应尽快进行桩顶扩头桩帽施工,其强度与桩身同。
在工程大面积施工前必须通过室内配方试验的检验,并选择代表性路段进行成桩试验,桩数不少于10根,通过试桩的施工和检测,分析其结果以便指导设计和改进施工,取得本路段相关工艺参数。
⑦ CFG桩施工参数:(三)、 CFG桩质量检验要求:A、单桩承载力:单桩承载力应通过现场荷载试验确定,压桩数为0.2%。
B、单桩桩身质量:桩身质量应通过动测法进行检测,检测数量不少于5%。
C、复合地基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通过现场单桩复合地基或多桩复合地基试验确定。
D、桩间土的加固效果:通过动力或静探试验评估。
E、检测时间:检测时间应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并在施工结束后28天后进行。
F、CFG桩施工质量标准G、施工工艺流程见“CFG桩施工工艺流程图”CFG桩施工工艺流程图7.2搅拌桩施工本工程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湿法(喷浆)和干法(喷粉)施工,使用水泥为PSA32.5水泥,水灰比为0.45。
搅拌机喷浆提升速度和次数符合施工工艺要求,确保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的任何一点均能经过20次以上的搅拌。
(一)施工技术特点与难点(1)桩位布置密集,如何保证不漏桩和打桩顺序。
(2)必须严格控制水泥用量,确保成桩质量等。
(二)施工方法1、工艺流程根据工程概况及施工要求确定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如下:2、施工工艺2.1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技术要求(1)桩位正确开工前放、验轴线和桩心线,并且由监理核实认可;在桩心线上定出桩位,并做出桩心标志,桩位偏差小于50mm。
(2)桩的垂直度正、侧面用铅垂线校正机架,左、右倾斜不超过1%桩长。
(3)成孔1、水泥土搅拌桩径为500mm,桩长不等,总延米数约为18000米;2、喷浆要均匀,水泥材料为合格的PSA32.5#水泥,并确保每延米水泥量,成桩桩长不小于设计值;3、二次复搅,确保桩长范围内全程复搅;4、桩与桩的搭接间歇时间不应大于24h,如因特殊原因超过上述时间,应对最后一根桩进行空钻留出榫头以待下一批桩搭接;若停机超过3小时,应先拆除输浆管路,并妥加清洗以免堵塞管路影响再次开工。
5、主要施工参数:喷浆量:满足设计要求管道压力:0.2—0.3Mpa提升速度:≤1.0m/min复搅:1/3桩长复搅2.2施工技术措施做好当班记录表,现场记录:对现场完成的每一根桩都记录清楚,如实反映施工情况。
检查每天施工桩数和总桩数,以避免丢漏桩;分工负责,各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进行下一道工序;在施工过程中,若遇堵管、停电等其它原因而不能连续完成一根桩时,再次衔接重叠部分不少于0.5米;经常检查钻头直径,当直径小于500mm时,更换钻头;水泥进场后做好安定性和强度检验,不得使用不合格水泥;施工中经常检查每延米喷灰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总用灰量与设计量是否相符;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设备运行、安全、进度状况及材料用量进行全面交接;施工中如发现地质情况异常,及时汇报,以便处理,确保桩基质量。
施工中如发现丢桩、断桩应及时补救;施工过程中自行进行质检:成桩直径用直尺抽样检查、桩间距用卷尺抽样检查;八、确保工期的措施8.1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1、组织准备该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经理部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环保科学管理、成本管理等全面负责。
2、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设六个职能科室,即:技术科、生产科、质安科、材设科、综合办、后勤科,共同组成施工管理层,而施工作业层由各类作业班组组成。
3、技术准备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熟悉与审查施工图纸及其它技术资料,使从事本项施工的技术人员、工长和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了解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通过审查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建设方、设计方进行技术交底,为拟建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份准确齐全的设计图纸,从而保证能按设计图纸的要求顺利施工,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最终建筑产品。
2、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业务学习,熟悉技术规范、规程和有关规定,并根据相关规范规程制定施工技术和组织方案,为保证优质、安全、按时完成工程任务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4、开工准备4.1清障排阻工程施工队伍首先进场对施工区范围进行场地清理、水电现场安装、测量放线、平整场地、施工平面布置、设备材料进场与安装定位,降水措施实施等,调查处理场区内有无与施工有关的障碍并积极排出,不等不靠,创造一个良好的开工条件,如期甚至提前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