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交通运输的生产特点答:交通运输的生产特点主要表现在:①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②运输生产过程不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而只改变运输对象(客、货)的空间位置,并不创造新的产品。
③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劳动工具(运输工具)和劳动对象(客货)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客、货在空间上的位移)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同时被消耗掉。
④运输产品计量的特殊性。
⑤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
(2)交通运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交通运输工程学主要研究对象包括:①交通运输系统的总体规划、运行技术及运输管理。
②铁路、公路、城市道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施工、养护。
③交通运输中的运载工具。
④交通运输安全。
⑤交通信息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综合化。
⑥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3)简述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及构成方式答: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①载运工具;②站场;③线路;④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⑤设施管理系统;⑥信息管理系统。
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这五种基本运输方式构成。
(4)简述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答: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包括:①专门化;②大型化;③高速化;④环保化;⑤智能化。
(1)简述运输需求的定义答: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活动在货物与旅客位移方面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2)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主要有:①经济发展水平;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③运输网的数量和质量;④出行费用,即出行价格;⑤运输服务水平;⑥人口数量及城市化程度;⑦经济体制。
★(3)运输需求和运输量有何区别和联系?答: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活动在货物与旅客位移方面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运输量是产生并得以实现的人或物的位移需求,它是运输需求、运输供给和服务水平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衡量运输工作量的统计指标,也是在现有运输能力下所实现的运输需求。
虽然运输量与运输需求关系密切,但是运输量并不能完全代表经济社会对运输的需求。
当运输能力充分的时候,运输量预测可以用来代替运输需求预测;但是当运输能力受限时,不考虑运输能力的制约,就难以反映经济发展对运输的真正需求。
(5)简述常用的几种定量预测方法的优缺点。
答:常用的定量预测方法如下:①移动平均法。
该方法是使用一系列移动平均数来修匀资料数据的变动,以描述其趋势的方法。
其优点是该方法修匀原始时间数列比较客观,也比较容易从中看出变动趋势。
缺点是数列两端的值无法进行修匀计算,因此每一次移动平均都会使数列变短,影响更进一步的观察。
②指数平滑法。
该方法也称作时间数列的指数平滑法,它是通过修匀历史数据中的随机成分去预测未来。
优点是引人了人为确定的系数,可以体现不同时期因素在预测中所占的权重。
值缺点是平滑系数的取值没有确定的方法,有时需要凭经验来定,或者选择几个不同的进行计算。
③灰色系统GM(1,1)模型。
灰色系统把随机变量看作是在一定范围内变换的灰色量,通过对原始数据列“就数找数”的处理,从而得到规律性较强的生成函数。
其优点是由于灰色模型是在离散数据本身基础上建立的连续微分方程,能捕捉到事物的内在规律,因而较适合中、长期的规划预测。
④自回归分析法。
该方法是通过分析时间数列的不同自相关系数来选择适当的预测模型。
当时间数列内的数值在某一固定间隔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时,就可以应用自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⑤趋势外推法。
这种方法基于以下两条基本假设:决定事物过去发展的因素也将决定未来的发展,影响发展趋势的条件在预测期内是不变的或变化不大;事物发展过程是渐进变化的,不是跳跃式变化。
优点是需要数据少、简便,只要所研究的运量时间数列趋势没有大的波动,预测效果较好。
这类方法的缺点是无法反映出运量变化的原因,对于由于影响运量变化的外部因素变化。
⑥回归预测法。
回归预测的方法是回归分析,研究经济变量之问的关系。
在分析时,选择一个因素作为因变量,其余视为自变量。
其优点是能具体分析预测对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能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是比较科学的预测方法。
缺点是回归预测法需要的历史和现实资料比较多,资料的获取比较困难;同时,回归预测法反映预测对象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仍是静态的。
⑦递增率法。
该方法是根据客货运量的预计增长速度进行预测的方法。
通过分析客货运量增长率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对今后经济增长的估计确定预测其客货运量的递增率再预测未来的客货递增量。
递增率法的关键是确定增长速度,一般用于运量增长率的变化不大,或预计过去的增长趋势在预测期内仍将继续的情况,也常用于综合性运量的预测。
缺点是预测结果比较粗略。
⑧弹性系数法。
该方法认为社会运输量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弹性变化,通过国民经济的年增长率来预测运输量的年增长率,进而预测未来运输量的情况。
⑨乘车系数法。
该方法是以总人口和平均每人乘车次数预测旅客发送量的方法。
该方法的局限性在于该系数本身的变动趋势难以预料,不同运输工具运价比例的变动、休假制度的改变、经济紧缩对农民进城工作的影响等,都会使乘车系数出现较大摆动。
⑩产值系数法。
该方法是根据预测期国民经济的总量指标(如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等)和确定的每单位产值所引起的货运量或客运量去预测总运量的方法。
产值系数法可以用来预测全国的总运量,也可以预测地区的总运量。
缺点是不同总量指标之间以及不同运输方式之间、不同时间之间的产值系数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该方法的关键是要在长期的变化中把握住具体产值系数及其变动趋势。
⑪产运系数法。
该方法是根据某种货物的运量随其生产总量发生变化的规律性,预测货运量的方法。
运用产运系数法的关键在于分析掌握各大类货物产运系数的变化原因。
局限性在于生产布局的改变,大中小型企业产量构成的变化,基建投资结构的变化,进出口量的多少,产、供、运、销关系变化和各种运输方式分工结构的变化,都可能引起货物产运系数的变化。
⑫产销平衡法。
该方法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把用途相同的某种物资的生产量、消费量和运输量进行平衡的方法。
通过产销平衡计算,可推算出该种货物在一个车站、一个枢纽、一条线路或一个地区的发送量和到达量(输出量和输入量)。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细致的运量预测方法,从理论上讲它可以达到相当的精确度,而且还可以为下一步继续研究地区间物流打下基础。
缺点在于该方法所要求的条件比较严格,需要非常详细的资料,而且只能对用途一致的少数几种物资进行详尽的分析预测。
⑬比重法是在总运量已用某种方法预测出,进而估算其中部分运量的方法。
例如,各种运输方式在总运量所占的比重,总有一定的规律变化。
当总运量已知,各种运输方式的运量就可以在分析历年变化趋势的前提下加以分配。
(1)简述公路运输的优缺点。
答:公路运输的优点是:①运用灵活;②可以实现“门到门”的直达运输;③全运程速度快;④原始投资少。
缺点包括:①载运量小;②安全性较差;③环境污染严重。
(5)什么是普通货物运输?其组织方法有哪些?答:对运输、装卸、保管没有特殊需求的一般货物,如煤炭、建材、粮食、化肥、日用工业品等统称为普通货物。
对于普通货物的运输称为普通货物运输。
其组织方法包括:①直达行驶法。
直达行驶法是指每辆汽车装运货物由起点经过全线直达终点,卸货后再装货或空车返回,即货物中间不换车。
②分段行驶法。
分段行驶法是指将货物全线运输路线适当分成若干段,即称区段。
每一区段均有固定的车辆工作,在区段的衔接点,货物由前一个区段的车辆转交给下一个区段的车辆接运,每个区段的车辆不出本区段工作。
③甩挂运输组织。
甩挂运输也称作甩挂装卸,是指汽车列车在运输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装卸和运行条件,由载货汽车或牵引车按照一定的计划,相应地更换拖带挂车继续行驶的一种运行方式。
(6)什么是零担货物运输?其组织形式有哪几种?答:零担货物运输是与整车货物运输相对而言的。
凡托运人一次托运计费重量不足三吨的货物,称为零担货物;对上述货物的运输称为零担货物运输。
零担货运是运输企业为适应社会零星货物运输的需要,采用一车多票、集零为整、分线运送的一种货物运输的营运方式。
零担运输的组织形式包括:①固定式。
固定式也叫“五定运输”,系指车辆运行采取定线路、定站点、定班期、定车辆、定时间的一种组织形式。
②非固定式。
非固定式是指按照零担货流的具体情况,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开行零担货车的一种组织形式。
③直达式。
直达式指在起运站,将各发货人托运到同一到达站,而且性质适合配装的零担货物,同一车装运直接送至到达站,途中不发生装卸作业的一种组织形式。
④中转式。
中转式指在起运站将各个托运人,发往同一去向,不同到达站,而且性质适合于配装的零担货物,同车装运,到规定的中转站中另行配装,继续运往各到达站的一种组织形式,⑤沿途式。
沿途式是指在起运站将各托运人发往同一线路,不同到站,而且性质适宜于配装的零担货物,同车装运,按计划在沿途站点卸下或装上零担货,运往各到达站的一种组织形式。
(8)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有哪些?答: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有:①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②加强安全教育工作;③研究和实施安全的科学管理。
(1)简述铁路运输的优缺点。
答:铁路运输的优点:①牵引力大,输送能力强;②运行速度快;③运输成本低;④环境污染小;⑤适应性强;⑥行驶具有自动控制性;⑦有效使用土地。
铁路运输的缺点:①资本密集、固定资产庞大和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金属;②始发与终到作业时间长和短途运输平均成本高;③货损较高;④营运缺乏弹性;⑤设备庞大不易维修,且战时容易遭受破坏。
(5)按铁路技术装备条件和运输组织方式划分,现行铁路货物运输可分为哪几种?每种运输形式的使用条件如何?答:按铁路技术装备条件和运输组织方式划分,现行铁路货物运输可分为整车运输、零担运输和集装箱货物运输。
①整车运输的条件。
一批货物的重量、体积或形状需要以一辆以上货车运输的,应按整车托运。
需要冷藏、保温或加温运输的货物;规定限按整车办理的危险货物;易于污染其他货物的污秽品(例如未经过消毒处理或未使用密封不漏包装的牲骨、湿毛皮、粪便、炭黑等);蜜蜂;不易计算件数的货物;未装容器的活动物(铁路局规定的管内可按零担运输的除外);到站无起重能力,而一件货物重量超过2吨,体积超过3立方米或长度超过9米的货物都必须按整车办理。
②办理零担运输的条件。
按照货物重量、体积和形状,不需要以一辆单独货车运送,而其允许与其他货物配装的货物,可按零担办理;零担货物一般体积不得小于0.02m3;但一件重量在10kg以上时,则不受此最小体积限制;为便于装卸作业中堆码、交接和配装,一批零担货物的件数不得超过3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