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册课文中心

三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册课文中心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心内容
1、《走进大自然》这首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表达了作者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火烧云》通过描写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和变幻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

3、《会说话的草》是一首儿童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和无线热爱。

4、《诗的材料》这篇散文写了作者到公园里看荷花的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5、《金色的草地》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认识自然现象,让我们知道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黄的,晚上又变成绿色的。

蒲公英早晨花瓣是合拢的,中午花瓣是张开的,晚上又是收拢的。

综合学习一
《___居___瞑》
唐____ ()新雨后,()晚来秋。

()松间照,()石上流。

竹喧()浣(),莲动()。

随意()歇,王孙()。

6、《回乡偶书》诗人离乡五十多年后返回故里时所写,表达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厚友情。

7、《走月亮》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让我们感悟到孩子和母亲之间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

8、《泥姑娘》这篇童话让我们体会到泥姑娘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9、《难忘的八个字》伦纳德老师说的八个字是: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老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

伦纳
德老师是一位关爱、尊重学生的人。

10、《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高尔基对小男孩儿的关怀爱护和小男孩儿对高尔基的崇敬。

综合学习二
()跪乳,()反哺;
人之情,孝()。

父母(),须敬();
父母(),须()承。

(),贻亲忧;
德(),贻亲()。

11、《湖滩上,有一对天鹅》诗歌中天鹅与孩子还有自然构成了和谐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可贵与美好。

12、《“这条小鱼在乎!”》让我们感受到小男孩的关心、爱护弱小动物的美好心灵。

13、童话《怪手杖》通过老爷爷一生上山种树的事告诉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14、《狼和鹿》让我们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要维护大自然的
生态平衡。

15、《会植树的鸟》课文向我们展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鸟,它们高超的植树水平,严谨的植树态度以及执着的植树精神感动了小卡西,征服了大自然,使沙漠变绿洲。

综合学习三
晴对(),()对天。

旷野对()。

()对草木,碧海对()。

山(),水澹澹,
溪流对()。

何处春朝风景好,
()。

16、《会变色的报春花》中小达尔文敢于大胆想象,并勇于实践。

我们要学习他善于思考、敢想敢干、勇于探索的精神。

17、《画杨桃》告诉我学习、做事都要有认认真真,实事求是的态度。

18、《关于牵牛花的评论》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19、《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看法。

20、《惊弓之鸟》是指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鸟吓的掉下来。

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惶恐不安的人。

更羸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综合学习四
合抱之木,生于();
九层之台,();
千里之行,()。

——《老子》
人无远虑,()。

——《论语》
(),未为迟也。

——《战国策》
21、《夏日绝句》李清照借项羽不苟且偷生的悲壮之举,抒发对南宋王朝苟且偷生的谴责之情。

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爱国情怀。

《就义诗》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心。

22、《虎门硝烟》林则徐禁烟,是因为鸦片给中国人们和中国政府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我们要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

23、《歌唱二小放牛郎》既是诗歌又是歌词,歌颂了王二小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

24、《后羿射日》是神话故事,后羿是一个武艺高强、爱民为民的大英雄。

25、《小萝卜头的故事》选自长篇小说《红岩》。

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

小萝卜头远望群山,捉虫放虫,都表现出他对回家乡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

综合学习五
以铜为镜,();
以古为镜,();
以人为镜,()。

——《旧唐书魏征列传》
26 《晨读》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对晨读的怀念。

使我们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

27、《布勒门的音乐家》选自德国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称赞了驴、狗、猫、公鸡四个伙伴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的精神,讽刺了强盗的遇事惊慌、胆小愚蠢。

28、《木偶奇遇记》木偶皮诺乔由一个淘气任性、爱说谎话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勇敢善良、有爱心的孩子。

29、《空城计》是根据明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改编的,课文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谋、料事如神、才智过人的特点。

30、《屋内旅行记》选自《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屋内的每一件事物都包含着一个谜。

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多问为什么。

半亩方塘一鉴开,
()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
()朱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