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

浅谈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
1 开展微生物检测的时候要关注的要素
1.1 工作者以及活动规定
要确保参加活动的工作者有相应的资格,而且要通过有效的考核之后才可以开展工作。

不但要有高超的操作能力,同时还应该有非常优秀的品质思想,要认真地按照无菌活动章程来开展工作,尽量的降低人为问题的阻碍。

活动规范。

首先,工作者要将无菌意识刻入脑海之中,所有的步骤都应该是在此背景之下开展的,要认真的按照目前最新的处理标准来开展工作。

其次,使用无菌设备认真地进行抽样活动,确保样本不会受到影响。

第三,结合目前最新的规定措施来对数据进行整理,然后获取具体的信息。

1.2 装置的存放条件
要确保实验室有充足的设施,比如检测装置以及必要的协助内容,而且要考虑到独特环境的装置要在与之对应的条件中存放以及活动。

1.3 合理的配置装置以及药品
1.3.1 培养箱、水浴锅、于热灭菌箱和高压灭菌锅的安装要求:首先,第一次安装的时候应该对气温进行调节,要确保其安稳。

其次,认真的记载上述装置的气温稳定性合乎规定要用的具体时间数。

第三,应该在规定的时间中对上述的装置必要的开展消毒处理,而且要对其充分的冲洗。

最后,要用感应设备对运作状态开展监测。

1.3.2 药品配置:①培养基采用高压湿热灭菌法,121℃灭菌15分钟。

②部分培养基如胆硫乳培养基则需采用煮沸灭菌法。

③对于热敏感的培养基采用膜过滤法。

1.4 高效率的收集并且输送以及存放样本
要收集可以代表产品的样本,而且要确保抽样活动是在无菌的条件中开展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样本被污染。

抽样用到的装置以及存放的物体都应该是经过杀菌处理的。

在输送并且存放样本的时候不应该被光线影响,要避免出现污染现象。

当抽样之后,要把样本尽快的移送到测试场地。

要注意在输送到时候确保样本不受影响。

通常要控制在三个小时之内。

假如无法快速的输送到话,要确保在近乎之前的气温的时候完整的存放。

2 检测要素以及工艺
检测工作通过有如下的几项要素构成:
2.1 对食品污染程度指示菌的检验。

(1)细菌总数又被称为菌落总数,具体的是说食品和水等通过处理之后,在设定的背景下进行培养,所得1g或1mc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个数,它是明确物品和水受到何种的污染的关键依靠信息。

(2)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培养24h后能发酵乳糖、产配、产气、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杆菌。

它通常是通过粪便得到的,所以研究中经常采用粪便污染指标菌来评价生活饮用水及食品的卫生质量。

2.2 检测致病菌。

在gb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中,对于一些微生物的种类进行了确定,所以我们除要检测食品污染程度指示
菌,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mpn)的测定外,还有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等。

3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技术
很长时间以来,开展的此项检测活动,是按照琼脂平板的措施来进行的,通常要两到三天的时间才可以完成。

最近,许多的专家和组织都不断的对工艺以及措施进行深化分析,获取了非常高的成就,对许多措施进行了改进,切实提升了检测的精准性以及安稳性特征,而且获取了许多全新的工艺,具体的措施有如下的一些。

3.1 采用电阻抗法。

具体的讲,它是指细菌繁衍的时候,将会使培养基中的火分电惰性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等,代谢为具有电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其能增加培养基的导电性,进而导致阻抗出现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培养基的电阻抗变化情况来判定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繁殖特性,即可检测出相应的细菌。

3.2 采用快速酶触反应及代谢产物的检测。

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合成和释放某些特异性的酶,所以根据其特性来选用相对应的底物和指示剂,而且合理的记载信息。

3.3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它涵盖两项内容:(1)核酸探针技术。

结合碱基互补相关的概念,使用独特的措施来对物体进行标注。

(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其原理为通过加热使双链 dna经裂解成两条单链,成为引物和 dna聚合酶的模板;接下来把气温变低,使寡聚核苷酸引物与 dna分子上的互补序列退火。

通常状态中,当退火的气温非常高的话,它的扩增特性就十分的优秀。

3.4 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细菌抗原和抗体的技术。

具体有三项措施:(1)荧光抗体检测技术(ifa),它又有两种,分别是直接的以及间接地。

其中第一种是直接在样本上滴加已知特异性荧光标记的抗血清,然后对其清洗,进而获取信息。

而后一种措施是在检样上滴加已知细菌特异性抗血清,等到发生反映之后再仔细地清洗,再加入荧光标记的抗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2)免疫酶技术(eia),其是将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原理结合,此法非常的独特,而且功效非常好。

通过共价结合将酶与抗原或抗体结合,形成酶标抗原或抗体,或通过免疫方法使酶与抗酶抗体结合,形成酶抗体复合物。

(3)免疫磁珠分离法(ims),即应用抗体包被的免疫磁珠,用一个磁场装置收集铁珠。

3.5 采用仪器法。

(1)微型全自动荧光酶标分析仪(mini-vidas),其主要采用具有优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酶联荧光技术(elfa),得到的荧光和抗原的比例是一种顺向的关系。

(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etk-ams)。

它能够一次对非常多的样本开展分析,而且检测的时间不需要非常久,通常在两到三个小时即可,此法的效率非常好,同时也将成为检测行业全行的发展趋势。

4 总结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得知,在进行微生物测试活动的时候,要确保按照规定的内容开展活动,要秉承严谨的思想来进行分析,要做好所有的细节活动,以此来确保检测信息精准合理,确保食品安全得以保证。

而且由于当今的科技工艺不断的前进。

该项技术必然
会获取全新的进步。

第一,通过高速以及综合的检测措施,切实提升活动的功效。

第二,确保实验环境规范合理。

第三,切实提升检测的精准性等。

参考文献
[1]张洁梅.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05,21,(2):221-222.
[2]舒柏华,孙丹陵,王胜利.肉类食品细菌污染生物发光快速分析技术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4):483-484.
[3]陈广全,张惠媛,饶红等.电阻抗法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j].食品科学,2001,22,(9):66-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