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芳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C )A、路旁的树木B、迎面走来的行人C、小芳骑的自行车D、从小芳身边超越的汽车【解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小芳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小芳相对于小芳骑的自行车位置不变,所以若说她是静止的,是以小芳骑的自行车为参照物。
【总结升华】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变化,是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依据。
【变式】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为参照物B.我们看到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作为参照物的C.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是以旗杆作为参照物的D. 宇航员在飞船中,感觉舱内物体均静止,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2.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思路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答案】A【解析】以车为参照物,小明和小华相对于车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说小明和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故A正确,C错误;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小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明相对于小华是运动的;故B错误;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华相对于小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后运动的;故D错误。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变式】国庆60周年阅兵时,一架加油机和两架受油机组成的编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模拟空中加油.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c )A.广场上的受检官兵 B.天安门城楼C.受油机 D.蓝天上的白云3.如图是某运动员训练时的s-t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知:(1)运动员在AB段处于_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状态。
(2)OA段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运动的速度。
(3)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km/h。
【答案】(1)静止;(2)大于;(3)12【解析】(1)由图象可知,在AB段,物体没有移动距离,故处于静止状态;(2)假设物体都运动了6min,由图象得,OA段移动的距离为2.0km,BC段移动的距离为3.0km-2.0km=1.0km,故OA段的速度要大一些;(3)由图象得,总时间t=15min=0.25h,总路程s=3.0km,根据公式得,平均速度为。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路程和时间的图像和平均速度的计算。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就要看物体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没有移动距离,如果移动了距离就说明物体在运动,否则,物体就处于静止状态;因OA段和BC段的图象都是直线,说明物体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可以选取相同的时间,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比较运动速度的大小。
【变式】如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 B )4.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
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
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
【思路点拨】(1)已知反应的时间和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根据公式v=s/t可求汽车制动前的速度;(2)已知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根据公式S=Vt可求反应距离,加上滑行的距离再与距离障碍物的距离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与解析】(1)已知:s=15m t=0.75s求:v据:解得:答: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20m/s;(2)由于反应时间t′所以匀速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司机看到障碍物到汽车停下运动的总距离:因为:所以:汽车将撞上障碍物。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利用公式计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路程的。
要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
【变式】小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5m/s,他骑自行车上学大约需要10min,小明的家离学校有多远?3km5.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质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1/1000 秒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___________球运动时间长,____________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首先要明确,每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1/1000秒,根据间隔的段数可以确定运动时间的长短;利用相邻两点之间的长度可以确定其通过的路程,由于时间相等,根据公式:v=s/t可以确定物体速度的变化。
【答案】甲;乙【解析】在甲图中,包括了5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1/1000 秒,即甲运动了5/1000 秒;乙图只有3个时间间隔,乙运动的时间为:3/1000 秒。
所以甲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运动的时间;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仍然相等,所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乙图所示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乙的速度越来越大。
【总结升华】通过频闪照片可以获得以下两个信息:频闪照片中相邻的两个照片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两个相邻的照片之间的长度是运动物体在一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距离。
【变式】用拍摄时间间隔相同的频闪照相机拍摄从左端同时向右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小球,得到一张频闪照片,如图所示。
当甲球运动到P点时,乙求运动到_____ B ____点(选填“B”、“C”或“D”)。
巩固练习一、选择1.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群山两岸走”,这两句话中描述的物体运动状态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群山、群山B、竹排、竹排C、群山、竹排D、竹排、群山2.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为参照物B.我们看到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作为参照物的C.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是以旗杆作为参照物的D.杨利伟在飞船中,感觉舱内物体均静止,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3.人一般的步行速度最接近于()A.0.01 m/sB.1 m/sC.50 m/sD.100 m/s4.(多选)乘客坐在游轮中,游轮沿长江顺流行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A.江岸的码头 B.游轮的船舱 C.迎面驶来的汽艇 D.奔流的江水5.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B.10m/sC.5m/sD.无法确定6.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A.只有a车B.只有b C.只有c D.a车和c车7.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A.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 B.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C.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 D.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8.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B.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物体速度越大C.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D.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速度就大9.小明和张伟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张伟提前5m到达终点,若让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m,张伟仍在原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A.小明先到达终点 B.张伟先到达终点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二、填空11. 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___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以___为参照物;若以月球作参照物,这个地球同步卫星是___的。
12. 单位换算练习(1)20m/s=______ km/h;(2)18km/h=______ m/s。
13. 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____。
此时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彼此处于相对____________状态。
14. 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两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运用了物理学中的___________原理。
15. 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是_____________运动(选“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小球从B 点到F点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_cm,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16.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5,所用时间之比为4: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三、解答与计算题17. 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为40km/h。
一位女士因开车超速被警察罚款,下图是警察和这位女士的一段对话。
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警察向这位女士解释被罚款的原因。
18. 某人坐在火车上用下面的方法测车速。
他记下了在45s内听到车轮和钢轨接头处的撞击声75次。
已知每根钢轨长12.5m ,他所测的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19.设地球距离月球3×108米,人类发射的月球探测器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在月球上匀速直线行走,且每隔5秒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
某时刻,探测器发出信号时,前方相距32米处存在障碍物,经过5秒,探测器再次发出信号时距离障碍物22米;再经过5秒,探测器发出自动刹车装置出现故障的信息。
为避免探测器撞击障碍物,地球上地面控制中心的科学家决定对探测器进行人工刹车遥控操作,科学家输入命令需要3秒。
已知电磁波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
则:(1)电磁波从月球传到地球或从地球传到月球所需时间△t为___________s;(2)月球探测器匀速行进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3)当探测器收到地面刹车指令时,距离障碍物是多少米?20. 一辆汽车以速度表所示的速度通过一平直隧道,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