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609初二数学(人教版)-函数图象的表示方法-1教案

0609初二数学(人教版)-函数图象的表示方法-1教案


握变化规律,预测变化趋势?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
方法来表示函数, 这三种方法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在前面的例子 从而灵活解决问题. 中,我们根据列表法中所给的具体函数值可以绘制出
图象;而通过分析图象发现规律也能找到适合函数关
系的解析式;对于没有具体数据的函数,如果有解析
式就可以通过代入具体的自变量求出对应的函数值。
法和图象法。这三种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列
表法直接给出部分自变量和对应的函数值,解析式法
则明显表示出了变量间对应数量关系,图象法最直观,
对课堂内容进行总 既能帮助我们发现变化规律,也便于我们表示变化趋
势,甚至对未知的函数值进行预测。
结和梳理,引导学
生再次对比不同表
示方法的优点,体验
三种方法之间的相 (2)这些方法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吗?当我们无法直 互转化. 接得到函数解析式时,可以通过哪些步骤的研究,把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少吗?
例 2:“漏壶”是一种古代计时器,在它内部盛一定量的 水,水从壶下的小孔漏出,壶内壁有刻度,人们根据 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用 x 表示漏水时间,y 表 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不考虑水量变化对压力的影 响)


分析:在横轴上取间隔相等的坐标,通过找到这些点 对应的纵坐标进行对比:甲图纵坐标的下降高度是相 同的,即匀速下降;而乙图纵坐标的下降高度显然是 不相同的,先快后慢. 单位时间水面高度的降低量应 该是固定的,所以在相同的时间间隔中,水面高度应 均匀下降。所以甲图更适合表示 y 与 x 的对应关系.
4/6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总结
在例题所学基础上 进行提高和拓展,引 导学生建立函数值 变化速率和图象倾 斜程度之间的联系.
(1)函数有哪几种表示方法?这些表示方法分别有 哪些优势和不足?
对于一些实际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示两个变
量的对应函数关系,他们分别被称为列表法、解析式
(3) 据估计这种上涨规律还会持续 2 h,预测再过 2
2/6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h 水位高度将为多少米. 分析: (1) 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点发 现规律:在这个时间段中,水位可能是始终以同一速 度均匀上升的,每小时都上升 0.3 米。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 学生用列表法、图象 法表示函数
练习:匀速的向一个容器内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 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 h 随时间 t 的变化规律如 图所示.这个容器的形状是右图中的哪一个?
本题旨在彰显图象 法的独到优势,帮助 学习分析解决无数 据情况下的图象问 题,并在分析图象的 过程中提供解决方 案:比较相同时间间 隔的纵坐标的变化 量.
通过例题 2,加深学 生对函数值均匀变 化对应图象呈直线 型的理解和认识,为 后续分析图象打下 基础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引入
各位同学大家好,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对函数 及其图象进行了探究.比如在这个例子中,写出函数解 复习函数的三种表 析式,或者列表格,或者画函数图象,都可以表示具 示方法,激发学生 体的函数,这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分别被称为列表 思考不同表示方法 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那么你认为这三种表示函数的 的优点,引入课题 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呢?
(2)借助图象法可以找到符合题意的解析式:
y = 0.3t + 3 (0 t 5)
(3)代入 t=7 可求出对应函数值 y = 0.3 7 + 3 = 5.(1 m) 从而成功预测未知函数值,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图 象中进行拓展.
练习:食用油沸点的温度远高于水的沸点温度. 小明 为了用量程不超过 100℃ 的温度计测量出某种食用 油沸点的温度,在锅中倒入一些这种食用油,用煤气 灶均匀加热,并每隔 10 s 测量一次锅中油温,测量 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综上,这三种方法各有长处,而表示函数时,要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有时候,为了更全面地 认识问题,可能需要同时使用几种方法。这节课,我 们就将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函数不同表示 方法的作用,帮助大家提高运用函数知识的能力.
例 1: 一个水库的水位在最近 5 小时内持续上涨,表 中记录了这 5 小时内 6 个时间点的水位高度,其中 t 表示时间,y 表示水位高度. 这个问题是以表格形式 向我们呈现的时间 t 和水位高度 y 之间的关系,这就 是我们前面说到的列表法。列表法可以表示出部分对 应值,但在发现规律和趋势方面就不够直观了。这两 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还可以用别的方法来表示 呢?
解析式法也是描述函数的常用方法,它能明显地表示
1/6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出对应规律,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明确自变量与函数的 对应变化,一些常用公式即以这样的形式呈现: 比如 圆的面积公式:s=πr².
而在图象法中,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的一般步 骤,可以画出很多函数的图象.图象法直观地表示了变 化趋势,而且对于一些无法用解析式表达的函数,图 象可以充当重要角色. 比如自动测温仪记录的气温 变化图.虽然我们无法写出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解 析式,但可以通过一一对应的图象关系直观的表达出 气温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还能通过函数图象发现一些 特殊的值,比如当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希望在后续的学习中,同学们能在对比中加深体验,
灵活使用适当的方法,认识和了解更多的函数。
作业
作业 1:一条小船沿直线向码头匀速前进,在 0 min, 2 min,4 min,6 min 时,测得小船与码头的距离分别 为 200 m,150 m,100 m,50 m. 小船与码头的距离 s 是时间 t 的函数吗?如果是,写出函数解析式,并画 出函数图象. 如果船速不变,多长时间后小船到达码 头?
时间
0
10203040t/s引导学生将发现的 规律转化为解析式, 为后续学习一次函 数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体验解析 式法的优势,并感受 解析式法和图象法 的相互转化.
油温
10
30
50
70
90
y/ ℃
后来,小明还观察到,烧了 110 秒时,油沸腾了。你 能借助函数的表示方法,估计这种油沸点的温度是多
3/6
新课
首先看看列表法,列表法直接给出部分自变量和
函数的对应值,这会给某些特定的数值带来一目了然 帮助学生梳理三种
的效果,比如我国人口数统计表,就可以通过年份直 表示方法的优点,
接读出对应的人口数.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
同的表示方法表示 解析式法的核心是数量关系。用关于自变量的数
函数. 学式子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解析式.
发现规律能力
6/6
例题
t/h 0
1
2
3
4
5
y / m 3 3.3 3.6 3.9 4.2 4.5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这 些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由此你能发现水位变化有什 么规律吗?
(2) 水位高度 y 是否为时间 t 的函数?如果是,试 写出一个符合表中数据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这个函 数的图象.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函数图象的表示方法
学科 教材
数学
学段: 第三学段
年级 八年级
书名:数学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年 9 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以探索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为背景,复习函数的三种表示 方法,结合图象数形结合的分析简单的函数关系.提高观察数据的能力以及由所学函数知 识推测事物变化趋势的能力.
巩固所学,探索并 分析简单实际问题 中的函数关系,检 验学生运用三种表 示方法的能力,提 高学生分析数据、
5/6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作业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了解呢?找一找,生活中你有没有 见过这些表示方法呢?它们都是怎样发挥自己的特长 的?请写下你的感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