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冰川的故事(冰川地貌)教学文案

冰川的故事(冰川地貌)教学文案


青海八一冰川
圣洁的八一冰川
四、冰川景观欣赏
高大的冰塔林
珠峰绒布冰川的冰塔林
绒布冰塔林
冰川融水
南极
悬冰川
山谷冰川
云南梅里雪山的明永冰川
山麓冰川
平顶冰川
南极冰盖1
南极冰盖2
南极冰盖3
小结:
(二)成冰作用
雪花一落到地上就会发生 变化,而积雪在压力或热力作 用下形成冰川纬度高山区的冰川主要是 哪种成冰原因呢?高纬度极地地区 又是哪种呢?(是压力还是热力)
正确答案
中低纬高山区的冰川主要是通过 热力成冰的;而高纬极地地区的大 陆冰川主要是通过压力成冰的。
冰川的故事
——形成、力量、景观
一、冰川的概念及其形成
冰川是地球寒冷地区多年降雪集聚,经过变质作用形成
而长期存在并具有运动特性的自然冰体。地表一定厚度的积 雪,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变化过程以后,变成具有可塑性、缓 慢流动的冰体,这种流动的冰体称为冰川。不流动的冰体称 为冰川冰。
冰川冰
冰川
(一)雪线
右为酋长岩上仅有的 几个休息地方
2、搬运作用
冰川侵蚀产生大量松散岩屑和由山坡上崩落下来的碎 屑,进入冰川体后随冰川运动向下游搬运,被搬运的岩屑 叫冰碛物。
冰川搬运能力极强,不仅能将冰碛物搬运到很远的距 离还能搬运到很高的部位。被搬运到很高很远地方的巨大 冰碛砾石,称为漂砾。
冰碛物
冰碛物
西藏的冰川漂砾
挖蚀作用:冰床底部或冰斗后背的基岩,沿节理反复 冻融而松动,松动的基岩与冰川冻结在一 起时,冰川向前运动,就把岩块拔起带走。
磨蚀作用:冰川运动时形成底部滑动,使得冻结在冰 川底部的碎石突出冰外,像铁犁、锉刀一 样,不断地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
磨蚀作用
挖蚀作用
酋长岩
左图为酋长岩上的攀岩爱好者
二、冰川的力量
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慢慢流下(当然 流的速度很慢),在流动的过程中,逐渐的凝固,最 后就形成了冰川。
冰川的运动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的运动 是冰川內部的运动,由下到上递增;另一部分的运动 是冰川底部的滑动,称为“底滑”,是冰川底部因为融水 的滑潤而在底岩上滑动。
1、侵蚀作用(冰蚀作用 )
冰川形成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就是积雪区的 高度超过雪线。雪线是每年降雪刚好当年融化完 的海拔高度,又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一个 地区如果没有超过雪线,就不可能有冰川。
在雪线处:年降雪量=年消融量; 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年消融量; 雪线以下:年降雪量<年消融量。
想一想:假如现在正处于冰雪消融期,这座山 的雪线在哪个位置呢?
青海的冰川漂砾
所以,一些学者认为,冰川的运动 是地球形成现在这样地貌的主要原因。
千湖之国——芬兰
挪威的峡湾
三、中国的冰川
中国冰川面积分别占世界和亚洲山地冰川总面积的 14.5%和47.6%,是中低纬度冰川发育最多的国家。
中国冰川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 6省区。其中西藏的冰川数量多达22468条,面积达28645平 方公里。
海螺沟冰川冰瀑
1000多米大冰瀑布,直落1080米
海螺沟温泉度假村
七一冰川
“七一”冰川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116公里处的祁连山腹地,它 是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的科技工作者和原苏联冰川学专家于1958年 7月1日发现、并以发现日期命名的一座高原冰川。该冰川斜挂于坡度 小于45度的山坡上,冰层平均厚度78米,最厚处达120米,冰峰海拔 5150 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