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国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天津国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做好2013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报送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3‟168号文件、《关于报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3‟227号)、市教委《关于做好2013年我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报送工作的通知》及《关于报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的通知》(津教委专函…2013‟80号)精神和统一布置,我院于2013年9月依据教育部下发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对2012-2013学年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进行了采集,并结合学院实际,开展有效的调查,获得了相关数据,现就数据采集结果及本学年教育质量进行分析,具体汇报如下。

一、办学基本条件说明本学年学院在校生7082人,占地421397平方米、生均59.50平方米,总建设面积167265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09203平方米、生均15.42平方米,实践场所30040平方米、生均4.24平方米,学生宿舍51000平方米、生均7.20平方米。

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79.646万元、生均5195.77元。

学院共有馆藏纸质图书59.26万册、生均83.68册,其中新增图书2.13万册,生均增加约3.01册;拥有电子图书5860GB、其中新增200GB,订阅194种专业期刊。

学院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分别设有950、3124和132个座位,百名学生拥有数为45.98个座位。

有教学用计算机1070台(其中公共机房580台、专业机房220台),百名学生拥有数为15.11台。

学院校园网出口总带宽为180Mbps,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1000 Mbps,支持2500个网络信息点,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为16GB,电子邮件系统用户数达400个,有12门课程实现网上教学;现有教职工392人,其中专任教师221人(公共基础课教师40人、专业课教师181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8人、管理人员143人、校内兼课人员35人;聘用了校外兼职教师67人、校外兼课教师37人。

折合后的教师数为426人,生师比为16.61:1,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有73人,占比例为33.03%,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47人,占比例为21.27%,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数占40.72%。

从总体上看,各项办学基本条件均符合教发[2004]2号文的基本办学条件合格标准。

具体状态数据见下表。

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执行情况统计表监测办学条件指标执行情况统计表二、招生与在校生状态2012年学院23个专业计划招生2100人,实际录取新生3280人,实际报到2798人,新生平均报到率为85.30%,因学校品牌、专业爱好、就业优势和技能培养报考本院的学生占73.05%;高于平均报到率的专业为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电梯)、工程造价(建筑)、建筑工程技术(节能)、建筑工程技术、国土资源管理、工程测量技术、会计电算化、艺术设计等8个专业,其报到人数占61.74%;主干土建类专业报到人数为1820人,占65.05%,由此可说明学院主干专业、重点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目前学院在校生总数为7082人,其中高中起点的在校生为5186人、占73.23%,中职起点的在校生为1896人、占26.77%。

在校生中土建类主干专业达4724人,占66.70%,重点建设的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在校生人数为3218人,占45.44%,这说明学院的优势专业明显增强,专业布局调整和专业群建设已经逐步显现合理化。

招生与在校生情况统计表2012-2013学年本地生源报到率统计表三、师资队伍状态分析1.教师队伍基本情况本学年共有360人参与教学工作,其中专任教师221人、校内兼课教师35人、校外兼职教师67人、校外兼课教师37人。

各类教师折合人数为426人,生师比为16.61:1。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21.27%、中级占39.82%,有40.72%的教师为“双师素质”教师,有15.84%的教师取得硕士学历、有33.03%的教师取得硕士学位,45岁以下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为40.11%。

教师队伍基本情况统计表2.师资主要成绩与成果本学年校内专任教师中,有63名教师参加了各类培训或进修,累计达1633天;有51名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累计为3079天;有6名教师在企业兼职,累计工作217天;有18名教师获奖22项,其中15项为国家或省部级;有14名教师主持或参与教学改革等17项课题研究;有17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得15项省部级以上奖励;有42名教师发表了论文56篇,有16名教师公开出版了13种高职高专教材;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课程16门,共同开发教材19种;完成校内学生各类培训3373人天,完成为社会在职人员技术培训51034人天,其中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2878人天。

3.师资队伍状态分析与上学年相比,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有较大改善,中高级职称人数达到13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由57.64%提高到60.63%;聘请的校外兼课教师进一步减少,专任教师中硕士学位比例由29.26%提高到33.03%,45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学位的占专任青年教师比例由38.25%提高到40.11%。

说明学院师资职称结构和学历学位结构又向合理化迈进了一步;所聘请的校外兼职教师承担校内实践技能课教学工作量占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总量的99.22%,所承担的C类课程门数占开出所有课程门数的44.59% 。

从整体结构分析可以看出,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结构比例仍然偏低,还不能满足全部教授B/C类课程的要求,尚需努力提高。

四、教师教学状态分析1.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开出课程情况良好本学年,23个专业均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进程表要求开设了规定的全部课程,开设课程总计达到1309门次,其中A类课程453门次、B类课程670门次、C类课程186门次,共计完成71632课时,其中A类课程12944课时、占18.07%,B类课程33764课时、占47.13%,C类课程24924课时、占34.80%。

各专业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均达到50%以上。

选用高职高专教材比例为87.55%。

2.授课地点分析本学年,在所开设的共计1309门次课程中,实施授课的地点统计结果如下:授课地点统计表可见学院教师在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化”和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念的影响下,已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付出了行动。

B、C类课程在一体化教室、机房、实践场所、校外实训基地、语音室等地点授课的分别为50.37%和94.08%,所有课程在普通教室授课的课程只占 5.5%。

这充分说明,在职业院校里绝大多数课程完全在普通教室授课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不再重现,职业院校教师注重的是各种能力的培养。

3.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分析本学年,学院教师在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标准的拟定与实施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在开设的1309门次课程的授课中,绝大多数课程选用传统的讲授法也已经成为历史,更多的课程纷纷采用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或案例教学、讲练结合、实践指导法等授课方式,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授课方式运用统计表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计算机房等,在课程教学中采用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的课程门次占开出总课程门次的74.56%,完全采用讲授法的比例只为24.22%。

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及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了。

4.课程考核方式分析本学年,在学院大力提倡课程采用过程化及应用能力考核方式改革的前提下,各类课程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观,全院开设课程在考核方式改革上成效比较明显,在开设的1309门次的课程考核方式上,采用笔试结合操作、笔试结合上机、口试,提交作品、报告或方案,阶段过程化等考核方式的比例明显增加,其具体情况统计如下:课程考核方式统计表由统计分析可以看出,1309门次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完全采用笔试考核的比例占33.84%,有66.16%的课程采用了适合职业教育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核方式,主要表现为学生上机操作、情景模拟及实际操作考核、口试与答辩考核、提交作品及提交方案考核等方式,这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广大学生进一步强化重学习过程,轻最终闭卷考核的传统理念,由此使学院强化技能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通过分析还可以看出,对于B类课程采取笔试考核的比重仍然较大,尚需进一步加大改革考核方式的推动力度。

5.教学质量监控情况本学年在两个学期教学管理过程中,全校学生、系部同行教师(含校外兼课教师及校外兼职教师)、领导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社会)等对全部任课教师(除长期病休、新引进教辅人员外)分别进行了网上评教。

通过网上评教、检查其教学文件及教学资料、检查验收考核方案及试卷等环节的监控,比较有效的保证了教学质量。

通过对上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占全体毕业生的96.75%。

自本学年开始学院引入了第三方(麦可思)教育教学评价,这将对学院今后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实习实训状态分析1.实习实训教学条件本学年新增1个校内实践基地,共计48个,建筑面积为28166平方米,设备总值3600.326万元,其中有10个训练室为地方财政支持重点建设,有9个训练室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

48个基地功能基本覆盖所有专业相关实训项目,并且使用频率高。

本学年全院拥有签订合作协议的校外实习基地75个,可为全部23个专业117个实习实训项目提供教学服务。

2.实习实训教学运行情况本学年校内有48个实训基地,共计接受了208项主要实训教学任务,使用频率达到1243718人时,平均每个基地使用25910人时,平均每周(按40小时计)使用648人时。

另外,本学年校内实训基地用于为企业培训员工,其社会使用频率达33617人时。

校内实训基地使用效率统计表如下:校内实训基地使用效率统计表由此可见,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使用频率很高,基地充分发挥了各种技能训练功能。

本学年共有75个校外实习基地,共计涉及117个实习实训项目,接收了6502人次学生实习实训,累计使用14650天,其中接收了812名学生进行半年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及学生管理人员1488人次下基地指导、管理,保证了实习教学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