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的空白处)1.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中,( B )时期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A.直觉观察时期B.分析为主的时期C.独立学科时期D.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时期2.从古希腊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属于教育发展历程的()。
A.直觉观察时期B.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C.形成独立学科时期D.前实证主义时期3.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是()。
A.整理知识B.创新C.经验描述D.继承4.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A.教育观察研究B.教育调查研究C.教育测量研究D.教育实验研究5.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A.收集资料B.选择课题C.提出假设D.制定方案6.教育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A.教育研究成果的展示B.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C.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D.教育研究成果的概括7.课题论证的目的是()A.避免选题的盲目性B.鉴定选题的准确性C.审查课题的实用性D.完善课题的合理性8.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A.课题审查B.课题论证C.课题评估D.课题鉴定9.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源于()A.问题的应用价值B.问题的范围C.问题的学术价值D.问题的意义10.“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11.在文献检索中,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进行查找的方法是()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12.国内外许多学者均通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A.日记描述法B.描述记录法C.轶事记录法D.连续记录法13.有明确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的观察是()A.结构式观察B.非结构式观察C.直接观察D.参与性观察14.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的方式可分为()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C.自然情境观察与实验室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15.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是()A.洛克B.裴斯泰洛齐C.皮亚杰D.陈鹤琴16.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是()A.自然情景观察B.实验室观察C.结构式观察D.非结构式观察17.主要用于反应个体、事件或新异教育现象的调查是()A.普遍调查B.抽样调查C.现状调查D.个案调查18.调查不同年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这属于()A.现状调查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普遍调查19.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A.开放式问题B.事实性问题C.态度性问题D.封闭式问题20.问卷调查中问卷的主体部分是()A.标题B.指导语C.问题D.结束语21.测量的最高层次是()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定比测量22.对人们在某一生活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的某一研究问题进行的一次性收集资料的研究是()A.结构性访谈调查B.非结构性访谈调查C.一次性访谈调查D.重复性访谈调查23.一个规范的教育实验研究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下面不属于教育实验要素的是( ) A.一定的理论和假设B.人为控制某种因素C.自变量的选择D.探讨某种因果关系24.下面不属于教育实验研究基本特点的是()A.合理控制无关变量B.一定的理论和假设C.自变量的操作D.因果关系的探讨25.教育实验具有多种分类标准,按照实验环境和控制程度不同可以分为()A.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B.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与改进性实验C.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D.单因素实验与多因素实验26.教育实验具有多种分类标准,按照研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A.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B.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与改进性实验C.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D.单因素实验与多因素实验27.在教育实验研究中,教育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指的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28.影响教育实验研究内在效度的因素是()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测验29.在教育实验研究中,可以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的方法是()A.隔离法B.恒定法C.匹配法D.干扰法30.影响教育实验研究外在效度的因素是()A.设计控制B.履历效应C.样本的代表性D.被试的选择31.最早提出行动研究的是( )A.勒温B.柯勒C.艾略特D.寇利32.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过程,其最后一个环节是( )A.观察B.计划C.反思D.行动33.行动研究最先运用的学科领域是( )A.人类学B.教育学C.心理学D.社会学34.教育行动研究是指专业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对具体教育情境的研究,其目的是()A.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B.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C.在行动中研究D.由行动者研究35.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不包括()A.为行动而研究B.在行动中研究C.由行动者研究D.为推广而研究36.集中量数是用来描述数据分布()A.集中趋势的统计量B.差异情况的统计量C.离散程度的统计量D.相关系数的统计量37.下列哪个不属于常用的差异量数()A.中位数B.全距C.平均差D.标准差38.资料整理和资料分析的首要工作是()A.资料的汇总B.资料的分类C.资料的审核D.资料的归档39.教育资料的定性分析对象是()A.统计数据的描述性资料B.质的描述性资料C.量的描述性资料D.观察结果的描述性资料40.下列不属于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是()A.数据的图示法B.系统分析法C.比较分析法D.归纳分析法41.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是()A.实验报告B.学术专著C.观察报告D.调查报告42.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包括()A.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和教育实验报告B.学术论文、教育观察报告和教育实验报告C.学术论文、教育调查报告和教育实验报D.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教育观察报告43.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为()A.学术论文B.实验报告C.教育调查报告D.教育实验经验44.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是研究的()A.结果B.方法C.讨论D.目的45.调查问卷应该放在调查报告的以下哪个部分()A.前言B.正文部分C.结论和建议D.附录部分46.教育研究报告中列举参考的书籍,表述的主要项目和顺序是()A.书名、作者姓名、出版单位和时间、页数B.出版单位和时间、作者姓名、书名、页数C.出版单位和时间、页数、作者姓名、书名D.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单位和时间、页数47.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A.教学实践B.教学理论C.教师D.学校48.下面属于学校研究的微观层面研究的内容是()A.课外活动研究B.班级互动研究C.教学活动研究D.管理活动研究49.2005年,校本教研项目工作以关注农村,城乡联动,()为重点,区域推进取得重大进展。
A.回归常态B.均衡发展C.立体互动D.联片教研50.今后校本教研项目工作的重心是()A.制度建设B.教学资源C.课堂教学D.活动创新二、判断题(下面说法,正确的在题号前括号内打“√”,不正确的在题号前括号内打“×”)()1.任何教育研究方法都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具有主观性。
()2.历史研究法主要是用来描述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一种方法。
()3.教育研究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4.在教育研究的多种方法中,并不存在最优方法。
()5.教育文献检索的最后工作是以分析为基础,撰写文献综述报告。
()6.搜集研究文献的目的是掌握和摘取与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以便利用。
()7.科学观察表现出强烈的目的性、计划性及系统性特点。
()8.实验观察是指在人工控制环境中改变观察的自然状态。
()9.问卷调查中问题的形式按回答的方式可以分为事实性问题和态度性问题。
()10.定距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鉴别。
()11.确定无关变量的控制措施,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12.教育实验研究得出实验结果和结论的是总结评价阶段。
()13.行为研究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成长的重要途径。
()14.行为研究主要是专业者对具体教育实践行为的研究。
()15.定量分析中数据的归类整理主要是转换地位量数。
()16.小样本(样本容量小于30)时,两个平均值差异程度检验的方法是t检验。
()17.教育调查报告是对教育调查材料通过整理分析而形成的有事实、有分析、有理论观点的文章。
()18.教育实验报告是对教育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全面总结。
()19.校本研究的内容决定了校本研究是应用研究。
()20.教师是校本研究的主体同时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
三、简答题1.请简述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是什么?2.请简述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请简述课题研究设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4.请简述教育观察实施程序中准备阶段的具体任务?5.请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6.请简述教育观察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7.请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特点是什么?8.请简述制定教育调查计划的内容是什么?9.请简述访谈调查的优点是什么?10.请简述教育实验实施阶段的具体任务是什么?11.请简述教育实验研究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2.请简述教育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是什么?13.请简述教育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是什么?14.请简述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是什么?15.请简述教育研究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6.请简述校本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四、分析论述题1.如果要确认某地区是否存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可能有以下三种研究思路:(1)称书包;(2)课堂观察;(3)问卷调查。
试分析这三种研究思路的优势,并提出你自己的研究设想。
2.某小学开展了一项“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研究,教师们运用探究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
为了了解此项改革的情况,可能有下面三种观察思路:(1)结构式观察;(2)非参与性观察;(3)时间取样观察法进行听课,试分析这三种方法的优劣,并提出你自己的观察设想。
3.某初中二年级有五个自然班,用抽签的方法抽取两个班,随机决定其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比班,在两个班使用同样的教材、以同样的进度进行数学教学,对试验班每节课进行5分钟反思(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练习,持续半年后,用统一测试的方法检测出实验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明显优于对比班。
请您指出该研究的类型、特点,可能的研究假设、自变量、因变量,并按照该类型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草拟一份研究报告。
4.《教育心理学期刊》的编辑居尔·勒温曾说过:“如果想使研究有实质性的贡献,必须把它建立在该领域充分翔实的知识基础上,而且在文章的导言中必须反映这些知识……不幸的是,我们有时收到一些调查人员所写的报告。
他们完全建立在前人的,而且已经过是的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