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Demonstration Analysis of Residents’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Town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中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截取了1996-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图文起用生动的描述了新时代里居民消费的特征,在此基础又综合了其它方面的资料以及党中央的近期的文件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边际消费倾向恩格尔系数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ed to the world, china’s economy has developed quickly, especially in east-middle area, thus town resident s’ consumption structure has experienced a series of change and emerges a lot of new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gathered a lot of data analyzed the demonstration of resident s’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some advice on optimizing town resident s’consumption structure.Key Words: Town Resi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Marginal consumption trend; Engle coefficient;一.消费结构的构成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消费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消费结构可以按实际支出的各方面分为吃、穿、住、用、行等具体形式,也可以按消费的内容分为实物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还可以按支出形式划分为自给型消费和商品性消费,还有人按需求层次划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等。
消费结构反映了消费的具体内容、水平及质量。
本文通过阅读数本文献,用文字总结出了居民消费的被大家常用的消费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收集了近几年的数据通过统计软件以及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如果不考虑消费信贷, 收入是约束消费的根本因素。
按照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居民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随之增加, 但是消费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即边际消费倾向在0 到1 之间。
同时凯恩斯还认为, 消费对收入的比率即平均消费倾向(APC) 是随收入的上升而下降的。
我国城镇居民从1996 年到2004 年人均收入从5330 元增长到9421.60 元, 消费水平也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从3537.6 元增长到7182.1 元, 但从整体上来说增长幅度小于收入的增长幅度(APC 值) 。
这也使得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在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增长中得到了证实。
(一)食品支出食品消费是人类最基本的消费需要。
研究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状况, 一般用食品的消费总额占总消费额的比例大小, 即恩格尔系数来评定。
1995 年到1999 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处于0.5- 0.4 之间, 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这说明我国城镇居民已经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进入新世纪, 恩格尔系数一直维持在0.37 左右。
这说明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城镇居民在食品支出上从注重数量的提高转变为注重质量的改善。
(二)衣着支出衣着支出在整个消费支出中基本处于稳定的状态。
但与此同时, 衣着支出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城镇居民消费总支出额的增长速度较快, 而用于衣着的支出基本稳定,所以使衣着消费有下降的趋势。
(三)住房支出住房是重要的居民基本生活消费资料。
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支出比重在1996 年略有下降为7.7%, 而后一直持续增长到2004 年的10.2%, 其中增长最快的是2000 年, 相比上一年增长了1.5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住房比重有升有降的变动趋势是和国家执行住房改革的力度密切相关的, 但由于住房改革政策的推行相对于其他政策而言较为缓慢, 所以城镇居民对住房消费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就造成了住房比重在总消费中的升降变化。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家庭设备作为耐用消费品对其购买存在一定的周期性。
1998、1999 两年是家庭设备购买的高峰期, 而随后的几年的支出下降也预示着下一个更新换代高峰期的到来。
而家庭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逐渐流行的家政公司在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同时也促使了这一行业的新型的发展。
(五)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支出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的支出不断增加, 增长幅度也超过了历史水平。
城镇居民在生活水平达到富裕阶段, 开始重视身心健康和保健, 也说明人们对于科技进步带来的医疗更新有足够的信心。
交通通讯的增长率要略高于医疗保健的增长, 这要归功于近几年来我国城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通讯工具的不断降价。
(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城镇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
近些年来城镇居民用于教育的支出比重不断提高, 其中增长最快的是2002 年, 为902.28 元, 占消费总额的15%, 而2002 年以后有所降低, 为14%。
对于娱乐服务的支出,随着我国双休日的普遍推行和黄周长假政策, 在这方面的消费增长也具有一定的潜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因而必然导致消费结构向较高层次变表1 1995 - 2003 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及其构成单位:元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5)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化- - 消费结构升级。
消费结构升级是指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 人们用于自身发展、休闲享受及其他消费的比重、内容、方式不断增多, 居民消费效用不断提高的过程。
总之, 社会进步、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增长、消费构成的改变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都是促使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以下部分内容主要应用简单的数据的比例的计算,以及经济学中的常用的恩格尔系数以及需求弹性分析,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居民在最近十年中在消费方面的变化!二.类型分析(一)各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的分析1.各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的数据以上数据有表1计算而得2.数据结果分析:(1)食品、衣着消费支出总量不断上升,比重平稳下降。
近年来,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农产品结构调整,各种优质农副食品产量逐步增加,市场货源充足。
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2005年食品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914.39元,比1996 年增长了36. 86 %。
衣着消费则比1996 年同期增长33. 08 %。
而食品在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重由1996 年的48.6 %下降为2005 年的36.7 % ,同时衣着消费也由原来的12.5 %下降为10.1 %。
这表明,我国城镇居民食品、衣着消费支出在绝对数不断上升的同时,相对比重平稳下降,城镇居民正从以满足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阶段逐步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阶段过渡。
(2)交通通讯及居住方面的支出持续增长,支出比重日益增大。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价格的下调,移动电话及私人汽车已成为我国近年来新的消费热点。
从趋势上看,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旺盛。
数据28 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 2006 年第3 期显示,2005 年人均用于交通通讯的支出为996.72元, 比1996 年增长了321. 68 % , 年均增长35. 74 %。
住房的商品化改革,使人们用于居住方面的支出也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
2005年人均用于居住的消费支出808.66 元,比1996 年的300.85 元,增长了168% ,年均增长18.7 %。
(3)支出额和相对支出比重上升的同时,远期消费也随之增长。
在医疗保健方面,由八年前的143.28 元,猛增至600.85 元, 增长了3. 2倍。
文教娱乐业也是近年来增长较大的一项,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在这一方面的支出额人均1097.46 元, 比1996 年的374.95 元, 增长192% ,年均增长27 %。
(4)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总量上保持平稳,比重上呈现下降趋势。
九十年中后期,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主要以更新换代为主,除2000~2001 年经历了一个高峰之后,其余各年份基本上都是平稳发展,中低档的消费品对城镇居民而言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二)恩格尔系数分析表3 各年份的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一个国际上通用的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质量的指标,即食品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自1996 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小于50 % ,尤其是2000 年为39. 4 % ,2001 年为38. 2 % ,以后逐年下降,这说明我国城镇居民已经从小康生活向富裕生活迈进。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教育收费及住房货币化,恩格尔系数可能偏低,但总体上还是反映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与实际是相符合的。
(三) 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所谓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当收入增加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消费商品的数量增加的百分比,各项消费额及其边际消费倾向,各项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表4 2003 年我国城镇居民各项消费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以上数据有表1计算而得观察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在可支配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八项消费支出的弹性均为正值,说明收入的提高,会刺激商品及服务的消费,各类消费品仍然存在增长空间。
其中ei > 1 的有4 项,分别是医疗保健(1. 6442) 交通通讯(1. 2677) 、文教娱乐(1. 4266) 和居住(1. 2991) , 表明这几项消费尚属于城镇居民消费中的“奢侈品”, 居民对这几类商品需求量的支出会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用于这几类的消费性支出将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小,是现阶段居民消费中的“必需品”。
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时, 尽管消费者对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需求量都会增加, 但对必需品需求量的增加是有限的,而对奢侈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较多的。
三、市场营销对策建议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 必然使得提供消费品的企业面临一个新的挑战。
旧的消费品已经不能适应消费者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