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的应用最大面积学案
留格初中初四数学主备教师:审核人:
辅备教师: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掌握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小)值,经历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二次函数的认识,体会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获得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模型和数学应用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①回顾并掌握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要求学生能应用基本结论的同时掌握配方法。
②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其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从几何背景及实际情景中抽象出函数模型。
【教法】:探索、归纳总结。
【教具】:导学案、白板课件
【课型】:新授课
【学习过程】
环节一: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如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部作一个矩形ABCD,其中AB和AD分别在两直角边上.
(1).设矩形的一边AB=xcm,那么AD边的长度如何表示?
(2).设矩形的面积为ym2,当x取何值时,y的最大值是多少?
环节二: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1)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设AD=xm,那么问题的结果又会怎样?
①如果设AD=x cm,通过条件把AB用x表示出来。
②设矩形ABCD的面积为y cm2,把y用x表示出来。
练习:某建筑物的窗户如图所示,它的上半部是半圆,下半部是矩形,制造窗框的材料总长(图中所有的黑线的长度和)为15m.当x等于多少时,窗户通过的光线最多(结果精确到0.01m)?此时,窗户的面积是多少?
环节三: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二次函数应用” 的思路
1.理解问题;
2.分析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用数学的方式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4.做数学求解;
5.检验结果的合理性,拓展等.
环节四:学生探究,教师引领:(给同学充分的时间考虑,1号同学发言交流,教师引导补充)环节一中如果进行如下设计,即把矩形改为如图三所示的位置,其它条件不变。
那么矩形的最大面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