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膜分离技术发展迅速.

我国膜分离技术发展迅速.

我国膜分离技术发展迅速导读:膜分离技术起步于本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不过三十多年,但由于它具有分离过程无相态变化,基本在常温下进行,特别适用对热敏感物质的分离过程属物理变化或物化变化,分离范围可以从小分子到大分子膜分离技术起步于本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不过三十多年,但由于它具有分离过程无相态变化,基本在常温下进行,特别适用对热敏感物质的分离过程属物理变化或物化变化,分离范围可以从小分子到大分子;从细菌到病毒;从蛋白质、胶体到多糖;分离过程仅仅是简单的加压输送,易自控、占地面积小等特点,特别是与其它如蒸馏、冷冻、萃取等分离方法比较,节能效果显著,因此受到各工业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

不少国家把膜分离技术纳入国家计划和关键技术。

1991年世界膜市场总产值约19.41亿美元,膜装置产值约80~90亿美元,1996年估计膜产值达30亿、膜装置产值可达130~140亿美元,如果进一步推算到膜工程,产值将比膜装置增进3~5倍,由此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膜技术研究起步于1966年,70年代末开始步入工业化,并不断扩大研究应用领域,目前已形成一支相当规模的膜及膜应用技术的研究队伍和膜产业基地。

1996年估算,膜分离技术产业,总产值约3.5~4亿人民币,与国家市场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

与国际市场的差距主要在于:一是对膜技术这一高新技术的认识,二是膜技术推广应用领域亟待进一步扩大,并建立相应的示范工程,三是面临一些国外膜及膜装置,膜工程的大企业进入我国,以独资或合资企业形式加大竞争,四是国内膜技术膜产品质量、品种与国外尚存在较大差距。

从总体水平上约落后发达国家5~10年。

膜技术快速发展引来巨大商机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情况的加剧,水资源开发、工业和饮水处理、废水处理及再利用成为各国研究开发的热点,而膜分离技术正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净化技术。

有专家预言,膜技术及与其它技术集成的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目前采用的传统分离技术。

现在,膜技术已与光纤、超导技术等一起成为21世纪十大高科技产业之一。

膜分离技术是指利用具有特殊选择分离性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或无机材料,制成不同形态结构的膜,在一定驱动力作用下,使双元或多元组份的特定组份因透过膜的速率不同而达到分离或密集的目的。

由于这种技术是采用物理方法分离组份,因而清洁无污染、操作及设备简单、能量损耗少,并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子电力、食品、医疗、环保等领域,因此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

作为一门新兴的高技术产业,膜分离产业在全球都保持了超过8%的增长率,在我国也有着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8000亿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1300亿~2300亿立方米,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因此开发新的水资源如进行海水淡化势在必行,而目前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海水淡化是最经济而又清洁的方法。

另外,近年来我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吨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可见,我国环保水处理方面对膜应用的量将很大,这一领域也被业界认为是增长潜力最大的领域。

在生物医药和食品生产过程中,微滤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球以血液渗析膜的市场最大,约占总销售额的50%。

近几年来,膜技术在生物工程、医疗和血液渗析治疗领域的应用增速惊人,仅美国的年增速就超过了13%。

由于其广泛的用途及极好的市场应用前景,膜技术及膜材料的开发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谁掌握了膜技术,谁就掌握了化学工业的未来‘已成为业界的共识。

各发达国家都在积极部署,投巨资发展该技术及产业,抢夺制高点。

一直以来,美、日、欧始终处于世界膜技术的前沿,主导世界膜技术发展的方向,基本上垄断了世界膜市场。

他们的特点是研发实力强、产品品种多、系列化。

目前我国的膜材料以进口产品为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80%以上为引进产品及技术,膜产业整体处于技术水平较低、研发实力较弱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尽管如此,我国膜市场的量增长却很快,业内专家预计到2015年,我国的膜市场可望超过200亿元,届时将占世界膜市场总量的10%~15%。

在意识到了巨大的市场与研发的差距后,国家已投资建设了多个膜产业示范基地,如废水处理用膜组件及系统处理装置产业化示范工程、建立复合反渗透膜国产化及水工业成套技术装备生产基地等,这对于促进我国膜材料、膜技术的国产化,提高我国膜产业的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的膜行业在世界膜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令人瞩目的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分离技术,自60年代逐渐开始大量工业化应用之后发展十分迅速,其品种日益丰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每年的销售额以14%~30%的速度增长,被专家认为是20世纪末到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高科技之一。

据有关文献估计,目前膜分离技术世界市场规模已达到每年200亿美元以上。

除了透析膜主要用于医疗用途以外,几乎所有的膜分离技术均可用于石油、天然气及石油化工和环保行业中。

反渗透膜和纳滤膜作为主要用于水及其他液体分离膜,在分离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膜材料从初期单一的醋酸纤维素非对称膜发展到表面聚合技术制成的交联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操作压力也扩展到高压(海水淡化)膜、中压(醋酸纤维素)膜、低压(复合)膜和超低压(复合)膜,80年代以来又开发出多种材质的纳滤膜。

膜组件的形式近年来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中空纤维式、卷式、管式及板框式以外,又开发出回转平膜式和浸渍平膜式等。

工业上应用最多的是卷式膜,它占据了绝大多数陆地水脱盐和越来越多的海水淡化市场,中空纤维膜在海水淡化应用中仍占有很高的份额。

膜分离技术除了目前已普遍应用于化工、电子、纺织、轻工、冶金、石油等工业领域外,还将在节能技术、环保技术、清洁生产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可以取代传统的能耗较高的技术,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工业技术的主要措施之一。

我国水资源十分紧张,水污染极为严重,随着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将进一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由于膜技术能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回收有用的物质,变废为宝,甚至可以实现闭路循环,因此在清洁生产工艺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在饮用水净化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用更是十分普遍。

一、在制定我国膜分离技术及产业发展规划时,应充分重视膜分离技术在环保产业中的应用。

二、加强膜产业与环保产业的有机结合。

三、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膜分离技术在环保产业中大有作为的应用前景,要使领导部门、科研单位、膜产业部门和潜在用户都有所了解和认识。

四、大力支持和推动科研设计部门开展深入的应用研究,建立膜分离技术在环保产业中的各项生产性示范设备与工程。

五、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与国内自己研究开发的技术和设备相结合;科研、设计、生产部门与环保部门相结合;注意多种技术的组合运用。

六、制定生产标准,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引进竞争机制,推荐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坚决淘汰落后技术和劣质产品。

膜市场空间大据中国膜工业协会根据近几年膜工业发展速度和经济建设的预测:2005年,我国膜市场将达50亿元以上,2015年,膜市场可望超过200亿元,将占到世界总量的10~15%———我们无法去追究是工业文明还是人口无休止的增长,还是我们对自然资源索取的贪婪,反正我们已面临着水的危机:早在70年代中期,由于众多的河流遭到严重污染,全世界有70%的人无法保证卫生、安全地用水。

淡水资源的日益匮乏,使人们一再把目光投向浩瀚的海洋,地中海中部的马耳他,成功地去除导致海水又苦又咸的盐类物质,从中获得了淡水,为岛上的3万居民和前来观光的旅游者提供忠实的服务。

是什么迫使海水在这里乖乖的缴械投降了?是膜!在这里,马耳他利用反渗透膜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厂。

有资料说,反渗透技术已成为海水、苦咸水淡化和纯水、超纯水制造最经济的手段,采用此技术改造的海水已为世界上1亿多人口解决了吃水问题。

21世纪的“魔” 有人在谈到膜的时候,根本不说膜,而是直接用“魔”来称呼。

膜真的有那么神气吗?就让我们先认识一下什么是膜?其实膜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里,理论上讲,膜就是利用具有特殊选择分离性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或无机材料,制成的不同形态结构的膜,在一定驱动力的作用下,使双元或多元组分的特定组分因透过膜的速率不同,而达到分离或特定组分密集的目的。

浅显地说,大家所知道的肾透析、饮用的纯净水都是膜的功绩。

生物体内,膜是不同组织间的屏障。

物质交换时,它只允许其中的某些物质通过,而排斥其他物质。

用形象一点的话来讲,任何肮脏不堪的水,经过膜技术的处理,流淌出来的就是可以饮用的清洁水。

从材料上分,可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按功能分,可分为分离膜和反应膜。

有研究说,仅可用作有机膜材料的就有几百种。

由于它的种类繁多,组合的多变,在环保、医药、化工、食品、电子、冶金、纺织等众多领域里都身手不凡,被公认为是当代最有前途的高新技术之一。

有专家预言,21世纪,膜技术及其与其他技术集成的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目前采用的传统分离技术,达到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之目的。

对推动人类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有关机构也指出:膜技术与光纤、超导等技术将成为主导未来工业的六大高新技术之一,也将是新世纪十大高科技产业之一。

目前,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谁掌握了膜技术,谁就掌握了化学工业的未来”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世界有膜已“成长” 20世纪50年代末,以离子交换膜为代表的渗析和电渗析技术,率先创建了膜工业,在脱盐和浓缩等方面得到了普遍应用,尤其是离子交换膜技术的发展,使制碱工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膜技术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研究开发出了以空气为气源的膜法富氧技术;用于低分子切割的纳滤膜技术;高通量、高脱盐率的反渗透复合膜技术;用于有机溶剂分离的渗透汽化技术和用于微滤和超滤的无机膜分离技术等,这一切为膜分离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膜分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新的膜分离技术也正不断推出。

如工业气体膜法脱湿技术、工业气体酸性组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膜法脱除有机蒸汽脱除与回收、天然气膜法净化、膜法废水资源化、城市中水回用、水中溶解气体脱除等技术已陆续投入中试和工业试验。

而以有机物分子切割为目标的膜分离技术,以膜反应和反应分离为目的的膜技术,以高温、耐腐蚀、高强度的无机膜、生物膜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高新技术。

因此,可以说膜分离技术是对社会发展有着长远持久影响的高新战略性技术,是环境保护的最佳“拍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