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概念规划和新区城市设计综合方案
简 介
一、概况
德阳市概念规划和新区城市设计综合方案,是在2012年3月份由五家单位提供的竞标方案的基础上,由广州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联合体,进一步提炼、深化、总结后整合而成。
二、德阳城市发展定位
“古蜀文明之都”、“东方智造之城”、“绿色温情德阳”。
三、德阳发展目标
“世界新能源重装产业中心”、“中国第四极智造引擎”、“成都大都市圈北翼极核”、“绿色新田园城市”和“古蜀文化旅游名城”。
四、方案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德阳战略发展的核心思路
(一)宏观:“跳出德阳看德阳”-德阳市市域战略规划
1.在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的背景下,应对天府新区,提出的宏观战略思想:
(1)“一体两翼、成德同城,全力打造北翼核心区”,在成都北翼中强化德阳核心地位。
(2)“成德同城、交通先行”、“八脉纵贯、跨界生活”。
2.构建“全域德阳”,强化城镇群竞争力和凝聚力,建立
“1+5+X”组团城镇群市域城镇体系结构和“三环五廊”市域空间结构。
3.进一步强化德阳主导产业的支撑体系,突显市域产业特征,以低碳可持续为目标实现新型工业化。
弘扬“三星堆文化”、“三国文化”、“德孝文化”,突出工业立市、文化强市。
4.城市宏观景观风貌特征:“双龙戏珠”、“山水相依”。
(二)中观:“拉开布局,构建大德阳”-德阳市两大新区概念规划
力争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00万,用地规模控制在200平方公里。
1.中心城区:
(1)空间拓展方向:“北延、东进、南联、西调”,近中期发展重点:向北向东;
(2)空间结构:“一主轴、两廊道、三核心、四次轴”(一主轴:绵远河城市发展轴;两廊道:石亭江生态廊道、龙泉山生态廊道;三核心:大城北综合服务核心、中心城区传统服务核心、南部产业服务核心;四次轴:城北综合城市发展次轴、长江路城市发展次轴、金沙江路城市发展次轴、城南产业发展次轴);
(3)生态结构:“绿、泽、田、园”为特色,构建“山水相依、城田交融”的生态体系。
点线面相结合,形成“一脉一核三廊五心多点”的“指状城市”空间形态与生态格局(一脉:龙泉山生态绿脉;一核:三星湖生态核;三廊:绵远河、石亭江、鸭子河,以及区域性交通防护廊道等组成的生态廊道;五心:三星
堆文化遗址绿心、三江汇流生态绿心、石亭江生态绿心、东湖山公园生态绿心、绵远河湿地生态绿心;多点:以二十四个节气公园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区的城市绿化节点)。
2.旌东新区:
(1)旌东新区定位:融商汇智之城、文化旅游中心;
(2)发展思路:“向北向东向山要地”;
(3)产业支撑体系:以中央商务和双东教育园区为两大核心产业,以高端休闲、绿色商务为支撑产业;
(4)规划结构:“七星伴月”,围绕“生态核心”构建七个复合型的功能组团;
(5)建设用地规模:主区:56.52平方公里;副区:10.98平方公里。
(6)人口规模:主区:65.26万人;副区:10.08万人。
3.亭江新区:
(1)亭江新区定位:东方智造之城、传统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2)发展思路:强化产业服务职能,“以产拓城、以城兴产、产城互动”;
(3)产业支撑体系: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装备制造;
(4)规划结构:“一核三片区”;
(5)建设用地规模:主区:65.89平方公里;副区:5.13平方公里。
(6)人口规模:主区:62.37万人;副区:4.82万人。
4.老城区:以完善城市功能,宜居宜业为重点,优化发展。
(三)微观:“北部打造城市会客厅CBD,南部开拓中央创新区CID”- 德阳市重点片区控规及城市设计
1.城市会客厅CBD-旌东新区起步区。
(1)发展定位:中央活力区,魅力商务城;
(2)设计愿景:
●现代化的高铁门户地区
●可持续性发展的总部办公CBD
●充满活力的现代城镇
●传统布局的现代社区典范
(3)发展规模:
建设总用地规模:1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7万人。
(4)空间结构:一轴一带,一心两片
●一轴:以城际北站为起点由西向东延续到东山浅丘的中
央轴线,是城市功能发展轴,也是片区空间形态的主要骨
架。
●一带:指依托绵远河以及其两岸湿地形成的生态景观休
憩带。
●一心:指的是城市级综合服务核心,包括金融证券、银
行保险、总部办公、大型综合商业等商务商业功能。
●两片:指的是以金融办公、文化商业、高端居住为主的
南部片区和以高端医疗、行政服务、休闲生活为主的北
部片区。
(5)城市空间营造:
●3500米景观中轴线;
●10000米“翡翠项链”;
●50公顷滨河中央公园
●3000米滨水岸线
●70公顷滨河湿地
●300—500米步行距离见绿
2.中央创新区CID-亭江中央创新区。
(1)发展定位:
●功能定位:领航亭江,对接成都的产业创新核心和产业
服务平台
●形象定位:连接两江、特色引领的城市重要公共空间节
点
(2)规划理念:中央创新,产城一体。
(3)发展规模:建设用地总规模:10.43平方公里;人口规模:7.9万人。
(4)规划结构:
构建“两核一带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两核”:围绕石亭江和绵远河形成的湖面设置两大公共空间节点;
“一带”:连接两大环湖核心的特色产业与休闲商业街区;
“多组团”:多个城市功能组团。
(5)核心功能布局:
●科研商务区
●休闲商业水街和小型企业总部基地 ●都市文化田园
●科技创智岛
●会议会展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