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叶草食叶草是经杂交育成的新品种,蓼科酸模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因含高蛋白、维生素、氨基酸、、钾、硒、叶绿素等多种有益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又称食叶菜、蛋白草、酸模菜、高维菜、高钾菜、氨基酸菜、长寿菜等。
食叶草既是—种新型的高蛋白牧草,用于发展节粮型牧草蛋白饲料,提高肉、蛋、奶品质,保障畜牧业健康养殖,又是一种天然植物蛋白资源,用于发展保健食品,强壮人类身体,改善生活质量。
食叶草“一草两用”,“粮草兼顾”。
由北京军信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柏绿山提出课题,用国外引进的酸模物种与中国野生的酸模物种进行杂交培育,并在我国多省区域进行种植试验成功。
食叶草因叶簇茂盛,叶色青绿,幼嫩润滑,故命名“食叶草”。
中文学名:食叶草别名:食叶菜、蛋白草、酸模菜、高维菜、高钾菜、氨基酸菜、长寿菜等。
拉丁学名:界:植物界科:蓼科属:蓼科酸模属目录一、形态特征二、生态特征三、生长环境四、植物特性五、应用价值、食品应用、养殖应用、绿化应用六、种植技术一、形态特征食叶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发达,茎直立不分枝,根茎部着生侧芽。
叶簇生,光滑全缘、叶色青绿,披针状长椭圆形,长至厘米,宽至厘米,叶柄长至厘米。
初夏茎梢着生淡绿透粉白色小花,圆锥花序,雄蕊~枚,雌花柱红紫色。
果实外包翅状的宿存萼片,三棱型小坚果,黄褐色,落粒性强,种子粒重为克。
食叶草主根粗壮肥大,具有越冬能力,茎直立、粗壮、有棱槽,株高达米。
拔节前茎缩在地表处,叶片重叠成莲座状。
收割后植株的地上部干枯死亡,根部的胚芽开始生长至冬眠,越冬休眠后,在根顶处长出新叶,进行第二次健康生长。
在冬季地上叶片枯死,在地下形成多个越冬芽,来年春天返青生长。
二、生态特征、食叶草种植一次可连续生长年之久,生长寿命长,鲜草产量高,在水源、肥料、田间管理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每亩产鲜草~吨左右,最高亩产量达到吨。
根据需要决定收割进度,一般在天左右收割一次。
南方一年四季种植收获。
、食叶草既具有高产、速生和品质优良的特性,又有极强的耐寒性,能耐-℃的低温,它还具抗旱、耐涝、耐碱、耐瘠薄、适应性广、抗逆再生能力强等特性,适于在盐渍土壤种植,可在值、含盐量的土壤生长发育,在盐碱土壤也能生长,不受土壤、山地、田间影响,均能种植生长。
、食叶草在温度℃以上高温季节,如果水源跟不上,生长缓慢,遇高温时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持水灌溉。
、食叶草在北方月中旬进入半枯萎期,来年月底返青,返青后根茎部的叶簇再生,春天茁壮成长。
三、生长特性、耐盐碱:食叶草在含盐量、值的盐碱地及沙荒地中均能正常生长,而大多数作物在土壤含盐量超过就不能正常生长。
它的抗盐碱特性对十足开发利用和改造我国盐碱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耐寒抗旱:由于食叶草品种是在北纬度以上地区培育而成,对寒冷具有“先天”的适应性,在℃条件下可安全露地越冬,抗寒性强,雪溶返青。
食叶草根系可深达~米,能十足利用深层土壤中的水分,在年降雨量为毫米的地区仍能生长,有效抵御因降雨少造成的热风干旱死亡,最适合在那些“靠天吃饭”的干旱地区种植。
但食叶草又是喜水植物,水充足了长的快,产量高,品质好。
、产量高:由于食叶草生长力强,北方春、夏、秋三季收获,南方一年四季随割随长,亩产鲜草高达吨,平均产量吨左右。
四、植物特性、健康丰富:食叶草据测定,叶簇期含粗蛋白~,可消化蛋白达至,含有种氨基酸、、叶绿素及丰富的β—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及锌、铁、钾、硒、钙等有益矿物质元素。
、适口性强:食叶草改良了父母系的酸度与涩度,质地细嫩,切碎后柔软多汁,微甜香,适口性好,猪、牛、羊、兔、鸡、鸭等各种畜禽及鱼类均喜食。
、药效作用:食叶草因含有极少数植物所含的芦丁、单宁(这两种成分已作为常规药物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长期食用有益于心脏血管疾病预防,特别是对糖尿病、‘三高’患者健康十分有益。
五、应用价值、食品保健应用:食叶草开发蔬菜、健康食品 (馒头、面条、水饺、挂面)、糕点、调味品、草豆腐)、植物奶、植物饮料、植物蛋白粉、功能性保健品等。
、绿色养殖应用:食叶草是一种高产、高健康的优良牧草,养殖各种畜禽及鱼类,效果优于其它牧草,不但提高肉、奶、蛋品质,综合效益显示饲养成本降低左右,经济效益提高。
主要用于鲜饲、与能量饲料混合青贮、制作蛋白饲料等,适口性极好,畜、禽均喜食。
也可制作鱼、虾饲料和宠物粮。
、绿化环境应用:食叶草因叶片多,冠幅大,生长迅速,能形成巨幅的绿色屏障,覆盖地面,呈现一片翠绿景观,绿化环境。
食叶草作为地被植物护坡植被,具有良好的防尘、降温、增湿、净化空气、防止表土流失等功效,也是改良沙荒地、盐碱的最佳植物。
六、种植技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不同条件和不同年度的气候因素,十足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科学种植,提高食叶草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一)种植进度:北方春播或秋播,南方一年四季播种。
(二)种植方法:播种或育苗移栽。
食叶草种植采用大田直播或育苗移栽两种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种植方式。
两种方法优质对比:★育苗移栽:食叶草由于种子细小,育苗移栽好处是提早栽培进度。
特别是在盐碱地、沙荒地和炎热期,育苗移栽比直播容易成功,节约种子,出苗整齐,管理方便。
育苗移栽虽然种子量减少,但人工费用大,成本相对比直播增高,不适合大面积种植,可采用机械化移栽。
★大田直播:好处是能够实行机械化作业,有利于节省劳动力。
大田直播对耕地、翻地要求细质,对土壤的地表温度、气候温度、水分等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育苗移栽⑴育苗方式:育苗方式分为保护地育苗、塑料薄膜覆盖育苗、遮阳网育苗、露地育苗。
可根据便利条件选择,几种育苗方式注重在气候条件适宜、温湿度都有保证的情况下进行,做好管理环节。
⑵育苗地选择:育苗基地应选择离大田较近、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疏松、有灌溉条件的温室、大棚或露地。
地下病虫害严重的老菜田以及盐碱地不适作育苗地。
⑶作畦:育苗畦宽米左右,长度可以根据需要和条件灵活掌握,以能够整平畦面为限度。
畦面要求平整而细碎。
每亩施吨腐熟过筛的厩肥。
播种前要灌足水。
在粘重土壤育苗最好在畦面铺一薄层沙土盖住畦面即可。
⑷育苗种子处理:播种前应先将种子用水浸泡小时,清除杂质和瘪粒,在室内晾至种皮无水、种子自由滑落时即可播种,浸种过的种子不宜再过分干燥,大面积直播不可采用此方法。
⑸育苗方式:食叶草种子特别小,为了预防种子被水冲进土块里,影响出苗,苗床必须先施足基肥,耙平,耙细,浇足底水,待水分下渗后再按行距播种,覆土厚度不能超过厘米厚,在苗床上盖塑料薄膜,约天左右即可出苗。
幼苗期宜稍遮阴,防止烈日灼伤。
为了使出苗期保持土壤湿润,每天傍晚喷洒一次水。
当幼苗长出至片叶时即可移栽。
⑹播种量:每亩播种~克。
⑺幼苗管理:播种后需要控制温度,地表温度低于℃需覆盖地模增温与保湿,地表温度超过℃需遮阳降温。
出苗后要防止高温、暴晒、霜冻、水淹、干旱等不利因素对幼苗的伤害。
覆盖地膜的要在出齐苗长到个叶时揭膜。
⑻移栽①选地:食叶草适应性强。
在南方、北方的各种土壤条件下都能生长。
但为了取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最好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酸碱度适中、排灌方便的耕地。
新开垦的盐碱荒地应经过改良熟化后再进行种植。
如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为主要追求,选地条件可放宽。
②整地、施基肥:对于未翻耕土地要进行翻耕。
冬前已翻耕的土地要浅耕或耙地。
翻耕深度要在厘米以上。
整地要求平整、疏松、细碎。
采取渠灌方式的要根据播种机和收割机宽度作畦。
要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中等肥力的土壤要求亩施腐熟的厩肥~吨,如无施厩肥条件也可用磷酸二铵代替,以每亩公斤左右为宜。
缺钾地区要适当增施钾肥。
③定植:定植可采取机械和人工相结合方式。
机械开沟,人工起苗、栽植。
开沟距离厘米,沟深根据幼苗根系长度掌握,以保证栽直根系为合适。
要求开沟要直,以利田间管理。
起苗带土保护根系,尤其是不要使根系失水。
苗龄天左右,叶片片时进行定植,如苗龄大,根系和叶片过长,可采取截断根系(留~厘米)和叶片(留厘米左右)的方式移栽,移栽时带土坨栽植,因幼苗纤嫩,容易失水,起苗后要及时栽植,要随起随栽,移栽后压紧立即浇水。
活苗后应中耕松土,行距厘米,株距为~厘米为宜。
栽植要求栽匀、栽直、栽正、深浅合适,栽后踏实,灌足水,确保成活率。
、大田直播⑴选地:与移栽要求相同。
⑵整地、施基肥:大田起垄直播对地面平整、细碎的程度要求更高,地面不能有过大的土块,在播种前要将土细碎镇压,施足基肥,浇足水或在整地前浇足水并保持底墒,有利于抢墒播种。
⑶播种期:食叶草种植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
温度超过℃以上不宜播种。
在北方温达到℃以上可播种,最迟播种期不得晚于食叶草停止生长前两个半月。
播种过晚,根内养份贮藏不足,不利于越冬和返青。
春播生长旺盛,当年就容易获得较高产量,缺点是需要在苗期注意控制杂草。
秋播的好处是杂草容易控制,入冬后一年生杂草自然死亡,缺点是播种当年产量低。
各地气候条件差异较大,播种进度需因地制宜。
⑷播种量:因为种子颗粒太小,直播比育苗浪费种子,每亩播种量~克左右,如果大面积种植为了保证播种均匀需混合~倍左右的填充料。
填充料可用小米、过筛二铵以及其他与种子大小、比重、光滑度相近且对出苗无害的物品。
⑸播种方法:以使用小麦精量播种机条播为好。
行距厘米左右,株距待间苗时确定,以~厘米为宜,播种深度不得超过厘米。
(三)种植要求、整地与施肥:深耕土地,整平耙细,可施农家肥、沼肥、钾肥、磷肥,用量可根据土壤状况自定。
、温度在℃以上可播种,高于℃不易播种。
若要播种必须保持土壤湿润,采取降温措施,确保出苗成活率。
、种植方法⑴直播:大田直播以条播、穴播、撒播均可,播深为厘米,不得深埋,影响幼苗出土。
⑵施肥与灌溉:株幼苗定植时需适量的磷、钾肥,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天后再灌一次。
每次刈割后都应灌水施肥,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⑶田间管理:除草、中耕和松土可以提高地温,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生长。
生长第二年以后需及时中耕松土。
此外,应注意防止蚜虫和白粉病的发生。
⑷刈割:植株高厘米左右即可第一次刈割,以后每隔~天刈割一次。
及时刈割可使植株保持在发育的幼龄阶段,生命力旺盛。
刈割时留茬高~毫米,最后一次刈割应不晚于停止生长前天,以利于植株越冬。
(四)墒垄种植(供参考)根据食叶草多年生、繁殖快、叶茂盛、根系壮等特性,墒垄种植最适合。
墒垄种植,便于铲埫、追肥、浇水、除草、收割等管理。
墒垄种植增加通风、透光,增加它们的光合作用,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墒垄种植有效提高产量。
由于作种植在垄上,叶片上冲,垄沟变成通风、透气、透光的走廊,能促进作物发挥群体增产优势,一般能增产~,有的作物能增产以上。
、墒垄种植节约用水。
墒垄种植改变了地面灌水方式,由大水漫灌改为小水沟内渗灌,可节约用水~。
同时,消除了植株根部土壤的板结现象,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