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 神经内科专业基地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 神经内科专业基地


我院就诊。该患者发病以来一般状态差,睡眠、饮食欠佳,
二便未见明显异常。
既往史:
既往高血压1年,未予规律治疗,血压控制欠
佳,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个人史:
出生于黑龙江本地,否认疫区接触史,否认吸烟 史、饮酒史。
婚育史:
23岁结婚,配偶体健,育1女,子女身体健康。
家族史:
父母均已故,否认家族性遗传病。
鉴别诊断
1. 脑出血 : 起病急,活动中起病,多伴有高血压病史, 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症状,偏瘫,偏身感觉 障碍及局灶神经元功能缺失症状,头部 CT 可见高密 度影。
2.颅内占位: 起病缓慢,病程进展性加重,多伴有高 颅压症状,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头部 CT 可 见占位性改变。
诊疗过程:
定性诊断
该患者为中老年男性,此次主要以“右侧肢体活动 不灵 1 天”为主诉收入院,症状持续超过 24h 未缓解, 既往高血压病史 1年,未予系统治疗,血压控制欠佳, 入院后查体:右侧肢体肌力 4 级,右侧中枢性面、舌 瘫痪,右侧 Babinski’s 征( + ),结合头部 DWI 回报: 左侧侧脑室旁片状异常信号影,DWI高信号,ADC低 信号,定性为缺血性脑血管病。
辅助检查:头部CT
辅助检查:头部DWI
辅助检查:头部DWI
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
辅助检查:尿常规
辅助检查:肝功、肾功
辅助检查:频谱心电
病历分析
初步诊断:
1.脑梗死 2.高血压2级(极高危)
定位诊断
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右侧肢体肌力 4级,右侧 Babinski’s(+),定位于左侧皮质脊髓束。 患者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定位于左侧皮质脑干束。
讨论
讨论
1.脑血管的病因分型?该患者的病因分型?
3.不同脑血管闭塞的临床特点? 4.分水岭梗死? 5.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溶栓治疗?
溶栓新进展
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急性缺血性 脑卒中发病 4.5小时以内使用 0.9mg/kg的rt-PA静脉 溶栓临床获益显著,但rt-PA会增加颅内出血风险。 尿激酶:目前普遍认为发病6小时内开始溶栓效果较 好,但也有学者认为,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治疗不应固 定在6小时内的时间窗内,可依据病情适当放宽至12 小时。 瑞替普酶:目前国内外尚无大量的瑞替普酶的安全性 和疗效研究。
1.予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 2.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治疗,阿托伐他汀稳斑调脂 治疗。 3.入院当天予以疏血通 6ml、奥扎格雷钠氯化钠 250ml、 丹参川芎嗪10ml日1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依达拉奉 30mg脑保护治疗,入院第3天,患者自述右侧肢体活 动不灵未见好转,给与奥扎给雷纳氯化钠 250ml 日 2 次静点,后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有所改善,入院 6 天后加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0.8g日一次营养脑神经 治疗,患者病情稳定,请康复科制定康复计划,给予 针灸理疗等治疗。 4.对症处置。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 神经内科专业基地
教 学 查 房
汇 报 病 史
英树华,男,53岁, 主因“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天”收入院。
现 病 史:
该患者于入院前 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
表现为上肢持物不稳,下肢行走拖拉,无头痛,无恶心、 呕吐,无视物旋转,无复视,无抽搐,无意识障碍,无跌 倒发作,无一过性黑蒙,无胸闷、气短,无呼吸困难,未 予任何特殊处理,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无好转,为求诊治来
超声溶栓
近年来,经颅超声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 研究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临床应用并不多,其临床适用 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要更多的临床资料去证实。
脑小血管病
概述
脑小血管病是指主要累及颅内小血管引起脑白质和脑 深部灰质损伤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导致患者认知功能 和神经影像、神经病理学改变。 脑小血管从神经解剖学角度包括终末小动脉、微动脉 、微静脉及动静脉吻合、毛细血管和终末小静脉。在 临床脑小血管病多指小动脉和微动脉病变,因此又可 称为动脉性小血管病。 病变主要累及直径为 30 ~ 800μ m的小穿通动脉。脑 小血管病是导致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发生的最常见神 经系统疾病,是脑卒中、残障和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 。
动脉溶栓
静脉溶栓虽临床获益显著,但也存在较多缺陷,包括 治疗时间窗窄,颅内出血风险高,存在较多禁忌证, 如近期做过手术,凝血功能障碍或有颅内出血史等, 此外,在早期静脉溶栓后,颈内动脉闭塞再通的患者 只有 1/3 ,因此,动脉溶栓也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治 疗方法。 2015年,一项500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对于 因前循环的颅内近端阻塞而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在卒中发生 6小时内进行动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而 对于一些特殊卒中如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后循环 卒中,动脉溶栓的治疗时间窗可延长。
诊断依据:
1.老年男性,卒中样起病。 2.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天。 3.查体:血压 168/90mmHg ,双肺呼吸音清,心率 102次/ 分,腹软,神经系统:意识清,言语可,双侧瞳孔等大同 圆,对光反射存在,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肢体肌力 4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腱反射未见异常,感觉系统未见 异常,右侧Babinski’s征(+)。 4. 辅助检查:头部 DWI 示:左侧侧脑室旁片状异常信号影, DWI高信号,ADC低信号。
体格检查:
查体:血压168/9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2 次 / 分,腹软,神经系统:意识清,言语可,双侧瞳 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右侧中枢性面、舌瘫, 右侧肢体肌力4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腱反射未见异
常,感觉系统未见异常,右侧 Babinski ’ s 征( + )。
颈软,克氏征(-)。
动-静脉联合溶栓
联合溶栓究竟是否有显著优势仍是存在争议的,也需 要更多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探索其安全性及有效 性。
机械取栓
在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中,如果血栓长度超过 8 mm,静脉溶栓几乎不能再通阻塞的血管,即便是能 够再通,再次堵塞的概率也很高,机械取栓术对发病 较晚、有静脉溶栓禁忌症或静脉溶栓失败后的急性脑 卒中患者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机械取栓包括非支架和支架机械取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