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文献检索1
教学目的
•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 培养对信息的敏感度和重要性的认识 • 讲授检索技巧
• 提高知识学习和创信息能力
学习目的
• • • • • • 修满学分 完成毕业论文 为进一步研究作准备 掌握查找知识基本技能 提高检索知识效率 更快更准确的获取知识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 的今天,如何高效 地找到自己所需信 息,已成为大家普 遍遇到的问题。 使我们能够轻松的 获取自己感兴趣的 信息
1JACS 1995 2JOC 1987
如何学?
• 弄清检索工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学好本课程的关 键。
① 手工检索工具:编排结构、著录格式和索引体系。 ② 数据库:数据的记录格式,数据库的字段格式以及提供的检索 入口。 ③ 工作原理主要指检索工具的标识系统,亦即文献加工组织(有 序化)的标准。
• 使用任何检索工具书或数据库,都要弄清以下几点:
2. 文献的复习
查阅文献资料
3. 再评价
可行性分析
4. 确定课题
“信息的有效交流是学科发展的根基” 。
阅读、实践、实验
问题?
信息检索、分析、阅读、思考…… 新的问题? 发展、延伸 …….
新学说、新理论、新发现
实验证明、验证
Synthesis of Amino Acids
同行评价、 引用、应用 …
发表:口头报告、论文 进入公众领域……
知识检索与利用的意义
经典案例: • (一)更新知识结构,增强生存能 上世纪60年代日本通过分析大庆 力 • (二)节省科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油田的相关报道,从而或许巨大 以润的案例 研究人员在承接某个课 • (三)避免重复研究,节省科研经费 题之后,通过对信息资
源的高效检索,既能保 证查全率, 又能快速 • (四)善于获取和利用信息,制定高明 的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的市场谋略
• (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占领科技创 新的制高点
图片来源: 上图:1966年7月《人民中国》 右图:1967年1月《中国画报》
我国最著名的“照片泄密案”,就是1964年《中国画报》封面刊出的一张照 片。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头戴大狗皮帽,身穿厚棉袄,顶着鹅毛大雪, 握着钻机手柄眺望远方,在他身后散布着星星点点的高大井架。日本情报专 家据此解开了大庆油田的秘密,他们根据照片上王进喜的衣着判断,只有在 北纬46度至48度的区域内,冬季才有可能穿这样的衣服,因此推断大庆油田 位于齐齐哈尔与哈尔滨之间;并通过照片中王进喜所握手柄的架式,推断出 油井的直径;从王进喜所站的钻井与背后油田间的距离和井架密度,推断出 油田的大致储量和产量。有了如此多的准确情报,日本人迅速设计出适合大 庆油田开采用的石油设备。当我国政府向世界各国征求开采大庆油田的设计 方案时,日本人一举中标。庆幸的是,日本当时是出于经济动机,根据情报 分析结果,向我国高价推销炼油设施,而不是用于军事战略意图。
教学内容与安排
• 1 检索基础 • 2 常用中文数据库的使用 • 3 常用外文数据库的使用 • 4 专利及其检索。纂写文献综述等
文献检索的意义
•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一项科研课题无论是在立项之前,或是在研究过 程中,甚至在研究完成之后的成果评价方面,都 离不开查阅有关资料。据统计,科研人员大约花 全部工作时间的40%查文献,如果没有掌握科学的 检索方法,则此时间还会加长。更有甚者,因为 没有得到相应的文献资料,结果使全部工作成了 “重复劳动”而使自己的成果报废。如果在研究 课题之前检索有关文献,了解当前有哪些人在作 同样的或相近的研究工作,其达到的水平怎样等 等,就能扬长避短,开拓思路,在一个新的起点 上做出努力。
实践为科研提供研究的方向 实践为科研提供样本 实践是对科研成果的检验
研究→实践
科研为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 科研为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 科研提高分析能力 科研可以改变思维方式
科研选题的一般途径
1. 前期工作的积累和发现
2. 科研协作和学术交流
3. 杂志和网络信息
科研选题的基本过程
1. 问题的发现
工作中发现 学术交流 灵感 意外事件
概 述
检索的产生
计算机技术
外部条件
通信技术 数据传输技术 文献数量庞大 用户检索需求
内部需求
学什么?
• 信息的基本特征:普通信息、专业信息分 布特点 • 获取手段:计算机检索、手工 • 从哪儿获取信息:网络(门户、搜索引擎 、专业数据库)、日常工作中 • 如何检索:重点(数据库的使用) • 信息价值评价和利用
• 检索工具的使用 • 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渗透信息意 识、信息素养的教育 • 对所得信息的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 、重组 • 创造出新的知识和信息,从而达到信息 激活和增值的目的
为什么要学
• 学习需要 • 教学需要 • 科研需要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实践与科研的关系
问题
实践
相互促进
科研
方法
实践→科研
任务
•了解信息需求及问题所在, 制定信息检索策略,评价信 息并根据实际用途,去伪存 真、去粗取精,科学地组织 信息、使用信息,将信息融 化到现有知识结构中。
学习要领
• 了解并熟悉各自专业及相关学科检索 工具的使用方法。认真查找并阅读优 秀的高质量的参考文献,在此基础上 完成优秀的论文写作,从现在开始直 到退休都要经常利用中外检索系统, 为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插上有力的翅 膀。
课程特点
• 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 专业性,是指信息整序的原理、存储的方 法和检索的办法,同时又与各学科特性相 结合,构成了各自不同的检索工具或数据 库的知识体系。 • 实践性,该课程是一门技术方法课,它必 须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分别对已经形 成的各种不同的检索系统进行文献、事实 、数据的查找训练,只有强化教育实践环 节,才能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联系到实践中 去应用。
• 考试: 考勤 10% 笔试 90% • 教材:
《信息检索与知识创新》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2
ISBN 978-7-5624-5912-5
推荐阅读
俄罗斯学者布留索夫说: • “学问与其说是知识的储蓄, 倒不如说是善于在书海中找到 知识的本领”。
--------------------给你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