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综合实习报告
课题名称: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及其对策研究
一、分析课题,制定检索策略
本课题属于公共管理类课题,土地征收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土地征收对策是研究的目的,随着土地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土地征收面临着新的契机和挑战。
本课题研究重点在土地征收制度和对策,可以提取出两个关键词:土地征收制度;对策,检索式为:土地征收制度and 对策。
二、检索工具
分别利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昌北高校数字图书馆》、百度、EBSCO数据库的高级检索功能进行中文期刊论文、中文图书、搜索引擎、外文期刊论文的检索。
三、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
1、《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第一步:打开图书馆主页(/)的中文数据库中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第二步:进入数据库的高级检索。
第三步:在高级检索的检索条件框中选择关键词途径,分别输入关键词“土地征收”和“制度”,进行检索。
第四步:检索结果为8条,选择其中3条,导出参考文献格式:
[1]阎薇.浅析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华北国土资源,2013,05:61-62.
[2]钟德诚.浅谈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和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经济(上半月),2008,02:70-71.
[3]姚宝国.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缺陷与对策[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04:56-60.
第五步:打开其中一篇《浅析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PDF下载。
将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内容复制如下:
1. 1 我国征地制度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征地工作逐步展开。
这个时期的征地审批由中央政府政务院、大行政区、省、市和县按用地数量分级审批,其征地程序比较简单。
2、《昌北高校数字图书馆》
第一步:打开图书馆主页的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的链接。
/
第二步:打开昌北高校数字图书馆的高级检索。
第三步:进入高级检索界面后,分别在书名处输入“土地征收”,主题词的检索框中输入“研究”,进行高级搜索。
第四步:显示检索结果为2种中文图书。
第五步:找到第1页的《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研究文集下》(右侧显示阅读部分)。
第六步:点击这本书,出现这本书的题录信息,再点击右侧的昌北高校图书
馆文献传递中心。
第七步:出现咨询申请表单,输入本人的电子邮箱和验证码,点击确认提交。
第八步:将电子邮箱收到的文献传递结果截图如下:
第九步:第10页的内容:
处于被动和消极状态。
往往只注重对非法流转的查处,而非引导。
可谓“堵”之有余,而“疏”之不足。
2.3大量集体资产流失
在农村,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土地的权能普遍被混淆,土地的使用权被当作所有权。
土地占用者或者使用者可以像所有者一样任意处置土地,而不需村集体认可。
由此获取的土地收益也被其占有,造成了集体资产和收益的大量流失。
2.4冲击土地市场
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无序、自发流转,严重冲击了土地市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以建房出租房产形式,连带出租、转让土地使用权,在城乡接合部、建制镇表现较为突出;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向乡镇企业或本经济组织以外的企业或者单位、个人出租、转让土地使用权;三是乡(镇)村以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价人股、联营、联建形式兴办各种企业、建“山庄”、“农家乐”、“度假村”等度假娱乐场所,流转土地使用权;四是在乡镇、村企业合并,兼并或股份制改造,改组中隐含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以转让、出租的形式流转;五是在资源开采中以采石场、采砂场、取土建砖窑等为主,流转土地使用权等,这种形式多样的流转,影响了城镇国有土地市场。
3对策与措施
3.1明确其法律地位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它现在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公开不许,私下却熟视无睹。
流转现象的普遍存在,说明有其合理的方面。
在市场经济中,集体建设用地作为一种商品,也可进人流通领域,也就是说应该进行流转。
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还其本来面目,赋予其应有的法律地位,承认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土地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这样,才能使之名正言顺,从幕后走向台前。
使之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3、百度高级搜索
第一步:在百度的主页面中的检索框中输入“土地征收”,点击右侧的“百度一下”。
第二步:显示检索结果,“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290,000个”,右上方的设置选项中点高级搜索。
第三步:在高级搜索界面中的包含以下全部的关键词输入“土地征收制度”,包含以下的完整关键词输入“政策”,关键词的位置位于“仅网页的标题中”,点击“百度一下”。
第四步:显示检索结果,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69个。
4、EBSCO全文数据库
第一步:打开图书馆主页的外文数据库中的《EBSCO全文数据库》第二步:选择EBSCO学术资源检索平台。
第三步:选择其中的Business Source Premier数据库,点击Continue。
第四步:点击高级检索。
第五步:检索词分别输入“Land acquisition”和“Policy”,字段都选择题名“TI”,两个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用“AND”,点击搜索。
第六步:显示检索结果为16条。
四、简要综述
根据检索结果,可以分析出有关土地征收制度面临的政策问题。
从内容上看,检索结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土地征收制度的变革,主要探讨如何应对土地征收过程中的挑战。
二是制度对土地征收的影响。
从论文发表的时间来看,2005年以前的论文数量都是1篇一下,2005年之后平均每年维持在1篇左右,有一个较大增长。
论文发表的时间说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
从论文作者来看,大部分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都不多,最多的仅2篇,说明本研究领域缺乏核心作者。
从作者机构来看基本集中在高校,说明了高校对企业的关注。
根据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各方面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
在这一过程中,必然牵涉到土地征收,以及由此带来的征地补偿、失地农民安置、社会保障和土地管理制度完善等一系
列问题。
本文从土地征收等基本概念出发,阐明了土地征收、土地征用等概念的内涵和异同,对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及当前土地征收的基本程序作了简要的说明;对建国以来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发展历程作了必要的回顾;对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土地征收制度的异同作了对比和分析;列举了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其原因。
本研究注意到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公共利益"问题,认为土地征收的强制性仅仅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不是其他原因,土地征收的强制性并不能说明土地征收行为是行政行为。
以出于公共利益的强制性为开端的土地征收,与土地所有权的变更及土地征收补偿的实施,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土地征收时,土地所有权的变更与其说是国家行使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一个结果,还不如说是权利转移的一种方式。
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确定,与其以行政管理的方式进行,不如在平等的基础上为之,使土地征收行为既能保障不同民事主体财产权的实现,又能激活农村土地市场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欠发达国家。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土地仍然是绝大多数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所在。
尽管被征收土地的农民的就业和安置以市场为导向而有多种途径有其可行性,但并不能否认土地是绝大多数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
土地作为社会保障的替代物,为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农村的失业保险功能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虽然在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农业以外,但土地征收的补偿费和安置费等仍然是被征收了土地的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是其成员的重要生活保障。
如何充分尊重农民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及农民处置土地的意愿,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使农民自始至终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到征地的过程当中去是土地征收实践中又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上述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本文就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提出了五条基本原则和四个方面必须处理好的关系,以及需要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进而就失地农民安置提出了四种解决方式,并从四个方面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还就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市场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