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ppt1 华东师大版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ppt1 华东师大版








战争进程-威海卫战役
1894年10月,日军 攻占大连、旅顺等 地。1895年初攻占 威海卫炮台,北洋 舰队全军覆没。
旅顺大屠杀
。日本军如潮水般涌入旅顺,杀尽所见到的一 切,我看见跪在地上向士兵乞求慈悲的男人, 被刺刀捅穿在地,然后用刀割去首级……在我 的脚下,有一所挂着红十字旗的医院,日本兵 向从医院门口出来的不拿武器的人们开枪。戴 着皮帽老人跪在地上,士兵向他开枪时,他用 手捂住脸,第二天,当我看见他的尸体时,已 被乱刀砍碎,几乎无法辨认。
当时我舰尚不知朝鲜汉城发生事变,对清国虽 暗中敌视,但表面上仍是友好邻邦,因此决定 对清舰做海军普通的敬礼···须臾间,彼我距离 渐进时,对方突然开炮···我舰岂能迟疑,遂立 即开炮应战。
——日本军报《日清战争实记》
思考:为何记录同一事件的两段史料观点迥异?
(7时)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 ,我船即刻还炮。
①经济: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②政治:直接割地
瓜分中国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 兆后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又谕,也寄张之洞等。日本约内改选土货一节关系最重,江 浙等省如丝斤花布可否于出产处先抽厘金方准运出,并招商 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清朝光绪实录》
但是,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一、甲午战争缘何爆发
思考:日本国情如何?日本发展资本主义中存在什 么矛盾?为解决这些矛盾,日本会采用什么手段?
日本“大陆政策”
若维护我帝国独立,伸张国威,进而巍屹于 万国,保持安宁,则不可不分割清国,使之 成为数个小邦国。···我们应断其四肢, 伤其身体,使之不能动弹,我国才能保住安 宁,亚洲大势才能为我掌握,由我国维持。
第六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洋务运动的失败
1894-1895年发生在中日之间的甲午战争,彻 底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一、甲午战争缘何爆发
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 的日本明治维新使得 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
道路,国力日臻强大。
“日本乃万国之本”, “开拓万里之波涛” , “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御笔信》
——小川又次《征讨清国策》
日本由于自身国土小、人口多、资源贫乏等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存在着矛盾。又因保留军国主义传 统而倾向用战争解决问题,所以早早制定了以朝鲜、
中国为第一目标的“大陆政策”。
满蒙
中国
朝鲜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大陆政策
列强对日侵华的态度 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在远东发展势力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下列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黄海战役 ②平壤战役 ③威海卫战役 ④辽东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甲午战争时,“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 ,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 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据此,你认为中国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济远舰航海日志》
从这两段日方的材料,能得出什么结论?
(伊东祐亨命令第 一游击队前去牙山 湾侦查时)“且赋与 内命,谓牙山湾附 近如有优势的清国 军舰驻泊,可由我 方进攻击。”
——田保桥洁 《甲午战前日本挑 战史》
战争进程-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 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 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 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
济发展。 ⑶思想:为挽救民族危机,各阶级民众和知识界展
开了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掀起维新思想,民 主共和等思潮。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2.对西方列强:极大刺激了列强侵略的野心,掀起 瓜分中国狂潮,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反割台斗争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刘永福与黑旗军
1894年8月,刘永福率 黑旗军赴台北,奉命驻 守台南,并先后在潮汕、 台湾等地招募新兵,将 黑旗军扩充至八营,决 心为保卫台湾血战到底。 后因清廷腐败无能及日 军强大攻势失败。 但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 年中,台湾人民的反日 斗争从未停止。
日本蓄意发动战争 “大陆政策”
。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后 B.政府腐败 C.军费匮乏 D.军纪松弛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
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 ”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D.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
战争爆发 西方列强的支持 —有利条件
的背景
朝鲜东学党起义 —直接契机

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


爆发: 1894.7 丰岛海战
日 战 争
战争的爆 发及经过
第一阶段(1894.7-1894.9)
经过
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第二阶段(1894.10-1895.4) 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战争的结 果和影响 《马关条约》的签订
乘机夺取 新的权益
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 的准备尚未就绪
二、战争进程
导火线:1894年,朝 鲜爆发反抗政府腐 败统治及反对西方 势力的东学党起义, 日本以保护侨民为 借口派兵朝鲜。起 义平息后仍拒不撤 兵。
战争进程
1894,黄海海战 1895,威海卫战役
1894,平壤战役
1894,丰岛海战
甲午开端-丰岛海战

——詹姆斯·克里尔曼《日本军大屠杀
三、战争结果及影响
威海卫战役后,清 廷震动。立即派北 洋大臣李鸿章赶赴 日本求和谈判。
1895年4月,李鸿章 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签订《马关条约》。
探究:为何中国会惨败?
黄海海战双方实力对比
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甲午为何惨败
内因:统治腐败,制度落后(根本);清政府 避战求和政策;部队疏于操练
⑴危害: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内容 割三地 赔二亿
危害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开四口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设工厂
经济侵略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直接掠夺中国原料 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义的发展
⑵不同:
在沙俄导演的三国干涉还辽闹剧中,中国始终处于受人摆布 、宰割的地位。前门拒一虎,后门进三狼。以三国干涉还辽 为由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从此兴起了。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战争影响
1.对中国: ⑴政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民族
危机加深。 ⑵经济:促进自然经济解体,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
外因: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足;西方列强 对日本的支持。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
1.割辽东半岛(后赎回) 、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款二亿两白银。 3.开放重庆等4个通商口
岸。 4.允许日本在口岸开设工
厂。 5.中国承认日对朝的控制
思考: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分 析《马关条约》与以前的条约有何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