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1113)《遗传学》大作业A答题卷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1113)《遗传学》大作业A答题卷

(1)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交后代—般不表现一定比例的分离;无法像核遗传一样对基因进行准确定位。
(2)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F1通常只表现母本的性状,故细胞质遗传又称为母性遗传;
(3)通过连续回交能将母本的核基因几乎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
(4)由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学号:姓名:层次:专升本
类别:网教专业:农学2016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遗传学【1113】A卷
题号





总分
评卷人
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一、名词解释(共7题,选作5题,每题3分,共15分)
1.连锁遗传图:通过两点测验或三点测验,即可将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各个基因的位置确定下来,绘制成图,就叫做连锁遗传图,又称为遗传图谱。
2.果实直感:植物的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称为果实直感。
4.基因型频率:任何一个遗传群体都是由它所包含的各种基因型所组成的,在一个群体内某特定基因型所占的比例就是基因型频率。
6.遗传漂变:在一个小群体内,每代从基因库抽样形成下一代个体的配子时,会产生较大的抽样误差,由这种误差引起群体等位基因频率的偶然变化,叫做随机遗传漂变,或简称遗传漂变。
5.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细胞质遗传。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繁殖过程中,卵细胞内除细胞核外,还有大量的细胞质及其所含的各种细胞器;精子内除细胞核外,没有或极少有细胞质,因而也就没有或极少有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因此,和核遗传相比较,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为:
7.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可以概分为两大类:营养的无融合生殖和无融合结子。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一种生物的连锁群数目总是同它的染色体数目相一致的。
答:错。生物的连锁群数目和它的染色体对数相一致的。
2.同源四倍体的花粉培养植株是单倍体。
2.简述双受精过程,并说明胚、胚乳和种皮遗传物质来源。
答:雄配子(精子)与雌配子(卵细胞)融合为一个合子,称为受精(fertilization)。植物的授粉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同一朵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授粉,都属于自花授粉。不同株的花朵间授粉,则属于异花授粉。
授粉后,花粉粒在柱头上发芽,形成花粉管,穿过花柱、子房和珠孔,进入胚囊。花粉管延伸时,营养核走在两个精核的前端。花粉管进入胚囊一旦接触助细胞即破裂,助细胞也同时破坏。两个精核与花粉管的内含物一同进入胚囊,这时一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同时另一精核(n)与两个极核(n + 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这一过程就称为双受精。
通过双受精而最后发育成种子,这是种子植物的特点。种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胚、胚乳和种皮。胚和胚乳都是通过受精而形成的,但种皮并不是受精的产物。
3.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主要间接证据有哪些?
答:DNA作为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⑴每个物种不论其大小功能如何,其DNA含量是恒定的。⑵DNA在代谢上比较稳定。⑶基因突变是与DNA分子的变异密切相关的。
四、推导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玉米的淀粉质胚乳基因(Su)对甜质胚乳基因(su)显性。某玉米植株是甜质纯合体(susu),同时是第10染色体的三体(2n+I10)。使该三体植株与粉质纯合的正常玉米(2n)杂交,再使F1群体内的三体植株自交,在F2群体内有1758粒是淀粉质的。586粒是甜质的,问Su-su这对基因是否在第10染色体上?
2.兔子有一种遗传病,称作Pelger异常。有这种病的兔子基本正常,但是其部分白细胞的核不分叶。将Pelger异常的兔子与健康的纯系兔子杂交能产生后代。其中正常雌兔70个,正常雄兔56个,Pelger异常雌兔65个,Pelger异常雄兔70个。但将都属Pelger异常的雄兔与雌兔杂交,下一代的情况有所不同。调查结果如下:正常雌兔56个,Pelger异常雌兔104个,正常雄兔63个,Pelger异常雄兔113个。另有18个极度病变的幼兔生后不久即死亡,未作雌雄统计,但对其中部分幼兔的解剖发现,它们的白细胞核全部异常,而且骨骼系统有严重畸形。请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请问Pelger异常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分析Pelger异常兔的基因型和有关基因的表型作用,推导出上述两个杂交试验中各种不同表型个体的基因型。
4.何谓伴性遗传、限性遗传和从性遗传?举例说明人类1-2个伴性遗传的性状。
答:伴性遗传:决定性状位于性染色体上使某些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伴随遗传,正反交结果不同,表现交叉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就是伴性遗传的性状。
限性遗传:位于Y或W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某一种性别表现。
从性遗传:决定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内分泌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使性状的表现在两种性别不同的现象。
答:(1)在第10染色体上,F1基因型为Sususu,理论上产生配子类型及比例为:
1Su: 2su:1susu:2 Susu,得出粉质与甜质比为3:1,但由于配子形成过程中n多于n+1,且n+1主要通过雌配子传递,因此会偏离该比例。
(2)如果不在10号染色体上,则符合3:1比例。
因此,综上述,不在10号染色体上。
答:对。单倍体就是指由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细胞或者个体,同源四倍体的花粉培养植株。
3.为检验某一个体的基因型,可作测交,即将这个个体与一个显性纯合体杂交。
答:错。为检验某一个体的基因型,需要进行测交,但是测验种是隐性纯合体。
4.孟德尔为了更好的解释他所发现的分离规律,提出了基因和基因型的概念。
答:错。基因和基因型的概念提出不是孟德尔,孟德尔当时用遗传因子对其提出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进行解释的。
5.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对。表现型是生物个体基因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因此表现型受到基因型和表现型共同作用在遗传育种研究中有何意义?
答: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比较近似,往往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这种现象称为突变的平行性。由于突变平行性的存在,如果在某一个物种或属内发现一些突变,可以预期在同种的其他物种或属内也会出现类似的突变,这对人工诱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