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敩,教也)学半。
其此之谓乎?
翻译
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
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
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
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
所以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
《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
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
故曰:教(jiào)学/相长(zhǎng)也。
《兑(yu è)命》曰:“学(xiào)/学(xué)半。
”其/此之谓乎?
注释(字词解释)
1.《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2.虽:即使。
3.嘉肴(yáo):美味的菜。
嘉,好、美。
肴,用鱼、肉做的菜。
4.旨:甘美。
5.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
6.是故:所以。
7.困:不通,理解不了。
8.自反:反省自己。
9.自强(qiǎng):自我勉励。
强:勉励。
10.教(jiào)学相长(zhǎng):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
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1.《兑(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
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
命,《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
《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12.学(xiào)学(xué)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13.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其,表示推测。
【读解】
看了这段文学,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毛泽东在《实践论》当中说的一段话:“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非常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进行实践必须抱着现实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清醒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一就是一,绝不说是二。
即使错了,也不敢于承认,使知道行合一,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反对空头理论。
这样就有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种自然而然的结论。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掺杂使假或者骄傲浮躁。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
这样来看问题,同样也是现实的和实际的
阅读甲乙两文
完成14-17题。
(13分)
甲《<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乙:《虽有佳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不亦说乎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然后能自强也
(4)学学半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16.甲乙两文都谈到了与学习相关的内容,甲文中体现出关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观点是
————————————;乙文中所阐述的关于学习的核心思想是———————————————。
(2分)
17.(3分)根据甲乙两文相关观点,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对学习的体会
参考答案:14:(4分)(1)通“悦”,愉快;(2)真诚,诚实;(3)勉励;(4)教
15(4分)
(1)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2分)
(2)即使有最精妙的道理,(如果)不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2分)
16(2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教学相长
17(3分,有选文观点1分、结合自己实际1分、语言流畅1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26—30题。
(17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
【乙】子夏①问曰:“‘巧笑倩②兮③,美目盼④兮,素以为绚⑤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⑥。
”曰:“礼后⑦乎?”子曰:“起⑧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⑨矣。
”(选自《论语·八佾》)
【注释】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卜商,字子夏。
②倩:笑得好看。
③兮:啊。
④盼:眼睛黑白分明。
⑤素以为绚:素粉来打扮。
⑥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画。
⑦后:后起,在仁德之后产生。
⑧起:发,启发。
⑨诗:指《诗经》。
26.用“/”划分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
(2分)
(1)然后能自强也(2)起予者商也
2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
28.把下边两句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29.用文中语句填空。
(4分)
30.读过甲乙两文,你在学习方面得到了什么启发?(3分)
26.(1)然后/能自强也(2)起予者/商也27.(1)甘美(2)所以(3)什么(4)先生,即孔子28.(1)感到理解不了,然后才能反省自己。
(或: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
)(2)启发我的人是卜商,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
29.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教学相长也(每空2分)30.提示:围绕“重视实践(或学以致用)”“不懂就问(或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博览群书(或多读书,读好书)”之一来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