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细胞形态学PPT课件

血细胞形态学PPT课件

7
骨髓细胞学检测的禁忌症
由于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 晚期妊娠的孕妇做骨髓穿刺应慎重。 患者拒绝。
8
骨髓穿刺
穿刺部位 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脊椎棘突、胸骨以及 胫骨粗隆前下方等部位。 骨髓液量 0.2mL,过多将被血液稀释。 骨髓取材指标 ①抽取骨髓一瞬间,病人有特殊的疼痛感 ②外观骨髓液红色粘稠状、有骨髓小粒*、油滴。 ③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的细胞。如巨核细胞、浆细胞、 组织细胞、原始及幼稚粒、红细胞。 ④骨髓细胞分类计数中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大 于血片之比。
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 医技分册.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注:骨髓小粒是骨髓细胞中的一个结构,为少量条索状纤维搭成的网架,其间布以造血细胞和非造血 细胞的团块,多分布骨髓涂片尾端和两侧。
9
骨髓穿刺
未抽取骨髓液的原因 ① 穿刺位置不佳,未到达骨髓腔。 ② 针管被皮下组织或骨块阻塞。 ③ 某些疾病可能出现“干抽现象”,如骨髓纤维化、骨髓有
核细胞增生过度(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0
血涂片制备
手工推片法 主要用于观察血细胞形态及仪器结果复查。 ✓ 薄血膜推片法 用血量少、操作简单,应用最广。 ✓ 厚血膜推片法 对疟原虫、微丝蚴等阳性检测率高。 自动推片法 可获得细胞分布均匀、形态完好的血涂片,
但尚未普及。
刘成玉,罗春丽. 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8
血涂片染色
19
骨髓细胞学检测的方法和内容
肉眼观察 选择血膜的颜色、厚薄、骨髓小粒等适宜者 进行镜下观察。
NEU%>85%;LYM%>50%(成人)>60%(儿童);M%>13%;E> 10%;B>2%.
4.仪器报警信息 如原始细胞、各类幼稚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粒细胞左移、大血 小板、血小板凝集、红细胞碎片、难溶性红细胞等。
5.出现散点图异常
4
外周血复检规则
6.HGB、MCV、RDW等明显异常 HBG<70或>105fl,RDW>22%,MCHC大于参考上线20g/L或 <300g/L
17
血涂片染色
瑞氏染液:由酸性染料伊红(E-)和碱性亚甲蓝(M+)溶于 甲醇组成。
磷酸盐缓冲液(pH6.8):磷酸二氢钾0.3g、磷酸氢二钠 0.2g、蒸馏水加至1000mL。
瑞氏染液组成 伊红
亚甲蓝
甲醇
作用 阴离子染料,与细胞的碱性成分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及细胞质中的某 些蛋白质结合并染色,染色偏红色。 阳离子染料,与细胞内的酸性成分,如 DNA、RNA,特异的中性颗粒基质、 某些细胞质蛋白等结合,主要用于细胞和染色,染色偏蓝色。 溶解伊红和亚甲蓝;具有很强的脱水作用,可以固定红细胞形态,提高对 染料的吸附作用,增强染色效果。
骨髓细胞学检测的适应症
协助诊断骨髓被异常细胞侵袭疾病,如转移癌、骨髓瘤、 淋巴瘤、海蓝色组织细胞增多症、恶性组织细胞增多以 及红斑狼疮细胞等, 其他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率:骨髓活检、造血组织培养、 染色体核型分析、微生物及寄生虫学检查等。 原因不明血细胞减少、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及肝 脾肿大、恶病质或体重减轻,均是做骨髓检查的指征。
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的异常审核(主要为血细胞形 态学方面),以及评价仪器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性等。
王霄霞.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
外周血复检规则
1.仪器无白细胞分类或分类结果不全。 2.白细胞增加或减少
WBC<3.0X109/L或> 30X109/L,NEU <1.0X109/L或> 20X109/L. 3.出现某种白细胞比例明显增加或减少
11
血涂片制备
12
血涂片制备
13
14
15
血涂片制备
血涂片制备(薄血膜推片法)的质量保证项目与评价
项目
评价
载玻片 保持中性、洁净、无油腻
制备血涂片 1.良好的血涂片的“标准”为血膜由厚到薄逐渐过渡。应厚薄适宜,头、 体、尾分明,分不均匀,两侧留有空隙,边缘整齐。
2.血膜的厚度、长度与血滴的大小、推片角度、速度及红细胞比容有关。 血滴大、角度大、速度快则血膜厚。 3.红细胞比容增高时,血液粘稠度较高宜保持较小的角度,较慢的推片速 度。
7.血小板数量异常 <80X109/或>1000X109/L,确定假性血小板减少。
8.同一患者连续两次血小板或白细胞数相差较大 一患者3日内WBC相差>5.0X109/L
9.医师申请、血液病检查、化疗、放疗、孕妇、新生儿等特殊患者群 体
王霄霞.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5
骨髓细胞学检测的适应症
确定贫血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治疗效果。 确定白血病及其类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指导治疗方 案选择及判断预后。 鉴别粒细胞缺乏症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性质,是生成 障碍,还是成熟、释放或破坏障碍。 确定脾功能亢进者骨髓变化,以明确诊断和进一步考虑 脾切除手术指征。
王鸿利. 实验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6 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1
主要内容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外周血复检规则 骨髓细胞学检测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标本制备与染色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方法和内容 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一般规律 血细胞形态 骨髓报告形式 细胞形态学发展趋势及局限性
2பைடு நூலகம்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临床意义
临床医师对疾病诊治的需求,通过血涂片检查可以诊 断白血病、某些特殊感染性疾病、MM及各种贫血患者 的鉴别等。
染色
血涂片应在 1h 内完成染色,或在 1h 内用无水甲醇固定后染色。
16
血涂片染色
常见血涂片染色方法学评价
方法 Wright 染色法
Giemsa 染色法
Wright-Giemsa 染色法
评价 最常用的染色法,对胞质成分及中性颗粒等染色效果佳,但对核染色不如 Giemsa 染色法。 对胞核和寄生虫染色较好,结构显示更清晰,而胞质和中性颗粒则着色较 差。 广泛使用的方法。所使用的缓冲液与 Wright 染色法相同。该法对血细胞 胞核、胞质和胞质颗粒均着色鲜艳,对比鲜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