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整理ppt
免疫组化
• 阳性表达:CD34、CD99、BCL2(现在认为比CD34意义大)。
: • 偶有表达 AE1/AE3、EMA、SMA、actin、desmin、FVIII、calretinin : • 阴性表达 S-100、desmin、CD31、CD117、HMB45、CgA、Syn。
整理ppt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 )
整理ppt
SFT-组织起源
• 目前认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的瘤细胞可能来自于表达CD34抗原的树突状
间质细胞。
• 这种间质细胞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所以:SFT-可以发生于人体的任何
部位。
整理ppt
临床特点
• 年龄 SFT-患者年龄范围在19-85岁,发病高峰在40-60岁之间。 • 性别:女性略多见。 • 大小 直径1-39cm,平均8.0cm • 症状: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部分病人伴有低血糖(多见于盆腔、腹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镜下特点
• 镜下见瘤组织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外被纤维性包膜,其组织形态多样,
有细胞密集区及富于薄壁血管的稀疏区 ,另见粘液样变 ,部分梭形细胞区 富含胶原纤维,有的呈神经纤维瘤样结构,细胞密集区偶见核分裂像;瘤 组织未见坏死和出血,包膜外亦无浸润的瘤组织。
整理ppt
诊断
• 最后诊断报告如下:(盆腔)良性纤维性肿瘤,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Vim(100%+)、CD34(99%+)、CD99(90%+)、Bcl-2(60%+),其它 S-100、SMA、MSA、Des、CD117、CD68为(-);Ki-67(5%+),考虑为巨 大良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 注:因为肿瘤较大,建议随访观察。
• 诊断:皮肤不典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尚不具备恶性孤
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标准。
整理ppt
第三例
• 女,58岁,右胸巨大肿块,大小(长径)达16cm,与右肺下叶粘连,中叶另
有一结节。手术切除。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整理pptຫໍສະໝຸດ 整理ppt整理ppt
整理ppt
(右侧胸膜)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Malignant solitary fibrous tumor),并转 移至(右)肺(中叶)形成瘤结节。
整理ppt
第二例
• 女,80岁,发现左小腿肿物9月。左小腿内侧可见一约7×8cm肿物,表面
隆起,质硬,无压痛,切口见肿物深达腓肠肌筋膜,部分深达肌肉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诊断
• 1.瘤组织位于皮肤表皮下真皮全层,有明显的细胞密集
409.
整理ppt
总结
• 凡是出现随机分布的细胞丰富区与玻璃样变区,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及玻璃
样变的血管,都应该把SFT作为一个鉴别的对象。
整理ppt
整理ppt
免疫组化染色:梭形及卵圆形瘤细胞bcl-2(+)、 CD99(+)、vim(+)、CD34(+)、Actin(+)、Desmin(+);其它 GFAP(-)、CK19(上皮细胞+、梭形瘤细胞-)、Ki-67生长活 跃区(+)>80%。支持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
附有关文献1篇供参考。Arch Pathol Lab Med 2001;125(3):406-
腔的巨大肿块,原因不明),切除后,血糖恢复正常。发生在功能部位的 肿瘤可伴有相应的症状,如头痛、眼突、腹胀、便秘等。
整理ppt
肉眼观
• 肿块呈类圆形或卵圆形,周界清楚。位于胸膜的病例可以带蒂。部分病例
有纤维性假包膜。切面灰白色,质韧而有弹性。恶性者可呈鱼肉状、伴出 血、坏死、囊性变。
整理ppt
经典的镜下特点
可见衬覆多核间质细胞的假血管腔(由细胞-间 质粘附性丧失引起)。
•4、婴儿SFT
整理ppt
鉴别诊断
• SFT的鉴别诊断较复杂,包括显示血管外皮瘤的良性、恶性肿瘤。
整理ppt
病例介绍
• 第一例:男,20岁,大学生,无任何不适,因右下肢浮肿检查,始发现盆
腔巨大肿瘤。肿瘤最大径为17cm,边界清楚。
整理ppt
区和稀疏区; 2.肿瘤深部邻近皮下脂肪组织,境界清楚,未侵至脂肪 组织; 3.肿瘤组织细胞密集区有明显的血管外皮瘤样结构; 4.细胞密集区呈肉瘤样、纤维肉瘤样; 5.有些区细胞分化差似单相型的滑膜肉瘤 6.有些区呈席纹状结构; 7.瘤内见粗大胶原纤维束;
8.可见核分裂像,但不多(<4/10HPF),未见坏死及粘液 样变。
血管外皮细胞瘤样、神经纤维瘤样、石棉样胶原纤维、星状胶原纤维、血 管壁增厚胶原纤维变性; 2. 可见的其它细胞形态 : 较大的上皮样细胞、成簇的小圆形细胞、少数多 核巨细胞、 成堆的淋巴细胞等。
整理ppt
组织学分级
•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形态,SFT的良恶性可分为3级:
1.良性SFT; 2. 不典型SFT:瘤组织含有不典型区域,细胞密度增加,核有异型性,核 分裂象增多,但不>4/10HPF,可见小坏死灶。 3. 恶性SFT:肿瘤体积多大于5cm,核分裂大于4/10HPF,细胞密集出现 不成熟和多形性肿瘤细胞、出血、坏死。
• 随机分布的细胞丰富区与玻璃样变区
——细胞丰富区:瘤细胞卵圆形或者梭形围绕复杂的脉管系统排列。血管 形成连续分支的网络,管腔大小不一。分支的窦状血管形成“鹿角形”。 ——玻璃样变区:瘤细胞呈单个或平行小条索状围绕在致密的胶原周围。 胶原纤维与细胞之间常出现人工裂隙。
整理ppt
其他形态
1. 少见的组织形态 瘤细胞呈各种各样排列:杂乱无序、车辐状、
特殊类型
•1、脂肪瘤样型SFT :肿瘤含有数量不等的成熟
脂肪及组织学良性的SFT。这种亚型的主要意义 在于容易误诊为高分化的脂肪肉瘤。
•2、脑(脊)膜内SFT:与普通的脑脊膜瘤不同,
该肿瘤不表达S100、EMA,也没有染色体NF2位 点突变。该肿瘤复发率60.6%,转移率23.4%。
•3、伴巨细胞的SFT:肿瘤具有经典的SFT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