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理PPT
•不怕多,只怕乱, •管好时间解困倦.
•Time Table
6•
•N----No •你会样样都做得? •必要时候得说“不”.
7•
•O----Optimistic •凡事多向光明看, •无须惊出一身汗.
8•
•P----Priority •压力之下分轻重, •取舍目标不难求.
9•
•Q----Quiet •愈是心乱愈是慌, •愈是心静愈安详.
•经常 •2
中间 1
没有 0
7•
•丙: •借助吸烟、饮酒、零食来抑制不安情绪
•经常 •2
中间 1
没有 0
8•
•丙: •要服安眠药才能入睡
•经常 •2
中间 1
没有 0
9•
•丁; •一些家人、朋友、同事常令你乱发脾气
•经常 •2
中间 1
没有 0
0•
•丁: •谈话时,常打断别人话题
•经常 •2
中间 1
8•
• 驾驭压力
9•
应激与正应激
——一个积极的观点
0•
•高 •绩效
•复杂任务
•简单任务
•低
•低
•唤醒水平
•高
1•
压力过大出现的问题:
• 身体方面 • 情绪方面 • 思想方面 • 精神方面 • 对自己的看法方面 • 与人相处方面
2•
压力三要素:
• 1、外界对自己的要求; • 2、自己内在的要求; • 3、个人应对问题的能力
•I----Imperfect •世上谁人算完美? •只要做到尽力为.
2•
•J----Jogging •跑跑步,爬爬山, •紧张情绪得舒缓.
3•
•K----Knowledge •知多少,识多少, •无谓烦恼减多少.
4•
•L----Laugh •每日能够笑哈哈, •压力之下不会垮.
5•
•M----Management
9•
重要的结论
• 压力出自内心; • 压力并不存在,除非你自己将它置于你的意
识中。 • 根本没有压力,只有对压力的感受和意识。
0•
•建立合理的观 念
1•
2•
3•
4•
5•
减压的 3R原则
• 放松 • 退缩 • 重整
6•
•减压策略二组:
•渐进松弛法训练
7•
•减压策略二组:
•沉重感训练:
0•
•R----Reward •心力俱疲忙过期, •犒劳自己好主意.
1•
•S----Slow Down •忙过一阵喘口气, •避免发生脑麻痹.
2•
•T----Talk •倾诉心声有人听, •压力再大也会轻.
3•
•U----Unique
•不去盲目作攀比, •我是我来你是你.
•I`m good!
8•
•减压策略二组:
•运
动:
9•
•减压策略二组:
•冥 想 法:
0•
•减压策略二组:
•意 向 松 弛 法:
1•
减少工作应激的个人策略
• 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 • 接受自己的力量、缺点、成功和失败 • 拥有一个能够坦率交谈的好朋友 • 用积极有建设性的行动来对待工作中的应激的
来源 • 除与同事交流外,保持自己的社交生活 • 从事工作以外的创造性活动 • 从事有意义的工作 • 用分析去对待个人的应激问题
7•
•E----Entertainment •看看电影听听歌, •松弛神经选择多.
8•
•F----Fear Not •为人正直不退缩, •哪怕背后小人戳.
9•
•G----Give •自我中心天地窄, •关怀他人展胸怀.
0•
•H----Humor •戴副“默”镜瞧一瞧, •生活乐趣真不少.
1•
3•
•压力公式;
•压力== 1 + 2 — 3
4•
•管理压力的两个维度: •1、提高个人应对压力的能力 •2、调节来自于外界和内在的要求
减压策略一组
• 健康的生活习惯 • 提升自我观 • 认知减压法 • 时间管理 • 敢于自表训练 • 创意解决问题法 • 调节外在要求
5•
6•
压力产生的模式
• 生活情境(Life situation)
6•
•28-34 • 16-27
精神压力很高 精神压力较高
•11-15 •6-10 •0-5
精神压力平均 精神压力较低 精神压力甚低
7•
分析:
• 甲组高-------对时间过分重视 • 乙组高-------过分忧虑成败 • 丙、丁组高-------需要开怀轻松 • 戊组高-------已成为工作的奴隶
2•
•减压 • A----Z 2 6 着
3•
•A----Appreciation
•接纳自己和他人, •避免挑剔与伤神.
4•
•B----Balance •游戏有度均作息, •平衡生活最相宜.
5•
•C----Cry •无害宣泄舒愁怀, •释放抑郁心轻快.
6•
•D----Detour •碰壁时候要变通, •撞上南墙需回头.
压力管理PPT
2•
• 为什么要讨论“压力管理”
3•
职业倦怠三个纬度
• 情绪枯竭 • 去人性化 • 低成就感
4•
出现工作倦怠的四大原因
• 薪酬、工作环境 • 社会原因 • 价值和意义方面的原因 • 家庭原因
5•
怎样看待职业倦怠?
6•
主要工作应激因素
• 工作条件 • 角色模糊 • 人际关系因素
没有 0
1•
•丁: •临睡前诸多忧虑,思潮起伏
•经常 •2
中间 1
没有 0
2•
•戊: •内疚自己做事太随意
•经常 •2
中间 1
没有 0
3•
•戊: •在闲暇时让自己轻松一下也感内疚
•经常 •2
中间 1
没有 0
4•
•戊: •觉得自己不应该享乐
•经常 •2
中间 1
没有 0
5•
• 满分:34
• 你的得分:
4•
•V----Vacation •放放假,充充电, •活力充沛展笑面.
5•
•W----Wear •着上新装亮眼睛, •焕发一份好心情.
6•
•X----X-ray •找到症结与源头, •对症下药有计谋.
7•
•Y----Yes,I can. •相信自己有潜能, •勇往直前事竟成.
8•
•Z----Zero •不背包袱不怕难, •每天都是新开端.
7•
你和你的精神压力
8•
•甲: •发觉手上工作太多,应付不过来
•经常 •2
中间 1
没有 0
9•
•甲: •觉得没时间消遣,老记挂工作
•经常 •2
中间 1
没有 0
0•
•甲: •时间争分夺秒,常常恨不能闯红灯
•经常 •2
中间 1
没有 0
1•
•乙: •工作太多,不能尽善尽美
•经常 •2
中间 1
没有 0
•
知觉为压力(Perceived as stressful
)
•
•
情绪觉醒(Emotional arousal)
•
生理的觉醒(Physiological arousal)
•
疾病(illness/disease)
7•
注意!
• 只是生活情境的变化并不足以引起疾病,而必 须在这个情境被知觉为痛苦而且产生情绪,并 随之造成持久、慢性而无法消退的生理变化时 ,疾病才会发生。
• 那些经历大量生活变化,又缺乏适当可以与之 讨论问题的人,的确更容易生病。
8•
压力源是客观的,压力反应是主观的
• 压力的产生是压力因子和压力反应的结合 ;没有同时具备这两种成份就不算是压力 ;
• 因为压力因子只是“可能”激发“战或逃”反应 刺激,而不是“必然”激发出该反应。
• 个体差异表现出应付压力的素质不同。
2•
•乙: •输了比赛,会感到愤怒
•经常 •2
中间 1
没有 0
3•
•乙: •觉得上司、家人并不欣赏自己的工作
•经常 •2
中间 1
没有 0
4•
•乙: •忧虑别对自己工作的看法
•经常 •2
中间 1
没有 0
5•
•乙: •忧虑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
•经常 •2
中间 1
没有 0
6•
•丙: •常有头疼,颈疼,背疼,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