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案111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案111

第十一框日新又新我常新
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巴黎圣母院》描写了一个敲钟人,外貌奇丑无比,但他善良、勇敢、热情,几乎所有的读者都对他有很好的评价。

这告诉我们()
①一个人的美不仅是外表,更重要的是内在②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③我们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④一个人的外在美无关紧要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2.(2011·江苏模拟)小兔子是奔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

于是,小兔子就去学游泳,结果小兔子耗费了大半生时间也没学会。

小兔子的故事说明了正确认识自己要()
A.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
B.忽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C.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全面认识自我
D.给予自己暗示,提高信心
3.漫画《我什么都不行》中的这位同学非常的自卑,造成这
一结果的原因是他没有认识到()
①人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②正确认识自己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
③正确认识自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④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4.人们普遍喜欢明星们俊朗的外表,但也有一些明星常犯“七宗罪”——“飙车、吸毒、施暴、滥情、偷税、诈骗、潜规则”,他们中有人演出,疯狂要价,拼命敛财;有人大做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有人酒后驾车撞人、打人……这教育我们()
A.一个
人的美应该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B.人不应追求外在美
C.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因此外在美无关紧要
D.要全面地认识自我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因此我们应该()
A.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B.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C.通过多进行反思了解自己
D.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6.“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这句古训体现的道理是()
A.要学会通过与他人比较和倾听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B.要全面采纳他人的建议
C.要善于悦纳自己,学会展示自己的优点
D.要在接受挑战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
7.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很多,其中通过____来认识自己往往更全面,更客观。

()
A.自我观察
B.他人评价
C.集体生活
D.自我反省
8.(2010·龙岩中考)“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从认识自我的角度看,这句话形象地说明()
A.人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B.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
C.认识自我是很困难的,对自己难以形成正确的评价
D.人的优点和不足是天生的,无需后天努力
9.(2010·日照中考)小飞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电视,妈妈说:“作业没做就先看电视,怎么这么管不住自己啊!”小飞做完作业也不收拾,妈妈说:“你看书本弄得这么乱,做事多没条理。

”妈妈的话使小飞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下决心改正。

小飞认识自己的途径是()
A.通过自我观察
B.通过集体
C.通过自我反思
D.通过他人态度和评价
二、材料分析题
10.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正确认识自我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乃至一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以下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回答有关“认识自我”的问题。

(1)判断以下同学对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小A:
我真没用,什么也不行。

判断:()
理由:
②小B:我基础太差了,尽管很努力,但是今年成绩很差,估计明年也没戏。

判断:()
理由:
(2)请你为小A和小B提供几种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

三、活动探究题
11.材料一在非洲加纳的一所寄宿制中学里,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

他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盯住黑点,齐声喊到:“一个黑点”。

老师非常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

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
材料二日本有一位著名女尼,俗名大石顺教,年轻时外貌欠佳,且不幸双臂被截,心灰意冷,遁入尼庵,削发为尼。

她在研读佛经中受到启示,觉得自己应该坚强起来,于是练习绘画,没有双臂,她就用嘴含着笔作画,经年不辍,到了晚年,她终于不负苦心,成了一名闻名世界的禅尼画家,她的作品被世界许多知名的图书馆、博物馆所珍藏。

(1)我思我悟:请你从“认识自我”的角度谈谈对上面两则材料的认识。

(2)实话实说:正确认识自我,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认为应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我?
(3)行动计划:为了指导自己的行为,展现自我风采,请你制定一份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计划书。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外在美与内在美的认识。

一个人的美应该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但是外在美也不是可有可无。

显然,④错误。

2.【解析】选C。

3.【解析】选B。

本题考查认识自我的原则。

正确认识自己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全面的眼光,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发展的眼光强调人是在不断的变化,不能用今天的“我”衡量明天的“我”,而全面的眼光在于强调人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漫画中的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就是因为没有发现自己的优点。

因此,
①③属于发展的眼光,不合题意。

4.【解析】选A。

本题考查人应该做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分析材料,抓住材料中“俊朗的外表”及他们的言行,不难看出,他们具有较好的外在形象,但是缺乏内在素质,这种人很难说就是美的,因此,我们应认识到一个人的美应该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D不合题意。

5.【解析】选B。

苏轼的诗句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就是说有时候自己很难对自己做出合理的判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认识自己,选项A、C强调的是通过自我观察,不合题意。

6.【解析】选A。

解答此题关键是读懂这句古训的道理,古训强调的是要多听取他人意见,较难处理的是选项B,分析该选项,一定要抓住选项中“全面”这一关键词,对他人的建议要善于加以辨别,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全面采纳是不恰当的。

7.【解析】选C。

本题考查认识自我的途径。

集体对个人的评价往往更全面、更客观。

8.【解
析】选B。

材料中名言的意思是:“走得快的好马能够穿越艰难险阻的地方,但耕起田地来,就不如牛了;坚固的车子能够载很重的东西,但过河就比不上船了。

”可以看出要全面地看问题。

9.【解析】选D。

本题考查认识自我的途径,小飞正是通过妈妈对自己的看法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

10.【解析】此题考查认识自我的原则与途径,即用全面、客观、发展的眼光认识自我。

答案:(1)①错误。

人无完人,要全面认识自我,既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

②错误。

每个人都是发展变化的,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2)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通过他人了解自己;通过集体了解自己等。

11.【解析】本题是道综合类活动试题,考查认识自我的意义及原则。

回答第(1)问,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

解答第(2)问,可以结合教材中“认识自我的要求和途径”。

回答第(3)问,要符合自身实际,切实可行。

答案:(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学会认识自我,要坚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既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我们应克服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走向成功。

(2)全面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优缺点;掌握认识自己的途径,学会通过自我观察、他人评价认识自我,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3)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以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完善自我;立足现实,确立自己每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析实现目标的优势和潜力,明确实现目标的努力方向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