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流程方案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流程方案

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10
c.事故发生的可能后果C值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不利于安全生产1
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3
严重,严重伤害,或较小的财产损失7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15
灾难,数人死亡,可造成很大财产损失4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100
d.风险等级D值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20
4.1.3.2.7各部门填写《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登记表》后交行政部汇总。
4.1.3.2.8当外包工程立项时,相关部门随时将其活动中可能新产生的危险识别出来,填写在《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登记表》上,同时报行政部安全组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必要时,重新发布危险因素清单。
4.1.3.2.9当生产部门有新增设备时,责任部门应对其可能产生的危险进行识别,填写《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登记表》上报行政部安全组存档。
4.2.1.1是非判断法,符合下列其中之一者判为重大安全卫生风险:
4.2.1.1.1违反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的;
4.2.1.1.2曾发生过事故,至今无合理控制措施的;
4.2.1.1.3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4.2.1.1.4相关方有抱怨或合理要求的。
4.2.1.1.5打分比较风险等级判断法,分值D>70分,风险等级在显著危险情况以上的判为重大安全卫生风险:
D=L×E×C
a.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值
实际上不可能0.1
极不可能0.2
可以设想,但绝少可能0.5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1
不经常,但可能3
相当可能6
完全会被预料到10
b.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值
非常罕见地暴露0.5
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1
每月暴露一次2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3
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6
4.1.3.2.5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
4.1.3.2.6二十种伤害类别: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人员从高处坠落;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头上空间不足;与手工提升/搬运工具、材料等有关的危害;与装配、试车、运行、维护、改型、检修和拆卸有关的机械、设备的危害;车辆危害,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火灾与爆炸;可吸入的化学物质;可能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由于摄入引起伤害的物质(通过口腔进入人体);有害能量(如:触电、辐射、噪声、振动);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造成的与工作相关的上肢损伤;不良的热环境,如过热;照明度;场地/地面易滑和不平;楼梯护栏不足;对员工的暴力行为;承包人的活动。
4.2.2.3《重大危险源清单》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行政部发至各部门。并作为制定职业安全卫生目标、方案的依据之一。
4.3危险辨识、风险评估的更新:
4.3.1每年进行一次风险管理评审,评审后行政部根据评审结果作出是否对重大安卫风险进行重新评估的判断和要求。
4.3.2在以下情况之一时,需更新风险评估:
可能危险,需要注意20~70
显着危险,需要整改70~160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160~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工作>320
D值≥70为重大风险;
4.2.2风险评估的步骤:
4.2.2.1由行政部对各部门的《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登记表》进行汇总。
4.2.2.2行政部根据《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登记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评审,将其中的重大安全卫生风险评估出来,并填写《重大危险源清单》,报送公司总经理批准。
4.3.2.1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发生变化时,各部门需重新填写《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登记表》,同时按步骤进行风险评估。
4.1.3.2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生产、管理活动范围,填写本部门《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登记表》,进行危险识别时应考虑:
4.1.3.2.1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4.1.3.2.2三种时态:现在、过去、将来;
4.1.3.2.3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的要求;
4.1.3.2.4过去出现过的虚惊、紧急或灾难事件;
3.1行政部经理负责危险辨识及危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
3.2行政部安全组负责危险辨识、风险评估的具体组织、实施和汇总。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在生产、管理活动中(包括新增设备可能产生的危险)的危险源的识别,并协助行政部对已识别出来的危险进行风险评估。
3.4设备维修部负责对外包维修工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进行识别;
3.5行政部负责对外来基建施工可能产生的危险进行识别;
3.6采购相关部门负责对供方在公司内活动可能产生的危险进行识别。
3.7行政部经理负责批准《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登记表》。
4、程序说明:
4.1危险识别:
4.1.1危险识别的范围:
4.1.1.1本公司范围内生产、管理活动中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4.1.1.2所有接近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分包方和参观者)的活动;
正本印章受控文件印章
请妥善保管好正式文件!
1、目的:
为识别本公司生产、管理活动中,能够控制或可期望施加影响的危险源,并评价出其中对员工具有和可能具有重大安卫风险影响的危险,从而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规划。
2、适用范围:
本流程适用于本公司的生产、管理活动中安全卫生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管理。
3、职责与权限:
4.1.1.3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是本公司的还是其它组织提供的。
4.1.2危险识别的任务:
4.1.2.1识别出事故可能发生和发生的后果;
4.1.2.2识别能引起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和设备。
4.1.3危险识别的步骤和方法:
4.1.3.1行政部向各部门提出危险识别的要求,并向各部门发放《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登记表》。
版本/版次
修改事项/摘要
生效日期
A/0
初版发行。
2016年2月1日
编制:卢瓴旭职位:安全主任签署_____________日期:2016.01.16
审核:职位:签署_____________日期:
批准:职位:签署_____________日期:
此文件若盖有红色“受控文件”
的印章,则是正式文件,任何
员工不得私自影印!
4.1.3.2.10对已清除的危险因素应及时从危险因素清单中撤消,并填写《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登记表》上报行政部安全组存档。
4.1.3.2.11危险辨识、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信息,行政部将定期提供给相关部门,作为人员培训、运行管理、设备管理等的输入信息。
4.2风险评估:
4.2.1重大安全卫生风险评估的具体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