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运输实务(第三版)
全面的经济效果,最佳的秩序和社会效益,根据科学、技
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共同遵守的准则。”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集装箱运输实务(第三版)
标准的制订、发布、贯彻和实施是一个过程,是许 多人、许多部门、甚至许多国家共同协调工作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标准化”。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的定义,“标准化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 为了求得最佳的全面的经济效果,并适当考虑到产品使 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有 秩序的特定活动制订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
集装箱运输实务(第三版)
集装箱运输实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集装箱运输实务(第三版)
第一章 标准化物流与集装箱
第一节 标准化和物流标准化 第二节 标准化物流与集装箱 第三节 集装箱运输在国内外的发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集装箱运输实务(第三版)
学习集装箱运输管理,必须从标准和标准 化入手。“标准”和“标准化”是人类经济发 展的产物。为了提高某一系统内部各个因素之 间相互联系与转换的便利性,以提高整个系统 的效率,人们制定标准,并开展标准化的工作。 通常,系统的标准化程度越高,系统的效率与 整体配合性就越好。在物流领域中,集装箱运 输是标准化程度最好的系统之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集装箱运输实务(第三版)
2、物流软件标准化 物流软件,主要是指在物流运作过程中所涉及的 管理方法和相互配合的方法等。如集装箱运输过程中 涉及的运输方法、装卸和固定方法、装箱方法等管理 方法与工艺过程;集装箱多式联运中涉及的责任划分、 单证流转等;高架立体仓库的储位管理、分拣与配送 等管理方法等。还包括条型码的设计方法、电子商务 的标准化、EDI的标准化等问题。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集装箱运输实务(第三版)
2、这是提高物流系统运作效率的客观保证 每一单物流业务,其运作的环节与工序均很复杂。在
每一环节和工序之间,都存在衔接的问题。如一批货物, 需先后经过铁路、水路、公路运输,再进入物流中心经短 期储存,再配送进入超市货架。如果其包装未经标准化的 “集装单元化”,那么在各种运输工具之间转换,及进入 物流中心以后的各种分拣、堆存的处理,都要耗费大量劳 动,浪费很多时间。如在产品出厂时,就按标准尺寸包装, 打上条形码,在运输过程中形成标准的成组托盘,或使用 集装箱,整个物流过程的效率就可大大提高。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集装箱运输实务(第三版)
3、民主性。 标准化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在所有有关
方面的协调努力下进行的有秩序的特定活动,这一活 动必须以民主协商的方式进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在制订标准的过程中,规定了一整套严密的程序,这 种程序本身就是各方利益冲突、平衡的结果,这就是 一个民主协商的过程。事实上,也只有在民主的、而 不是强加的氛围下,形成的标准才是能够最终实施, 而不是被搁置的。
1、这是一个大跨度系统顺利运作的必要前提 物流是个大跨度系统,涉及许多产业与行业、许多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跨越与配合,涉及从物品、运输工具 到储存设施之间频繁的空间转换。如果物流的操作方法、 包装的尺寸等都各行其事,各种运输方式的转换,运输 和仓储、配送之间的转换就会变得非常困难,物流这个 大跨度系统就难以顺利运作。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集装箱运输实务(第三版)
(二)标准化的特点
1、经济性。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求得最佳的、全面的经济效果,
最佳的秩序和社会效益。这种经济效果,不是某一个行 业、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地区(甚至国家)的最佳,而 是全面、全过程、全局的最佳。在追求全局最佳经济效 果的时候,有时候必须牺牲某些局部的经济利益。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集装箱运输实务(第三版)
一、标准化概述
(一)标准化的定义
所谓“标准”,就是对社会经济生活和物质生产中重
复出现的事物和概念,通过一定的程序,所作出的统一规
定。我国国家标准中,对“标准”所下的定义是:“标准
是对经济、技术、科学及其管理中需要协调统一的事物和
概念,所作的统一技术规定。这种规定是为了获得最佳的、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集装箱运输实务(第三版)
2、科学性。 标准化是以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实践的综合成
果为依据的。首先,它必须在目前是可行的,是符合 科学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包涵了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人们社会实践的最新经验的。其次,它必须有一定的 前瞻性,能预见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实践未来的发展, 能反过来指导目前的实践,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集装箱运输实务(第三版)
(二)物流标准化的内容 1、物流硬件标准化 物流硬件,主要是指在物流运作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
和设施,如货物的外包装、托盘、集装箱、车辆、船舶、 装卸机械、高架立体仓库、仓库巷道机、堆垛机、货架等。 物流硬件的标准化,是指这些设备和设施之间尺寸要相互 配套,转换方式要相互配套、使用的工索具、吊具等要相 互配套。以便在物流运作过程中,货物可以在各种运输工 具、各个场合之间迅速、高效、方便地转换,以达到节省 劳动力、节约消耗、提高速度的效果。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集装箱运输实务(第三版)
4、法规性。
制订标准是为了贯彻实施标准,需要有关各方共同
遵守,严格执行。所以标准一定要有权威机关审查批准。
按标准权威程度的不同,标准可分为两类:即强制性标准
和自愿性标准(又称推荐标准)。事实上,即使是自愿性
标准,也并不是“完全自愿”的,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制性,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集装箱运输实务(第三版)
3、这是物流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发展,物流正日益国际化。国
际化的物流,不但涉及货物转换的方便与效率等问题, 还涉及到赔偿责任划分、货物交接、货款结算、通关、 环境保护、商品检验等复杂的国家之间的关系,需要在 单证方面标准化、处理方式方面标准化。否则,由于这 类问题引起的纠纷,会导致严重的效率下降,使得某些 物流活动变得完全没有效益可言。
不过其强制程度和强制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有的用法律条
文规定,有的用合同形式规定,有的采取监督检验,有的
实施标志制度。所以,标准本身就具有一定程度的法规性,
不但对规范的内容有“量”与“质”的规定,而且往往对
形式和生效的范围也有明确的规定。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物流标准化
(一)物流标准化的必要性
集装箱运输实务(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