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以致用——读《人生何必处处拿第一》有感

学以致用——读《人生何必处处拿第一》有感

学以致用
——读《人生何必处处拿第一》有感
七(2)班谢书帆
《人生何必处处拿第一》是刘墉为教育自己女儿而写的一篇文章,文章内容虽是针对其女儿,但这篇文章也给其他孩子指明了一条良好学习方法的道路。

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学会学以致用。

它看似简单,却是启迪人生哲理的杰出之作,令我获益匪浅。

这个寒假语文老师布置了我们必读以及选读的书籍。

我想应该还会有一些人与作者的女儿一样,只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荒废时日,将阅读看作是一项任务,而不是学习。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令人在兴趣中得到收获的学习。

除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平时要是把它当作任务来看待,阅读的本质也就消失了,而自己也完全得不到什么,只想着要快点完成,到头来,一无所获。

寒假里的其他作业也是一样,它总能让我们收获到一些东西。

一拿到寒假作业,我还在抱怨着为什么这些连防火的知识也要做出预案,便应付着这些作业。

但是当我在网上搜寻资料时,才发现:学校布置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真大呀!我通过这个作业,对火灾逃生方法又增添了一层新的认识。

这下,我又开始认真地用心做起作业,为能够收获更多而努力。

我们曾经参加过许多的游园活动,每玩过一个游戏,都会盖一个章,集齐了就可以换礼物。

那这又是何意呢?是为了我们能因想去换礼物而去盖章,又让我们能因想盖章而体验到游戏中的欢乐——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得到欢乐。

因此,得到欢乐才是游园活动中最重要的,要是没有得到欢乐,得到再多的礼物也是没有用的。

这与上面所讲的结合起来,又会得到一个道理:只有收获了什么,才是有意义的。

文章中的第三部分,实在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刘墉提到:“读书可以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

可是到头来也有人会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

”这些话告诉了我们读书的禁忌:不能读了却没有收获。

而这又是与以上所讲相同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两句孔子的名言也被作者提炼出了三个至关重要的词:“学”、“习”、“思”。

我们在学校读书、写作业时,应该去遵循这三个词,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我认为全篇最重要的一点也在于这第三部分:既然在做完某件事后要有所收获,那么在以后一定要将这些学来的知识加以运用,发挥出它的作用,要不然就会浪费了这些知识。

作者在文中的比喻用得好:“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成果实。

”因此,还要常常把学问在心里进行咀嚼,进行深入的理解,才能有最好的成果。

学以致用——学习的真谛正在于此。

相关主题